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承认是“小三”,一个说自己隐忍了40年,到底谁三观不正?

1938年,林婉珍8岁,就在这一年,琼瑶刚出生,那个时候,都在忙着经历苦难的俩人根本不会想到,在人生的后50年了里,她们会因为一个名叫平鑫涛的男人紧紧联系在一起。

1

1930年,林婉珍出生在上海。

林婉珍家境不错,父亲当时在上海开了一家布店,兼卖一些杂货。1947年,17岁的林婉珍跟随二哥来到台湾,当时,林婉珍的大姐已经在台湾站稳了脚跟,所以,初到台湾人生地不熟的她便寄居在大姐家。

然而,让林婉珍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台湾就与大陆断了联络,一直到母亲病逝,她都没能再回到大陆,没有见上母亲最后一面,成了她心中最大的遗憾,当然这是后话。

因为回不了上海,林婉珍只能留在台湾,她先是读了省立补习学校,但仅仅读了一年,不愿加重姐姐负担的林婉珍便在姐夫的推荐下,进了七星煤矿炼焦厂工作,主要负责打字。

七星煤矿炼焦厂的工作,虽然解决了生计问题,但那里的薪水非常少,所以有一天,林婉珍在看报的时候,偶尔看到了台湾肥料公司的招考消息的时候,想都没想就报了名。

在当时,台湾肥料公司是一家大公司,所以竞争非常激烈,考试项目也很多,所以当时林婉珍根本没想到自己能考上,更没想到这次报考会改变她的一生。

1949年,林婉珍考入台湾肥料公司,正是在这里,她遇见了她未来的丈夫,平鑫涛。

一个不承认是“小三”,一个说自己隐忍了40年,到底谁三观不正?

2

当时,平鑫涛在台湾肥料公司会计处工作,俩人的办公室一个在一楼一个在二楼。

当时的社会风气和现在有很大的不同,那个年代,女性结婚后回归家庭几乎是传统,所以在台湾肥料公司工作的女性非常少,林婉珍所在的业务处就只有她一个女性,女性本来就少,加上林婉珍又长得美,所以当时林婉珍的追求者非常多,对于普通的平鑫涛自然是看不上的。

林婉珍的拒绝并没有吓退平鑫涛,反而继续追求林婉珍,平鑫涛的执着最终打动了林婉珍。

当时,平鑫涛虽然做着会计的工作,心里想的却是成为一个文人,所以两人交往不久,平鑫涛就开始着手创办文艺杂志,后来,他将这本杂志命名为《皇冠》。

创业总是辛苦的,所以,《皇冠》创刊之初,设计、编辑、校对、付印都是平鑫涛独自完成,加上白天还要上班,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作为平鑫涛的女朋友,林婉珍看不下去了,每天下班后,她总会帮平鑫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这种情况下,什么花前月下,甜言蜜语自然是都没有的。就连平鑫涛求婚时讲的故事也是他编造的。

一个不承认是“小三”,一个说自己隐忍了40年,到底谁三观不正?

3

从相识,到结婚,平鑫涛与林婉珍之间更多的就是平淡,加上创业的艰难,总是处于贫穷的夫妻俩也很少会花前月下,结婚一年后有了孩子,就连一起去看个电影都成了奢望。

但是,就当《皇冠》走上正轨,平鑫涛的事业越来越好的时候,琼瑶出现了。

那一年,琼瑶25岁,刚刚完成了平生第一部长篇小说《窗外》,询问了几家杂志社,都嫌太长了不愿意发表,当时,《皇冠》正在扩版,增加了一个专栏叫“每日一书”,可以发表长篇小说,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琼瑶将《窗外》投了出去。

所谓人生自有定数就是这样,一件原本并不在意的小事,就会改变一生。

收到琼瑶的来稿,平鑫涛一时惊为天人,连续三个晚上,不眠不休,被《窗外》感动的不得了的平鑫涛决定立即将此书刊出,并且是一次性刊出,同时,平鑫涛还针对琼瑶的原稿,给出了几点修改意见。

每一个写稿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自己费尽心力写出的作品,被某个编辑看中了,心理一定是极其喜悦的,琼瑶也不例外,所以对于平鑫涛的来信,琼瑶高兴极了,说平鑫涛是她的知己也不为过。

1963年7月,《窗外》在《皇冠》杂志上发表,两个月后,发了单行本。

至此之后,平鑫涛与琼瑶的来信就没有断过,当然,内容基本都是“第一版《窗外》,已被抢购一空……第二版《窗外》,又已售完……”

一个不承认是“小三”,一个说自己隐忍了40年,到底谁三观不正?

