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向上》兩組明星家庭教育方式截然相反:3點問題值得深思!

上週日播出的《天天向上》節目,邀請到了兩組明星家庭:章齡之一家和黃覺、麥子一家。


這兩組家庭在節目中展示了宅家期間的日常生活,而兩組家庭所展現出的截然不同的育兒方式,引發了網友的熱議。


《天天向上》兩組明星家庭教育方式截然相反:3點問題值得深思!


演員章齡之家有兩個兒子,7歲的酒酒和3歲的小葫蘆。因為丈夫陳龍經常外出拍戲,所以章齡之就每天負責兩個孩子的功課與飲食起居,甚至還會兼職“臨時老師”,每天晚上備課,查找資料,趁著孩子休息時備課充電,盡職盡責,嚴格育兒。


看到這裡,不少網友對章齡之的教育方式貼上了“虎媽識育兒”、“保姆式育兒”等標籤。面對這些評價,她也發微博分享了這段時間的“心路歷程”


《天天向上》兩組明星家庭教育方式截然相反:3點問題值得深思!


反觀黃覺與麥子一家,育兒方式與章齡之截然相反。


演員黃覺與麥子育有一兒一女,兒子小核桃八歲,小女兒小棗五歲。黃覺麥子夫婦認同素質教育,覺得假期就是讓孩子好好玩。


他們把課程精簡成兩三個小時的任務量,此外,麥子媽媽每天也留出一定量時間陪伴小女兒跳芭蕾,兒子彈鋼琴。當孩子們鬧情緒嚎啕大哭的時候,她也耐心溫柔地安撫他們。


很多網友對黃覺夫婦的教育方式表示贊同和認可,夫妻雙方能夠站在同一立場處理孩子的問題,甚至驚呼“麥子就是理想中的媽媽模樣!”


其實,家庭教育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課題,影響因素包含了父母的經歷、家庭經濟狀況、父母和孩子的個性、周圍的教育資源和大環境等等。


無論是循規蹈矩的傳統教育模式,還是注重孩子身心發展的素質教育模式,我們都能從其中找到值得借鑑與學習的閃光點。而從這兩組明星家庭的育兒模式中,Professor發現了3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值得我們每一位家長深思



要對電子產品“避之不及”嗎?


節目中,汪涵看到黃覺的兒女人手一個iPad,坐在沙發上低頭撥弄著,便問道:“你是否排斥孩子玩電子產品?”


黃覺回答:“不排斥,會有一定限度,不想把孩子的慾望放大化,他們對電子產品知道的越多,便會發現(電子產品)不過如此。”


麥子也表態:“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孩子們的遊戲方式,不會拒絕孩子接觸平板電腦,但是他們玩兒的每個遊戲我都瞭解過,甚至自己也玩。只要不成癮,適度娛樂就好。”


看到黃覺夫婦如此開明的態度,許多網友也是實名羨慕了:


《天天向上》兩組明星家庭教育方式截然相反:3點問題值得深思!


關於孩子是否可以玩電子產品這個話題,爭論已久。不少家長覺得孩子玩電子產品容易上癮,對眼睛也不好,但是現在的孩子們看動畫片,聽音頻故事,就連幼兒園上課都經常需要用到多媒體,想要把孩子和電子產品完全隔斷,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越限制,孩子的好奇心就越膨脹,甚至孩子再大一點可能還會因為之前的壓抑而逆反上癮。


孫儷在育兒方面非常用心,對於孩子是否應該接觸電子產品,她也表示「不排斥」:其實孩子對於電子產品的依賴度並不高,他們想玩只是因為無聊,或者看著父母有樣學樣罷了。

電子產品本身並無利弊之說,關鍵在於如何使用。


科學表明,適度使用電子產品可以幫助訓練孩子的手腦協調能力,幫助提升孩子對於細微事物的觀察能力,拓展孩子的空間想象力與思維能力等,還能開拓視野,收穫高質量的知識信息。



快樂教育並非放任自流


《天天向上》兩組明星家庭教育方式截然相反:3點問題值得深思!


一些父母比較崇尚“快樂教育”,自認為要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讓他們就是玩,好好玩。


但經濟學家儲殷教授曾在一期《超級演說家》裡揭露了“快樂教育”的騙局:


如果你是一個坐擁幾億房產的有錢人,衣食無憂,你完全有資本給孩子“快樂教育”,我們這些靠著月薪揹著房貸的普通工薪族、焦慮的中產階層,有什麼理由讓孩子徹底放飛自我呢?


節目中,黃覺麥子夫婦認同的素質教育,其實並非等同於讓孩子放飛自我,而是主張在家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


黃覺麥子夫婦的教育方式是理想化的,也是很多家長都不敢嘗試的。


“素質教育”這個概念,時至今日依舊有太多的父母對它保留著一些誤解。


有的父母會很極端地認為,素質教育就是“玩”、素質教育就一定是和孩子的學習成績相悖的。


可是,孩子取得好成績,其背後的自律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不也是素質的一種體現嗎?


素質涵蓋了情商、能力、興趣特長等多方面,這些與學習從來都不是相違背的。好的學習習慣,本身就是素質教育的內容之一。


所謂“快樂教育”,不是放任孩子不管,讓他享受當下因懈怠而產生的愉悅,而是家長的用心培養,讓孩子有能力、有選擇地面對自己的人生。



“貓爸”該如何配合“虎媽”?


在章齡之的家庭中,在外工作的丈夫陳龍,每天也會和孩子進行視訊通話關心孩子。


但他對妻子經常動怒表示不理解,還會對孩子說:“寶貝,你辛苦了!今天媽媽是不是很兇啊?”


主持人汪涵聽到這句話後,也是連連搖頭,否定了這樣的交流方式。


章齡之說:“自己作為母親教育孩子已經很辛苦了,丈夫拆臺,真的很無奈。“


《天天向上》兩組明星家庭教育方式截然相反:3點問題值得深思!


其實這樣的畫面,我們很多人家裡都會遇到:爸爸在家中扮演和事佬,媽媽不僅辛苦的教育孩子,反而得不到孩子的理解。


育兒專家海倫建議:如果在教育孩子方面出現了分歧,可以大膽的進行交流和溝通,但是要注意一點,就是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直接說,這樣會影響教育孩子的效果。


在育兒的道路上,爸媽們最好先坐下來,暢所欲言,求同存異,但要互相支持和理解,這樣才能教育出優秀孩子。


在孩子面前,建立“我們感”很重要。


而且,作為家長,我們需要和孩子一起互動,塑造良好的家庭氛圍,這對孩子的成長與學習都非常有幫助。

關注公眾號“瑞思英語”,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