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迎來近十年最晚的寒潮預警 春耕春播要謹防次生災害

3月24-27日,中央氣象臺連續發佈寒潮預警、強對流預警,這是我國近十年來最晚的寒潮預警。26-28日中東部大部地區迎來雨雪和大風降溫,多地累計降溫幅度超過10℃,局地超15℃!

多地迎來近十年最晚的寒潮預警 春耕春播要謹防次生災害

之所以說是“近十年來最晚的寒潮預警”,是因為往年冬半年的最後一個寒潮預警常在三月中旬,今年已經是三月末了。

前段時間,我國中東部大部氣溫一路走高,寒潮到來前,北方多數地區氣溫已升至近期最高點,春季前沿已推進到京津冀一帶。

多地迎來近十年最晚的寒潮預警 春耕春播要謹防次生災害

正所謂升得高跌得狠,隨著強冷空氣來襲,各地氣溫迎來“大轉折”,北方大部氣溫跳水,東北多地最高氣溫從15℃左右降到個位數,華北、西北東部很多地方則是從20℃左右降到10℃出頭。

要知道,不是所有冷空氣都能稱得上“寒潮”的,“寒潮”堪稱冷空氣的“最高級”,根據《冷空氣等級》國家標準規定,某地冷空氣過境後,氣溫24小時內下降達8℃,或48小時內下降達10℃,抑或72小時內下降達12℃,並且日最低氣溫在4℃以下,才可稱為一次寒潮天氣過程。

多地迎來近十年最晚的寒潮預警 春耕春播要謹防次生災害

在這股“換季式”寒潮影響下,北方多地街頭就上演了“一日短袖換棉衣”的場面。比如,3月26日,河北張家口氣溫驟降,“一夜回冬”,最低氣溫達到零下十度。

據中國天氣網介紹,隨著冷空氣東移南下,抵達南方地區後,與南方逐漸增強的暖溼氣流互相抗衡,極易形成強對流天氣,大風降溫、沙塵、雨雪都將陸續登場。

正值春耕春播時節,江南和華南北部春播區降雨降溫不利早稻播種育秧。特別是局地雷暴、大風、冰雹、強降雨對早稻播種育秧及旱地作物生長髮育不利。

多地迎來近十年最晚的寒潮預警 春耕春播要謹防次生災害

此外,此次中東部大風降溫及東北等地部分地區降雪對設施農業和畜牧業生產不利,將增加保溫防寒和防風成本。

專家提醒:江南、華南北部早稻未播地區應避開冷空氣影響時段延遲播種育秧,已播地區做好育秧溫棚加固保溫。同時旱地農業和直播早稻應及時採取保溫措施,減輕降溫危害。

在西南地區,要加強春播春管,利用當前降水有利時機及時播種施肥,促進春播作物穩健生長以及冬小麥油菜產量形成。墒情偏差農區應及時造墒播種、查苗補種,確保苗齊苗壯。

西北地區東部春播區需做好已播作物、經濟林果的防寒防凍工作。

南方大部地區要做好病蟲害監測和統防統治,降低可能帶來的風險。

我們還需要注意,在防疫關鍵期,要尤其防範呼吸道、心血管類疾病。降溫和降雨可能導致感冒,大家要做好防寒防雨,“春捂”起來。

多地迎來近十年最晚的寒潮預警 春耕春播要謹防次生災害

另外,清明祭掃高峰到來,加之大風天氣的影響,容易導致火災發生,要注意祭掃用火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