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孤》——兒童走失,失去的不只是孩子還有這個家


​電影《失孤》講述的是一個兩歲的孩子雷達在1998年的某一天走失,父親雷澤寬從此開始了長達十五年的尋子之路的故事。電影根據真實事件改編,雷澤寬的電影原型是一位名叫郭剛堂的山東大哥,他在孩子走失後,十幾年中,為了尋找孩子,他騎摩托車找遍全國除新疆、西藏外的所有省份,行程逾40萬公里。18年過去,孩子至今仍未找到。在中國,像郭剛堂這樣因為各種原因導致孩子走失的父母不在少數!


《失孤》——兒童走失,失去的不只是孩子還有這個家


每一個孩子的走失背後都有一個家庭的破碎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每年走失的兒童約有20萬人,其中找回的兒童佔比0.1%。有這樣一組數據: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佈平臺(“團圓”系統)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9月15日,“團圓”系統共發佈兒童走失信息3419條,找回3367名兒童,其中解救被拐兒童53名。溺水等意外死亡170名,離家出走1990名,迷路458名。


《失孤》——兒童走失,失去的不只是孩子還有這個家


相對於我們深惡痛絕的兒童拐賣事件,沒想到最大的兒童失蹤殺手竟然是佔比超過一半的兒童離家出走(59.1%)和迷路溺水(18.7%)這兩項。

父母吵架孩子離家出走


《失孤》——兒童走失,失去的不只是孩子還有這個家


左嶺一12歲的小男孩因為父母吵架離家出走。那天,他在爸爸住處聽到爸爸和媽媽在電話裡吵架,吵著吵著把矛頭指向了他。爸爸掛了電話又說了他一頓,他一氣之下出門,本來想回媽媽家,可是一想到媽媽也會責罵他,他改了主意,中途下車了。此後父母發現孩子失蹤,趕緊報了警。公安局調取了6000多個攝像頭,花了4天終於將孩子找到了。孩子在這些天裡,竟然一直撿垃圾為生,跟著流浪漢露宿街頭。


《失孤》——兒童走失,失去的不只是孩子還有這個家


家是孩子停靠的港灣,不該讓其風雨大作

家庭矛盾往往是引發孩子選擇離家出走的原因,大人們在宣洩自己情緒時或是在教育孩子時,使用的方法讓孩子產生了牴觸,對這個家感到失望、恐懼,就會選擇逃避,選擇離開。家長應該怎樣做才能讓孩子不產生這種心理呢?


《失孤》——兒童走失,失去的不只是孩子還有這個家


控制情緒: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在教育孩子有時會抑制不住內心的憤怒感而動手打罵孩子,這樣很容易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對父母心生怨恨,從而選擇離家出走。建議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儘量控制自己的情緒,切記不要動手打孩子。


《失孤》——兒童走失,失去的不只是孩子還有這個家


進行溝通: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就是溝通,否則很容易造成矛盾的產生。可以選擇三天或者幾天一次和孩子坐下面對面的溝通,瞭解一下孩子的生活、對家庭有哪些想法。讓孩子明白生活中父母的苦心,也讓自己知道孩子的想法。


《失孤》——兒童走失,失去的不只是孩子還有這個家


不要將夫妻間的矛盾指向孩子:許多的家庭,夫妻之間的關係並不好,很多夫妻都是因為孩子所以選擇繼續維持這個家。但是很多夫妻在爭吵時,總會以“要不是為了孩子、還不是因為孩子”的理由,把責任推卸在孩子的身上。這樣孩子就會產生很大的負罪感,覺得自己本該不存在這個家庭,最後選擇離家出走,有過激者還會選擇自殺。

既然選擇了為了孩子維持這個家,那就要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給孩子更多的包容,更多的愛,讓孩子感到家的溫暖。


《失孤》——兒童走失,失去的不只是孩子還有這個家


給予空間:每個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空間,對於孩子也是一樣的。父母過度的關注,會讓孩子產生一種被監視的感覺,從而感到反感與厭惡。父母可以做到適當的放手,讓孩子自由發揮,這樣更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失孤》——兒童走失,失去的不只是孩子還有這個家


這個世界有太多世故,亦有太多事故,是故,造就了太多屍骨,太多的失孤

孩子走失,離家出走只是說佔了很大一部分。還有很多原因,都是父母在平常照看孩子的過程中,太過大意,使孩子走失或者讓壞人有了可乘之機。小編也整理了一些個人認為對預防孩子走失有幫助的一些措施,希望能幫到大家。


《失孤》——兒童走失,失去的不只是孩子還有這個家


確保孩子在自己的視線中:帶孩子外出時,家長要做到目光所到之處皆是孩子,確保孩子能一直在自己的視野中。有些家長遇到熟人,只顧著聊天、看熱鬧,把孩子拋擲腦後,結果使他們意外走失。此外,家長儘量不要帶孩子到大型商店、熱鬧街道、等大型活動場所,這些地方往往是孩子走失的高發地段


《失孤》——兒童走失,失去的不只是孩子還有這個家


如果真要帶孩子去,就要做到寸步不離,哪怕去個洗手間、接個電話等,也不要離身。很多孩子的走失,都只是家長一個轉身的功夫。還可以給孩子穿上鮮豔一點的衣服、帽子,這樣容易讓家長辨別、發現


《失孤》——兒童走失,失去的不只是孩子還有這個家


不要讓孩子與陌生人接觸:家長要教育兒童拒絕與陌生人接觸,更不要接受陌生人給的飲料、糖果、禮物;堅決不要和陌生人摟抱,絕不能跟陌生人走等。提防犯罪分子以各種手段騙取兒童的信任,將兒童拐騙。家長有急事時,千萬不要讓陌生人照看兒童。哪怕時間很短,也不能這樣做,危險往往就發生在一瞬間。


《失孤》——兒童走失,失去的不只是孩子還有這個家


教導孩子一些基本的求救方式:讓孩子熟記家長的聯繫方式,有的家長覺得電話號碼太複雜了,孩子不容易記住,那就要讓孩子知道“有危險打110”。很多家長在小孩子不聽話的時候,老是會用你再不聽話我叫警察來抓你了來嚇孩子,這樣做其實是很不好的,會讓孩子覺得警察是不好的,從而畏懼警察,覺得警察是壞人,遇到危險的時候 不敢向警察求助。


《失孤》——兒童走失,失去的不只是孩子還有這個家


加強父母的安全意識:孩子還小,和他們說再多的防範知識,他們所能記住的少之又少。之前網上就有網友做了一個測試,以食物、玩具的誘惑或者以問路為理由引誘孩子跟他們走,很多孩子的家長還很自信,認為自己平常對孩子這方面的教育很全面,孩子不會選擇走。結果測試的50個孩子中有42個選擇和他們走,如果帶走孩子的不是志願者而是人販子,那結果不堪設想。


《失孤》——兒童走失,失去的不只是孩子還有這個家


比起加強孩子的安全意識,父母安全意識的加強才是更重要的。父母要了解孩子的行蹤,在接送孩子上要引起重視,如果不能及時的去接孩子,要及時和老師溝通,並且讓自己的親屬、值得信任的人代替自己去。可以給孩子配備帶有GPS定位的手錶、手機等可以追蹤到孩子位置的電子產品,有利於父母對孩子行蹤的掌握。


結語

守護孩子,是父母最大的使命!大家如果有別的預防孩子走失的建議,可以在評論裡留言,讓更多的父母學習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