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千年,是人為因素還是歷史選擇?揭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面紗

秀才說在前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又反作用經濟基礎。政治和經濟就像一股麻繩,相互作用,密不可分。

古今中外,各個國家的政治中心往往也是其經濟中心。譬如美國的政治文化中心華盛頓和經濟中心紐約都位於美國東北部;俄羅斯的政治、經濟中心則位於其首都莫斯科。政治中心在選址時往往重視區位優勢,所以大都建在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的位置,而便利的交通同時也是經濟發展的有利因素。另一方面,在對外貿易日益繁榮的今天,為了更好地管理市場,一些政府機構往往也會在經濟發達的地區聚集。

但是,談到中國的經濟中心,人們第一個想到的卻不是現在的首都北京,而是享有“東方明珠”亞洲經濟中心美譽的上海,及周邊長三角沿海地區。

歷經千年,是人為因素還是歷史選擇?揭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面紗

今天高樓林立的長三角

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總共誕生過五個重要的城市:長安、洛陽、開封、臨安、大都。其中,長安和洛陽更是有名的“十三朝古都”。這些地方既是不同時期的政治中心、軍事重鎮,也是當時全國最大的商業中心。在這五個都城中,除臨安(今南京)外,其餘四個全部位於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

但為何在一千多年後的今天,中國的經濟重心卻轉移到了南方呢?欲知詳情,你且往下看。

封建社會以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主,農業的發展需要需要安定的社會環境和優越的地理位置

在小農經濟為主的中國古代社會,主要特點是男耕女織,自給自足。中國古代農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歷朝歷代朝廷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勞動人民的辛勤智慧,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古代中國也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農業大國。

縱觀中國古代史不難發現,重視農業與民休息的朝代大都穩定繁榮、國運昌盛;而戰亂頻繁、傷化虐民的朝代則往往民怨沸騰、難逃覆滅。

總體上講,中國古代北方戰亂比較頻繁,而南方則相對比較穩定。大批北方的農民為了逃離戰火,攜家帶口遷往江南,選擇在溫暖溼潤、環境優越的長江流域定居。他們不光帶去了人還帶去了先進的農業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加之江南統治者在政策上的重視和支持,諸多因素使得江南最終發展成為享譽全國的“魚米之鄉”。

歷經千年,是人為因素還是歷史選擇?揭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面紗

古畫中的江南地區

封建社會只有穩定的社會環境才能激發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農業發展好了才能推動國家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得民心者得天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生動地詮釋了這句古話。

到了宋朝,當時政治穩定,文化繁榮,科學技術上尤其是船舶航海技術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在這種前提下宋朝的生產力水平相比之前的朝代也達到了一個更高的水平。當時宋朝已經同海外50多個國家建立了商業貿易,大批貨物開始銷往國外,而這些對外貿易大都發生在東南沿海港口城市。

另一方面,由於北方長期以來的過度開發造成水土流失、環境惡化,不利於當農業生產,而兩宋的統治疆域都在南方,都城應天府(今南京)就位於長江流域,政治中心的轉移也促進了當時經濟重心的南遷。

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進程

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大體上分為三個階段。

  • 第一個階段是西晉末年以前( - 公元316年)

從夏朝定都陽城(今河南登封)開始,到西晉司馬炎洛陽登基。兩千年間,各朝統治者均在北方黃河流域一帶定都。這一時期社會的顯著特點是,北方農業經濟遠遠領先南方。中央朝廷周邊的地區因為“近水樓臺先得月”,往往最先享受到國家政策的紅利,修橋修路、水利工程等基礎設施的建設都是以都城為中心地帶向外輻射。例如三國時期的曹魏政權就提出“養民、屯墾、休戰”等三條基本國策,這一方針無疑為廣大農民創造了安定的社會環境。農業生產力上去了,國力才能夠從根本上富強起來,從而為後來西晉統一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歷經千年,是人為因素還是歷史選擇?揭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面紗

西晉時期農民農忙

  • 第二個階段是西晉末年至五代十國(公元316年- 公元960年)

這一時期是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主要階段。公元316年,西晉王朝內部發生“八王之亂”,邊疆眾多少數民族趁火打劫,進軍中原,陸續建立政權與朝廷對立,史稱“五胡亂華”。原來生活在中原地區的漢人被迫開始舉家向南方遷徙,以逃避戰禍。這次移民是兩千多年來第一次全國範圍的大規模移民,也是中國經濟重心開始向南方轉移的開端。南北朝時期,北方和西南先後出現了包括成漢在內的十六個少數民族政權,所以這段時間戰爭不斷,社會動盪。與北方的戰亂形成鮮明對比,偏安江南的東晉相對穩定對百姓來說無疑是更好的選擇。

