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事業有成媽媽背後是失足的少年?那是因為你愛自己勝於孩子

作為《白夜追兇》的姊妹篇,又是影帝張鐸主演的懸疑劇,《重生》確實以燒腦的劇情吸引了我,雖然部分案情過於粗糙,有些虎頭蛇尾的趕腳,但不影響我對刑偵片的喜愛。

為什麼事業有成媽媽背後是失足的少年?那是因為你愛自己勝於孩子

儘管是一部網劇,但是角色飾演者都是實力派演員,趙今麥、程小蒙、劉冠成都是很熟悉的老面孔。即使是配角,如婁頤的飾演者宋春麗,薛東的飾演者李宗翰,也都是老戲骨,深入人心。

為什麼事業有成媽媽背後是失足的少年?那是因為你愛自己勝於孩子

而單親媽媽婁頤和毒販兒子範凱的親子問題讓我扼腕嘆息!婁頤是一個事業有成的職場女士,是津港市有名的醫生,曾經搶救過無數人的性命,受世人敬仰。但是因為她把自己奉獻給了事業,自然忽視了家庭,丈夫離婚遠走他鄉,兒子範凱無人管教,淪為罪犯。

為什麼事業有成媽媽背後是失足的少年?那是因為你愛自己勝於孩子

在盧嘉銘的口述中,一個惡貫滿盈的失足少年浮出水面。

初中時,4次通報批評,一次記過,2次處分及留校察看,還因打架鬥毆弄殘同學,賠償5萬。

17歲,他在酒店工作時因盜竊罪被行政拘留。

21歲,他因欺行霸市及賭博被行政拘留。

23歲,他與女友加入傳銷組織被行政拘留。

24歲,他所開酒吧因涉嫌組織賣淫被查封,逃跑後被婁頤扭送派出所自首。

可是,惡貫滿盈的毒販背後是一個缺愛的孩子,一個疏於管教的媽媽,一個事業有成的媽媽。婁頤口口聲聲說自己是愛孩子的,可是,在孩子成長的童年,她卻把自己奉獻給了工作,奉獻給了自己的事業。

她其實更愛的是自己,更愛自己的事業和未來。

一、莫等孩子長大了,再來亡羊補牢,可能為時已晚

孩子的童年很短,短到我們父母投身在工作的一瞬間就會失去;孩子的童年很長,長到漫漫成長路,盼不來父母的陪伴,等不來事業有成的媽媽的過生日、參加家長會。

等到我們回頭看孩子時,孩子已經失足成千古恨。對孩子的成長而言是缺愛的媽媽,是媽媽的無愛;對媽媽而言,是痛心疾首的現狀和失足兒子。

宋春麗飾演的婁頤是有名望的醫生,受人尊崇,尤其是在兒子成為罪犯後,更是把退休金全部拿出來創辦了專門收容服刑人員子女的學校,不想讓更多的孩子因為缺愛成為第二個“範凱”。可是,兒子範凱的未來卻再也挽不回來。

為什麼事業有成媽媽背後是失足的少年?那是因為你愛自己勝於孩子

在範凱拿媽媽做人質時的咆哮和撕心裂肺的哭泣,我們可以看到,曾經的他是多麼渴望關心和疼愛?你不愛我,何故要生下我?生下我,卻又不管我?受了委屈回來訴苦,卻被你責罵?

失足少年的背後,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惡貫滿盈的罪犯背後是父母的忽視和責罵!

二、莫等孩子叛逆,再來關注孩子,請用愛滋養孩子

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講道:孩子的很多問題是大人造就的,家長的問題若不調整,孩子的問題也調整不了。如果想要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品格,那麼最重要的時間段是在6歲之前。

孩子天生需要父母的關注和疼愛的,他們從父母的關注中,知道自己是重要的,有價值的,進而發展出自信、自愛和同理心。但是如果孩子得不到父母的關注,他們就會自暴自棄,甚至會做出異常的舉動,比如故意頂嘴、犯錯誤來吸引我們的注意力。

可是,如果父母不懂孩子的成長規律,認為孩子頂嘴、犯錯誤是需要管教的,對孩子打罵、訓斥,孩子就會更叛逆,做出更出格的行為來吸引我們的注意。

如同《重生》中的範凱,因為父母離異,媽媽不來參加家長會,不給自己過生日,不關愛自己,於是,他故意在初中學校打架鬥毆,想吸引媽媽的注意,讓媽媽關注到自己。可是,因為媽媽醉心於工作,忽視了他的成長,在他犯錯誤時責罵他;在他受委屈時批評他惹事……

為什麼事業有成媽媽背後是失足的少年?那是因為你愛自己勝於孩子

他就慢慢地迷失了自己,從缺愛發展成施暴者。

所以,愛孩子就不要用工作做藉口,忽視孩子的精神需求。孩子的成長不僅僅是物質需求,還有父母的關懷和關注,還有父母的陪伴和引領。有時間,就和孩子玩玩遊戲,聊聊天,這些都會是孩子成長的心理營養,滋養孩子的成長。在孩子難受時,不要用高期望和批評打擊孩子,將孩子推遠,而是用共情和愛溫暖孩子的心扉,讓他們茁壯成長。

寫在最後

生活的重擔讓很多媽媽選擇迴歸職場,也是迫不得已的選擇。可是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關注和引導,離不開良好的家庭教育。莫等孩子長大了,再來後悔曾經的忽視

如果媽媽有時間,就多關注關注孩子,莫讓今日的醉心職場,成為明天的後悔莫及。“養不教父之過”,孩子的成長也離不開爸爸的引領和榜樣的力量。母愛是柔軟的,是孩子愛的源泉,父愛是深沉的,是孩子成長之路的支石。

父母的愛和關懷則會澆灌孩子的生命之花,鑄就孩子的品質和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