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济南人,谁没吃过济南酿造厂生产的“风船”酱油呢

老济南人,谁没吃过济南酿造厂生产的“风船”酱油呢

陶玉山

老济南人,谁没吃过济南酿造厂生产的“风船”酱油呢

作为生于济南,长于济南,工作成家于济南,已是年近花甲的我,打小就知道这样一句从上一辈就口口相传、而且传诵已久的民谣一样的俗话:“济南的酱油洛口醋”。这里所说的“济南的酱油”就是指的济南酿造厂生产的“风船”牌酱油。那时候,你在街头巷尾随机询问遇到的老济南人,没有吃过济南酿造厂生产的酱油的还真稀罕少有。尤其是春节前,你每次从济南酿造厂附近途径路过,总是会看到购买酱油的市民排起的长队曲里拐弯的,可以说是见头不见尾,非常壮观,成为惹人注目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济南酿造厂生产的酱油不仅给大家的餐桌增加了芬芳馥郁,同时那种独有的味道也深深地留在了广大市民的心中,每每回味,总是那样酱香醇厚,口感舒适,绵绵流长。

老济南人,谁没吃过济南酿造厂生产的“风船”酱油呢

说起济南酿造厂的沿革发展史,就我目之所至、接触了解掌握的范围而言,生于1951年,1968年参加工作就一直在济南酿造厂,直至退休,先后担任车间班组文书,酱油车间主任,负责生产设备技术副厂长——我的老友兄长黄立林,应该是最有权威、最有发言权的。初冬一个乍暖还寒的下午,按照事先约定,我到了黄立林兄长的家里,听他饱含深情地聊起了他脑海印象中的济南酿造厂的点点滴滴。整整一下午,三个多小时的时间,外表朴实干练,稳重平易近人,给人一种为人处世让人放心的黄兄如数家珍一样娓娓道来,打开泛黄的记忆,细数过往经历,口中所言皆出自肺腑,语出之理更是极尽恪守,让我感受颇深,切实领悟到了“最让人惊艳的风景,就藏在岁月长河里”这句话的真谛。更切实认识到了虽然时光飞逝无情,真情却是恒久远的本质意义。

老济南人,谁没吃过济南酿造厂生产的“风船”酱油呢

“我们厂开始在天桥区宝华街,在1959年12月迁到这儿来的,当时门牌号是营市南街654号,后来是经十路478号。现在位于宝华街的老厂址还有我们厂子的职工宿舍呢。”话题一变,黄立林厂长的情绪也缓和轻松了许多,室内的气氛好像也随之温暖了许多。“我们厂的味精是‘红光’牌,而酱油产品却是‘风船’牌,为什么它们不是一个商标呢?”我不失时机地插问道。“虽然‘风船’是我们的老商标,也是在1949年和1951年曾经正式注册过,而且远在1954年市工商局批准了风船商标图样的。其实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厂生产的酱油一直是‘红光’商标的。之所以味精产品叫‘红光’牌,这是因为1967年味精试制成功投产后,工商局注册批准使用的商标就是‘红光’。大约1982年,国家规定商标重新注册,我们的酱油就又恢复了原来的‘风船’牌,一直使用至今。后来企业改制的名称就叫‘济南风船有限责任公司’,也算是对老商标名称的一种纪念传承吧。”黄厂长简明扼要的一席话让我恍然大悟,茅塞顿开。真的没有想到看上去不复杂的一件事,这里面竟然还有这么多的故事呢。据《济南酿造厂厂志和大事记》记载,早在1954年,“风船”牌酱油就被当时的国家地方工业部定为全国优良产品,那时候“风船”牌济南酱油就名声在外。“风船”酱油1994年和1997年先后被评为“全国食品行业名牌产品;1996年12月,原汁酱油为中国调味品协会推荐产品;2001年在“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名牌产品”……厂子先后获得“济南市文明单位”、省级先进企业、“济南名牌产品”和“中华老字号”等诸多殊荣。

老济南人,谁没吃过济南酿造厂生产的“风船”酱油呢

(摘自《槐荫人记忆中的老工厂》,有删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