学区房,一粒横扫楼市的“票房春药”?

这是一篇严肃的学术探讨

楼市的“票房春药”通常有两种,一种叫“地王”,另一种是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这个。

当然,他们的共同点是很贵;区别是一个药效是对外(市场受益),一个药效是对内(自己受益)。

-------------------------------

某庄卖得最好的楼盘是哪个?

最近,楼市春风送暖,很多售楼处开始恢复生机,但,成交量仍是冰火两重天。

而如果穿越时间长河,找出那些某庄楼市持续热销的楼盘,答案,可能让你大跌眼镜。

但,这个“票房春药”,可以给更多楼盘,提供参考。

01

这些年,某庄卖得最好的楼盘是哪个?

几乎没有任何推广,却能迅速清盘;

无论楼市行情如何动荡,

它的房价“我自岿然不动”;

大势降,它不降,

大势涨,它更涨;

而且,村证,全款,户型“没法看”,

2梯4户,容积率高达4.5,

卖得比附近品牌开发商的精装房都贵……

连二手房,也都“一房难求”“挂一套卖一套”。

它,简直就是某庄楼市里的“神秘楼王”,

你可能已经猜到了,

它就是——某村证房,

有些人可能不服,忍不住要问:

凭什么啊?

天空飘来5个字:

带某中名额

瞬间,你就跪了。


学区房,一粒横扫楼市的“票房春药”?

02

楼市春药?

放眼望去,能够搅动某庄楼市江湖,十几年如一日,只要它的加入,就能点石成金,让楼盘焕发“票房春药”效果的,也只有“某中”这粒神药了。

事实上,除了某某的村证房,也有不少楼盘一直在积极主动,而且代价不菲地,去求购这颗药丸。

时间稍晚久远一点的,比如,某时代,比如某湾

而最近两年的,则是两个巨无霸大盘。

当然,还有个别楼盘,零零星星地购买几个名额,当成促销利器的。

如果你要问:

某庄的某中,帮开发商卖了多少房子?

真实数据,可能吓死人。

这个课题,值得深入研究一番。

因为,它的能量,可以瞬间秒杀一切“TOP100开发商”,把很多宇宙级的房企都能打得满地找牙,怀疑人生

那么,问题来了:

这粒叫做“某中”的楼市春药,为啥药效如此惊人?

03

学区房?角色快捷键!

写到这里,必须把一开头的那句话重复一遍:

这是一篇严肃的学术探讨

而且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有必要特别声明一下:

本文不涉及任何楼盘推广,更不是针对哪个项目的恶意批评,纯粹是对某庄房地产市场里的这个“神秘现象”的学术性分析和探讨,旨在激发行业内的思考,同时,也给身边的亲朋好友,做个“案例分析”。

请勿对号入座

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

回到今天的主题。

其实,某中名额成了某庄楼市买房人大脑里内置的一个开关,起到了春药般的神奇效果

这开关的内部流程是这样的:

买到房子→上某种中→娃娃成了学霸→能上个好大学→人生从此开挂

你看到了,他们买的不是房子,而是一张某中的免试入学的门票

很多人买了这种房子后,跟我说:

首先,自家孩子可以用;假如我家孩子用不着,也可以随时卖了,肯定赔不了

如此心理轨迹,不仅

家长们买,投资客也纷纷出动,因为,“接盘侠”一直在像闻到了糖果味道的蚂蚁一样,源源不断赶来……

他们甚至都根本顾不上看清,更不会思考:这个楼盘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关系,到底是什么关系——

1.强势入驻

2.统一管理

3.输出管理

4.直挂牌子


学区房,一粒横扫楼市的“票房春药”?

开发商、学校、购房者 三方关系图

根本顾不上思考那么多,买就是了。

看到“某中”字眼,买房人瞬间变傻,就像听到“吱吱”声的火鸡。

谁家楼盘,只要拿到这个药丸,仿佛搞到了一个神奇病毒可以轻松人传人,而且不可防不可控,一举打破“地缘性客群”的界限,无论东南西北,不分一环二环三环,甚至冲出省会,走向县市乡镇……全市1000多万人,纷纷都成了你楼盘的“准客户”

做梦都能笑醒啊。

唯一的问题有两个:

一是药价昂贵

90%的小开发商是花不起这个代价的。

二是无法量贩式生产

任何一所名校的长成,都是需要时间、教师、管理团队来耐心浇灌的,不能像速生杨那样一年成材。

探讨完学术原理,那么,真正的问题来了——

04

如何自主研发一粒楼盘“春药”?

每个楼盘都希望拥有一颗“楼市春药”,让自家房子卖到脱销

但上面我们讨论了,有两大难关,决定了99%的项目无法获得这粒神药,那么,有这种药效的产品,还有可能出现吗?

答案是,YES。

我们需要把上面那个学术探讨,再深入一层。顺便帮你揭秘,楼市神药的另外一种生产方法。

《需求制造-让产品畅销的方法》吴昊 著,该书中宣传一样。

“不是你生产商品的能力弱,而是你生产顾客的能力弱”。角色道具论,是作者认为的

产品终极定义

读完上面这两句话,我估计啊,你刚刚厘清思路的大脑,瞬间又晕掉了:

什么角色?什么道具?什么消费是角色寻找道具?

别急,我给你举几个例子:

1.一个平时省吃俭用的人,突然花上万块买了个戒指。为什么?

因为他的“男朋友”的角色激活了,而戒指,就是他那个角色的最佳道具。

2.一个平时邋里邋遢的人,突然皮鞋锃亮、西服领带了,为什么?

因为他要做公众演讲,“专家”的角色,这套新装,才是最佳道具。

3.之前新闻里有个故事,一个住在垃圾场的女人,偷鸡腿给娃娃当六一儿童节礼物,记者实地采访发现,她家里却放了一架钢琴。公众哗然。

其实,如果知道“角色道具论”,就没什么大惊小怪了。

你要知道,作为一个母亲,给孩子一个钢琴梦,才是她心中伟大母爱的应有道具。

学区房,一粒横扫楼市的“票房春药”?

继续回到今天的主题。

高价买学区房,本质其实是家长这个角色附体,“能让孩子上某中的房子”,只不过是满足了他这个角色的绝佳道具而已。

放到整个市场来说,按照吴昊的“角色道具论”:

任何一种产品,配置什么功能参数,都是生产者单方的事情。而要让顾客买走,这件产品,必须是满足了顾客某个角色的需求。


“如果够清醒,你可以看出:当顾客的角色是投资者时,每套房在他们眼中都是“钱”,所以无谓远近/楼层和户型,买到就庆祝去了。”吴昊曾经在自己的文章里告诉人们,这种不正常的疯狂,当然不会持久。

回到正常的市场,在“房住不炒”的新时代,我们众多的房企老板,该如何制造“满足顾客角色需要”的房子?“做产品,先了解顾客的角色,通过角色的分析,再为角色量身制造道具。门槛无疑变高了。”

那么,其中的“神药”是什么?

而对于更多的购房者来说,我们又该如何筛选和购买,真正适合自己角色和需要的好房子

最后,请问:

你自己当时买房,是被什么因素打动?

——学区、商场、医院,公园,户型图,虚荣心,发财梦……

你的买房“催情药”和启动键,是什么?

重申:本文不涉及任何楼盘推广,更不是针对哪个项目的恶意批评,纯粹是对某庄房地产市场里的这个“神秘现象”的学术性分析和探讨,旨在激发行业内的思考,同时,也给身边的亲朋好友,做个“案例分析”。请勿对号入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