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孔子后人讲《论语》是一种什么感受?评论:就像孔子本人一样

有些人虽然离我们远去了,却依然在眼前,比如孔子。

孔子是一个传奇,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子一生最精辟的注脚。此可谓史上最短的一篇自传,后来几乎成了每一个中国人心所向往的完美人生。十五岁的孔子发奋“志于学”,就像我们今天的追梦少年一样,意气风发,充满理想。虽然我们与孔子之间隔着2500多年的悠悠岁月,却丝毫没有感到陌生和遥远。


言偃比孔子小45岁,后来做了鲁国武城宰(地方官)。

一天,孔子路过武城,听到到处是弦歌的音乐,知道这一定是弟子用礼乐再教导人们,孔子莞尔一笑。等见到言偃后,孔子就说:“割鸡焉用宰牛?”意思是说,治理这样的小地方,何必用大道理。

言偃认真地说:“老师以前不是说过:‘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吗?我现在正是在实践老师的教诲啊!”孔子听后,马上告诉身边的学生,子游讲得对,我刚才说的是玩笑话。


听孔子后人讲《论语》是一种什么感受?评论:就像孔子本人一样


孔子的很多话,都是今天的至理名言。

一部《论语》构建起了2000多年来中国的社会结构,难怪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言必信,行必果。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是不是孩子就完全没有能力读《论语》?是不是孔老夫子永远只能是画像里板着面孔爱讲大道理的严肃老头?如果你愿意听听当时的故事,那你对他们的看法一定会大不一样。


听孔子后人讲《论语》是一种什么感受?评论:就像孔子本人一样

◎这是一本真正写给孩子的论语普及读物

◎全新的解读视角&听觉体验(孔维勤博士亲身播讲),带给孩子最易懂的《论语》

孔子第78代孙送给孩子的礼物——

听孔子后人讲《论语》是一种什么感受?评论:就像孔子本人一样

孔维勤:祖籍山东曲阜。孔子第78代孙,台湾孔子协会创会理事长、台湾孔子学院院长。28岁获得台湾教育部颁授的“文学博士”,曾任教台湾辅仁大学东吴大学、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博雅小学堂儿童国学总顾问。

大学教授退休后,效法孔子民间讲学,传道授业解惑,提倡国学经世致用,尤其重视童蒙国学经典教育,目前经常往来中国内地及香港、澳门,印尼、马来西亚、美国加州,以宣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

为什么要读《论语》?

国学大师钱穆说:今天的中国读书人,应负两大责任:一是自己读《论语》,一是劝人读《论语》。有人会说,两千年以前的东西了。还要学吗?当然。《论语》不教条,而是生活的哲学。


谈学习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温故而知新

……

谈为人

①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②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谈处世

①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谈治国理政

①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②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

听孔子后人讲《论语》是一种什么感受?评论:就像孔子本人一样


小学语文课本一年级,已有《论语》。

《论语》已经成为未来语文学习的重点,纳入高考。划重点,这是大趋势!


为什么要选择《给孩子的论语》?


适读年龄:6-14岁孩子及家长


1.视角独特:孔维勤博士深谙中国传统文化中《论语》精髓,作为孔子第78代孙,他以深厚的国学底蕴和对孔子思想的研读,用生活化的语言阐释了《论语》在现今社会以及对成长中的孩子的教育意义,并赋予了崭新的时代内涵。

听孔子后人讲《论语》是一种什么感受?评论:就像孔子本人一样


2.决不枯燥:相比国内的《论语》,《给孩子的论语》完全打破了某些教条式的灌输,相反,能让孩子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灵活。虽然时光穿梭了2500多年,你仍会为孔子的一句话而啧啧称叹:原来,你是这样的孔夫子!这是一本真正给孩子们读的《论语》,一点也不枯燥!


孔博士讲论语001来自言鼎文化00:0005:42


听孔子后人讲《论语》是一种什么感受?评论:就像孔子本人一样

听孔子后人讲《论语》是一种什么感受?评论:就像孔子本人一样

3. 扫码听音频,作者亲自播讲:每天5分钟,听孔子第78代孙孔维勤博士讲论语。为了给孩子们更加直观理解《论语》精髓,我们专门邀请到孔老师在录音棚,对全书中的重要部分进行了播讲。


听孔子后人讲《论语》是一种什么感受?评论:就像孔子本人一样


听孔子后人讲《论语》是一种什么感受?评论:就像孔子本人一样

收听步骤


听孔子后人讲《论语》是一种什么感受?评论:就像孔子本人一样

1.从选题策划到编排题例,到审定发稿,数次打磨,周期长达1年半之久。精选经典语录,有原文+注释+翻译及深度解读(扫一扫,听音频),插画采用汉像砖形式,仿佛穿越到了孔子时代。

2.作品风格是台湾作家惯有的风格,流畅,通俗易懂,即以孩子听得懂的口吻来讲述,媲美国内畅销读物《少年读史记》《写给孩子的中国历史》等经典作品。

3.编排新颖,讲解追根溯源,外加当下生活事例,像是和孩子在聊天,强调实用性。比如,作家会通过经典历史故事以及生活中的事例,告诉孩子怎么做?如何做?

4.2017年,孔维勤老师的论语音频课在国内某APP平台上线两天,即销售3000套,赢得了众多口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