4

平鑫涛一封又一封充满了赞美的信砸晕了琼瑶,还从来没有人这么赞美过她,后来,乘胜追击的琼瑶开始着手写《六个梦》以及《烟雨蒙蒙》。这两部作品一个发表在《皇冠》,一个发表在《联合报》,都是平鑫涛安排的。

至此,两人已经通了两年的信,却一直未曾见面,直到琼瑶受邀来到台北接受“电视访问”,两人才第一次正式见面。

那一年,平鑫涛36岁,和林婉珍过着波澜不惊的生活。

在林婉珍的自传里,将家庭破裂的原因都归结于琼瑶的出现,在她看来,如果没有琼瑶,平鑫涛不会出轨,她的家庭也不会破裂。

这当然是有一定道理的,但看完琼瑶的自传,我深深地觉得,林婉珍与平鑫涛的婚姻之所以会破裂,最主要的原因并不在琼瑶身上,而是平鑫涛。

琼瑶的出现,让平鑫涛眼前一亮,加上已经出了几本畅销书,琼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名气,她每写一本书,都能成为爆款,所以困住琼瑶,对平鑫涛的事业发展来说极为重要。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细节,比如,在林婉珍的自传里,多次强调平鑫涛的理性,执着,事实上,在与林婉珍组成的那个家里,他确是是一个理性的人,但在琼瑶的笔下,平鑫涛仿佛变了一个人,尤其擅长甜言蜜语。

一个不承认是“小三”,一个说自己隐忍了40年,到底谁三观不正?

5

与琼瑶相爱之后,平鑫涛对林婉珍越发的淡漠了,夜不归宿是常有的事,但对于林婉珍来说,她一边要经受丈夫出轨的煎熬,一边还要照顾三个孩子,可以说是身心俱疲。

有一次,实在忍受不了丈夫再三提出离婚的林婉珍离开家去散心,这是自3个孩子出生后,林婉珍第一次独自出门,平鑫涛无奈之下,只得独自照顾了几天孩子。

也正是那一次,平鑫涛觉得,凭自己一人之力,照顾3个孩子实在太难了,等孩子再大一点离婚其实也未尝不可。

这也是林婉珍想要的,虽然她与平鑫涛已经毫无感情,但由于她没有工作也没有积蓄,还没有娘家可以依靠,如果失去了平鑫涛这个靠山,3个孩子又该何去何从?所以如果能保持现状到孩子长大当然是最好的。

除了平鑫涛的冷漠,让林婉珍感到愤恨的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在林婉珍看来,是她陪着平鑫涛度过了人生最艰难的岁月,好不容易富裕了,平鑫涛却说爱上了琼瑶,要和她离婚,这怎么能忍呢?

当对于这种看法,琼瑶却持有完全不同的态度,在琼瑶看来,明明是平鑫涛先追求她的,却要她来承受骂名,心情当然也不会好,加上当时《皇冠》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起色,但除了琼瑶的作品能大卖,其他很多小说的出版都是赔钱的,很多次《皇冠》出现危机,还都是琼瑶出钱解决的。

一个不承认是“小三”,一个说自己隐忍了40年,到底谁三观不正?


6

比起琼瑶和林婉珍,最幸福的还是平鑫涛。虽然早已不爱妻子,却又想有一个这样的免费保姆可以照顾孩子;而琼瑶呢,他也不会放弃,因为他们之间除了爱情,还有更多商业利益的捆绑,对于这一点,琼瑶的母亲曾做过非常贴切的总结:

这种男人我了解,又要家庭,又要儿女,又要事业,又要风流,又要名气,……他什么都要。

事实也正是这样,平鑫涛与林婉珍离婚之后,还一直住在一起,平日里,平鑫涛既享受着林婉珍的照顾,又享受着与琼瑶的爱情,就这样安稳了三年,琼瑶提出要和其他人结婚时,他才真正下决心与琼瑶结婚。

那一年是1979年,距离琼瑶离婚已经过了十几年。

与平鑫涛结婚后,两人成立了“巨星电影公司”,第一部影片就是由秦汉和林青霞主演的《我是一片云》,在疯狂卖座的同时,两位主演也随之红透了半边天,后来,两人再接再厉,又连续拍了《月朦胧鸟朦胧》等十三部电影,而《皇冠》出版社也变成了“皇冠文化集团”,到了1984年,“皇冠文化集团”,有了自己的办公楼。

在琼瑶的笔下,她和平鑫涛的结合是“皇冠文化集团”能够壮大的最主要的原因,有了这个基础,平鑫涛与林婉珍的儿女过上了富裕的生活,所以,面对陈婉珍她是无愧的。

但陈婉珍可不是这样想,对她来说,条件再好,也不能弥补家庭的破裂,所以,对于琼瑶这个第三者,她心理充满了愤恨,正是这种愤恨,才让两人才在之后的几十年里不停互撕。

但是,在她们互撕了50年的背后,平鑫涛又扮演了什么角色呢?如果他能够与琼瑶保持工作关系,琼瑶也并不一定就会贴着他,但是,没有发生的事,谁知道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