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廟,究竟是供的是什麼,為什麼流傳娘娘找繡花鞋的傳說?

這座廟,究竟是供的是什麼,為什麼流傳娘娘找繡花鞋的傳說?

最具京味兒的民宿,最暖心的民宿主,

最想跟你在衚衕中邂逅。


北京城裡一座座輝煌鼎立的廟宇裡,

其中一座便是這金爐聖母鑄鐘娘娘廟。

始建年代不詳,清順治年間重修,

乾隆五十年重修,道光年間兩次重修。

便可見世人對它的維護程度。

說到這金爐聖母鑄鐘娘娘廟,

那就不得不提一提這鑄鐘娘娘的身份。


這座廟,究竟是供的是什麼,為什麼流傳娘娘找繡花鞋的傳說?


她是一位怎樣的女性?

又為何被尊為鑄鐘工匠的保護神?

歷史文獻中雖沒有明確記載,

附近居民口中流傳著這樣一個娘娘找鞋的傳說。

當年敲鐘的時候,

尾音裡總是帶著隱隱的“鞋……”的聲音。

有經驗的老人們總是感嘆道:

鑄鐘娘娘又在找自個兒的鞋了。


說是明成祖朱棣在登上皇位之後,

下令能工巧匠鑄造出體量巨大、

聲音洪亮的大鐘懸掛於鐘樓之上,

為京城百姓鳴鐘報時。

鑄鐘師們日夜勞作,篩研泥土,製作模範,

雕刻花紋,熔化銅液,反覆澆鑄,

但這銅鐘卻始終鑄不成。

眼看著向皇帝呈獻大鐘的期限已到,

大家都心急如焚,徹夜難眠。


這座廟,究竟是供的是什麼,為什麼流傳娘娘找繡花鞋的傳說?


有位鑄鐘師的女兒不僅聰慧美麗,且十分孝順。

她看著父親日漸憔悴的面容,

暗自思量著幫助父親的辦法,因為她知道,

如果不能按期鑄出大鐘,父親要擔當殺頭之罪。

就在工匠們做最後一次努力的時候,

她縱身一躍,跳進了熔化銅液的熔爐中

,瞬間化為一縷青煙,升向空中。

大鐘終於澆鑄成功了。


鑄鐘工匠們為了紀念這位捨身救父的年輕姑娘,

尊她為“金爐聖母鑄鐘娘娘”,

並在鑄鐘廠的旁邊為其築建廟宇,

永久供奉祭拜。


這座廟,究竟是供的是什麼,為什麼流傳娘娘找繡花鞋的傳說?


傳說,姑娘跳爐時,

父親沒能抓住她,

只抓住了她的一隻繡花鞋。

在夜深人靜鐘聲響起時,

渾厚的聲音鍾泛著“鞋……”的顫音。

直到目前,鑄鐘娘娘“鞋……”的呼喚聲,

依舊在夜空裡輕輕迴盪,

粗算起來,持續了將近三百年了吧……


但故事始終是故事,民間口口相傳的,

在一次次講述中,終究容易失了真,變了味。


人人都喜歡聽故事,人終究是人,

比起供奉神仙,孝勇之士可能更為大家所愛。

若這鑄鐘娘娘不是監工的女兒,

那她又是誰呢?


這座廟,究竟是供的是什麼,為什麼流傳娘娘找繡花鞋的傳說?


據說鑄鐘娘娘即金爐聖母其實是女媧。

女媧因煉五色石補天而成為鑄造業的行業神。

《博山縣誌》卷二《祀典》載:

“爐神廟,在洪教寺後,

業玻璃者所建,祀古女媧氏,

取義於煉五色石以補天也,系民間私祭。”


爐神廟是明萬曆年間山東博山琉璃行業所建,

該廟聖母殿內供奉的正是女媧娘娘。

明代鑄鐘廠是明政府鑄鐘場所,

在此地的真武廟中祭祀鑄造業行業神女媧

也是合理的。


這座廟,究竟是供的是什麼,為什麼流傳娘娘找繡花鞋的傳說?


後明代的真武廟之又改稱鑄鐘娘娘廟,

是因為到了清代,該廟的情況發生了變化。

在明代,真武廟是鑄鐘廠的廠廟。

清代乾隆至道光年間,

該廟作為廠廟的作用逐漸消失,

由於該廟靠近鐘樓,

把它與鐘樓上的大鐘聯繫在一起

似乎更貼近人們的生活。

於是,奉祀主神就由真武大帝變成了鑄鐘娘娘,

廟名也由真武廟改稱鑄鐘娘娘廟。


這座廟,究竟是供的是什麼,為什麼流傳娘娘找繡花鞋的傳說?


而現在,

鑄鐘娘娘廟已變成了旅遊景區的一部分。

往來的遊客或是居民,

大多是也只是把它當作建築參觀。


不論是補過天女媧娘娘,

還是為父勇敢犧牲的鑄工女兒

都值得被我們記住。


留存下的痕跡固然重要,

但這背後的故事也不應被淡忘。


關注我們,疫情過後春暖花開,

我們在四九城中等著你來。

這座廟,究竟是供的是什麼,為什麼流傳娘娘找繡花鞋的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