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分”吧|思客數理話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分餐制再次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今天,你分餐了嗎?

​我们“分”吧|思客数理话

分餐制重回網民視野。自1月下旬國家衛健委每日通報疫情以來,分餐製作為降低疫情傳播風險的重要手段,網民搜索和討論熱度持續走高。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地陸續復工復產,分餐製作為疫情後值得延續和倡導的健康生活習慣,話題討論熱度不斷攀升。

​我们“分”吧|思客数理话

關於分餐制,你是否有很多問號?疫情之後,有多少人的就餐習慣發生了變化?又有多少人支持分餐而食?為此,思客推出《你支持分餐制嗎?》調查問卷,截至3月26日24時,多渠道累計回收有效樣本近10萬份。其中多數受訪者認為,分餐更衛生、更健康,但全面推廣分餐制仍任重道遠。

“分”還是“合”?

​我们“分”吧|思客数理话

近九成受訪者認為分餐更衛生,合餐可能成為舌尖上的“隱患”。

88.84%的受訪者認為分餐比合餐更衛生。我們的唾液、口腔直接接觸餐具,互相夾菜、合餐等行為很容易造成交叉傳染。分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呼吸道疾病的傳播,還可以減少因共用餐具而引起的消化道疾病傳播。

​我们“分”吧|思客数理话

調查數據顯示,外出就餐時,分餐制的接受度較高,為64.36%。外出就餐時,有82.4%的受訪者選擇去餐廳點餐,有64.36%的受訪者外出時選擇分餐或使用公筷公勺。網民認為,外出應酬分餐或使用公筷公勺是常態,還有網民排了個序:聚餐的時候用公勺的最多,其次是公筷,最後才是一人一盤分餐而食。

​我们“分”吧|思客数理话

不少受訪者表示在家吃飯還不習慣分餐,只有7.02%的受訪者在家中堅持分餐。即便有家人感冒,在家實行分餐制的受訪者也只佔22.08%。有網民說,“都是一家人,沒什麼好嫌棄的”“同吃一盤菜才更親”。

“分開”好難

​我们“分”吧|思客数理话

傳統觀念較難改變、圍餐更熱鬧、中餐適合合餐等是很多人不願分餐的主要原因。有72.01%的受訪者認為老一輩留下的習慣和方式難以改變,有網民留言說“老人家愛用自己的筷子給孩子夾菜,我一反對,老人家就覺得自己被嫌棄了”“家裡人覺得分餐太矯情了”;有62.15%的受訪者認為合餐氣氛更好,“同吃一盤菜不生分”“圍桌合餐就圖個熱鬧”,筷來箸往間還能增進感情;還有53.49%的受訪者認為,中餐“整雞整魚”的烹飪方式不適合分餐,有網民稱“我家一頓飯就煎一條魚,怎麼分?”

​我们“分”吧|思客数理话

72.5%的受訪者支持分餐制,但就餐習慣和就餐成本是推廣的難點。部分有網民認為,分餐制可以減少各類疾病交叉感染、有效搭配營養、減少食物浪費等,分餐制好處多多。也有網民認為,分餐後餐廳的服務成本提高了、在家洗碗的數量變多了、一家人習慣了合餐……一系列“麻煩事”讓習慣的改變、痛點的打通都需要一定時間,“餐桌革命”是一場持久戰。

還是“分”吧

​我们“分”吧|思客数理话

為了健康還是要“分”,66.45%的受訪者認為疫情可以成為“餐桌革命”的契機。其中,女性對推廣分餐制的信心更足。值得關注的是,50歲以上的受訪者中,有61.62%的人認為分餐制已經或即將成為新趨勢,這說明改變中老年人的用餐習慣是可能的。

有網民說,此次新冠肺炎警示我們,疾病和我們的距離或許就是一雙筷子的距離。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唾液是疾病的主要傳播途徑之一。除了新冠肺炎外,合餐很可能成為肝炎、傷寒、痢疾等多種疾病以及幽門螺旋桿菌的傳播媒介。數據顯示,中國屬於胃癌高發國家,成人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率高達60%。倡導分餐制不但在疫情期間更安全、更衛生,在平時也更符合健康生活的理念。

​我们“分”吧|思客数理话

疫情期間,不少倡導分餐制的措施受到網民歡迎。隨著各地倡導分餐制的呼聲越來越高,武漢發佈公告要求居家隔離實行分餐;越來越多的地方標準、行業指南陸續出臺;一些餐廳選用長柄杓和長筷作為公筷公勺……人們的健康意識被喚醒,此時提倡分餐制事半功倍,相關措施也得到了廣泛響應。有專家建議聚餐可以根據不同客人、不同活動要求,採取不同的分餐方式,如高檔宴會實行服務員分餐制,婚宴、團餐、親友聚餐等場合提供公筷公勺,會議用餐採用自助餐形式等。

從“服務升級”到“理念升級”,“餐桌革命”需要循序漸進。分析調查數據可以看出,推行家庭分餐制比推行聚會分餐制遇到的阻力和困難更大。網民建議,在疫情的影響下,餐飲企業和單位食堂可以率先實行分餐制,社會上加大對分餐制的宣傳力度,從服務到理念,提高公眾對分餐制的接受度,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到個人和家庭,養成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夾筷”行動,不妨從下一頓飯做起,從我做起。為美味佳餚準備公筷公勺,為每個人準備餐碟、餐碗,我們一起分餐吧。

分餐,

但不分愛。

​我们“分”吧|思客数理话

總策劃:田舒斌 郭奔勝

策劃:劉娟 湯輝

監製:李曉雲 唐心怡

問卷設計:馬宇聰

製圖:李權 王亞婧 裘益儀(實習)

動效:仇炳宸

統籌:付敬

校對:周佳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