直到隋朝統一全國後,隋煬帝楊廣下令修建了貫通南北的大運河——京杭大運河,客觀上為農業的發展也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但由於隋煬帝驕奢淫逸、大興土木,使得民不聊生,國力衰弱,最終引發隋末農民大起義,國破人亡。

唐朝初期達到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頂峰,國家繁榮強盛,人民安居樂業。直到天寶末年,一人兼領三州節度使的安祿山羽翼漸豐,悍然發動“安史之亂”,從北疆進軍直逼中原長安。這次動盪不僅是大唐由盛轉衰的轉折點,也使得中原的百姓再次陷入戰爭的泥潭。於是,一大批農民再次開始向南方遷移。

歷經千年,是人為因素還是歷史選擇?揭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面紗

五代十國局勢圖

在五代十國短短50餘年間,北方先後經略了後梁、後漢、後唐、後晉、後周五個政權。政權的頻繁更迭意味著黎民百姓長期生活在刀光劍影之中。這一時期的南方雖然先後存在過十個割據政權,但彼此間少有戰爭,相安無事,人民生活較為穩定,農業經濟各有發展。

總體上講,這一階段是中國古代是史上最複雜、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的大動盪大分裂期。由於各主要政權的都城大都在北方黃河流域,反叛、奪權、起義也多發生在北方。

天高皇帝遠,市井百姓往往並不關心誰當皇帝。比之更重要的,是每一天的衣食住行和每一年的土地收成。這一時期南方的長江流域和江南地區,由於距離都城較遠,受到戰爭的侵害較小,廣袤的土地沒有被鮮血所浸染,所以千千萬萬的農民們選擇遠離故土,在這裡重新開始安定的生活。

  • 第三個階段是宋朝(公元960年- 公元1279年)

持續千年之久的經濟重心南移終於在這一時期完成,自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統一全國後,宋朝的人民逐漸開始遠離了戰亂。宋朝也是我國古代歷史上經濟、文化、科技、宗教高度繁榮的時代之一,范仲淹、蘇東坡、歐陽修、王安石等,這些流芳千古的能臣才子們都是誕生於這個時期。

歷經千年,是人為因素還是歷史選擇?揭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面紗

宋朝百姓生活

宋朝還出臺政策規範市場交易和土地稅賦,智慧的勞動人民也集思廣益發明出了許多新型的農器和生產工具,各地的水利工程也如雨後春筍紛紛開建。

政治的穩定刺激生產力的提高,文化的交融推動民族關係的發展,而海運技術的進步則為對外貿易創造了極佳的條件。宋朝的造船技術更是領先了歐洲七百年,大大小小的船隻成為當時河運和海運的重要交通工具。貨物的轉運、商販的散聚,又促進了餐飲、住宿、娛樂等行業的發展。宋朝曾先後與海外50多個國家開展貿易活動,港口城市每天的大型船舶絡繹不絕,運出國內的農產品和手工業品,帶回不計其數的財富。慢慢地,國家的經濟重心又開始從內陸地區向東南沿海地區轉移。

據統計,宋朝一年的財政收入高達6500萬貫,連普通的農民都穿絲制的襪子。在宋朝以前,牛是農業生產中最重要的生產工具,所以普通的農民沒有吃牛肉的。但到宋朝,農業發展已趨於飽和,人民生活富足,所以才能看到像《水滸傳》中人們“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景象。

歷經千年,是人為因素還是歷史選擇?揭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面紗

從宋朝開始,中國內部再沒有發生過大的分裂和動盪。經過中央和百姓長期的努力,歷時近千年的經濟重心南移終於在宋朝完成。各朝統治者和偉大的勞動人民將南方開發得越來越繁榮。直到今天,我們國家經濟的總體水平仍然是南方強於北方,沿海強於內陸。

秀才說在後

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幾乎貫穿了整個古代歷史。總體上看,南移的過程大致有兩個特點:一是從北方黃河流域向南方長江流域和江南一帶轉移;二是從內陸地區向東南沿海地區轉移。這種現象在國家分裂或封建割據的戰亂時期表現得尤為突出。它並不以某一位君王的意志而改變,而是自然環境和社會勞動力之間相互作用導致的必然結果,是幾千年來辛勤智慧的勞動人民的共同選擇。從這一點上,我們清楚地看到人民群眾在歷史長河中起到的強大作用。

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曾經明確指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技術在哪裡,人才在哪裡,哪裡就可能得到發展。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流的今天,國家的統一、政治的穩定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礎。當然,發展經濟的同時環保意識也不容忽視,應當堅持可協調、可持續的發展原則。古話說的一點都沒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參考文獻:

《史記》

《宋史》

《太平御覽》

《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