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南全力推進文旅融合發展示範區創建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近年來,黃南藏族自治州依託豐富文化和旅遊資源,推進全省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示範區的創建,民族手工業銷售收入、文化產業營業收入等指標增速提升,實現旅遊業四季均衡發展。

黃南州是熱貢藝術的故鄉,是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最豐富的地區,有古文化遺址326處,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2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6項,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藏鄉“六月會”、土族“於菟”被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黃南州被批准為國家級熱貢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2014年被列入國家藏羌彝族文化產業走廊核心區。

黃南州旅遊資源豐富,有4A級旅遊景區1個,國家級地質公園、森林公園、沙漠公園、溼地公園5處。唐卡、堆繡、石雕、泥塑、建築彩繪等熱貢藝術不僅描繪出熱貢文化的瑰麗多彩,更描繪出當地百姓的幸福生活。黃南州熱貢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文化藝術品和文化從業人數持續增長。

目前,黃南州新培育兩家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10家省級文旅產業示範基地、8家省級非遺保護傳承基地,初步形成了以熱貢藝術、石刻技藝、文創產品、民族特色手工藝品、鄉村文旅體驗店為主體的文旅產業群體。

記者瞭解到,隨著國家級的熱貢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設立,從小畫室到頗具規模的畫院,從家族封閉式傳承走向開放式傳承,熱貢藝術逐漸走出青海、走向世界。

在同仁刻版印刷技藝所在的卓隆村,農閒季節村民年人均增收達到4000元以上,澤庫和日寺石刻技藝所在的和日村,通過對唐卡、堆繡、石刻等熱貢藝術的研習,不僅為畫師和學徒們帶來經濟效益,傳統非遺文化也得到很好的傳承。

今年,黃南州將推進文化旅遊“三區”人才等工作,持續挖掘非遺資源增補、黃南州第三批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等工作,通過系列文化活動、打造旅遊景區等方式,推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