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一见的清代戏曲年画,张张精品!


难得一见的清代戏曲年画,张张精品!


丰子恺在《深入民间的艺术》中写道:

“据我观察,最深入民间的只有两种艺术,一是新年里到处市镇上贩卖着的‘花纸儿’,一是春间到处乡村开演着的‘戏文’。一切艺术当中,没有比这两种风行地更普遍的了。”


文中的“花纸儿”便是通常所谓的“年画”,而“戏文”便是民间戏曲。这两种“最深入民间的”艺术形式结合起来便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戏曲年画”。


难得一见的清代戏曲年画,张张精品!


木版年画作为年节的一种特殊文化符号,与追思、纪念、信仰、祈求等思想相联系,成为年节中最具表现力的象征样式,是中国社会习俗的缩影

所以说年画“可补史籍记载之不足,为中国的宗教学、民俗学、社会学、美术史,尤其是民间传统绘画史之研究,提供了形象的实物材料,具有特定的史料价值”。

清代年画艺术的高度发展,是以往任何一个朝代无法比拟的。而戏曲年画作为主要表现题材,被年画艺人引入创作之中,深受普通百姓的喜爱。

这种现象的形成和紧邻都市以及元、明、清时期的说唱艺术、戏曲艺术的繁荣有着很大的关系。

清朝乾隆年间就有了彩色套版印刷,顾光《杭俗新年百咏》记载:“欢乐图,花纸铺所卖,四张为一堂,皆彩印戏出,全本团圆。”

姚思勤也有“一堂陈彩戏,心帖亲泥金”的诗句,反映出彩印的戏曲年画四张为一堂,内容多带有吉祥、喜庆意味,或是有引子、有尾声的“全本故事”。


难得一见的清代戏曲年画,张张精品!

《贵妃醉酒图》


清代乾隆时期

桃花坞木版年画

尺寸:50×49cm

套版手绘


“贵妃醉酒”经过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演绎后成为经典,追溯其源流,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已经有该题材的地方戏。据说印刻戏曲年画的一些画店老板,为了争取盈利,曾请画师去戏园看戏,并根据角色的真容,绘刻画样出售。


难得一见的清代戏曲年画,张张精品!

《铁扇公主》


清代嘉庆时期

桃花坞木版年画

尺寸:32.5×45.5cm

套版


图中左侧为孙悟空,中间是铁扇公主,右边是牛魔王,画面上方还是孙悟空,这种构图方法被称为“异时同图法”,将不同时间的事件绘入同一幅画中,用以表现故事的前后过程。


难得一见的清代戏曲年画,张张精品!

《昭君和番》


清代康熙时期

桃花坞木版年画

尺寸:77.3×41.1cm

套版


图中描绘的是广为人知的“昭君出塞”的故事。由姑苏吕君翰发行,个人收藏。画面中,骑马的王昭君弹着琵琶,外番艺人起舞助兴。番王骑马立于城门外,和部下们一同迎接昭君。这是早期的姑苏版年画,人物皆典型的卵形脸,可以看出是长于小说插图的徽派刻工所刻。


戏曲年画中的女性角色,大多具有很强的个性特点,她们已经超越了起初祈福纳吉的民俗信仰形象,往往被披上了神的外衣,被赋予超现实的神秘力量。 但这种英雄神格化也是有前提条件的。刘邵在《 人物志》 中对“英雄”的释义是:“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于此”。


“文”是文才智识,“武”指勇武豪强,超凡出众,即是英雄。例如年画中王昭君、樊梨花等女性角色。


难得一见的清代戏曲年画,张张精品!

《李文忠扫北》


清代嘉庆时期

桃花坞木版年画

尺寸:32.5×50cm

套版

中城正尧藏


李文忠是明太祖朱棣的外甥,也是明朝的开国元勋之一。明朝初年受太祖之命与北元作战,大胜而归。此图描绘的是当时作战的场景,左侧是落荒而逃的元军,右侧是乘胜追击的李文忠。制作画店为“宏泰字号”。这是一幅内容比较少见的木版画。


难得一见的清代戏曲年画,张张精品!

《双锁山》


民国时期

桃花坞木版年画

尺寸:25.5×29cm

套版


该故事出自《三下南唐演义》,后改为民间戏剧。北宋初年,赵匡胤与元帅高怀德出征南唐,受困于寿州。高怀德之子高俊宝(画中作高君保)驰援,路经双锁山,与山寨女侠刘金定生出一段情话。

难得一见的清代戏曲年画,张张精品!

《杨家女将征西图》


清代

桃花坞木版年画

尺寸:31.5×54cm

套版


该画取材于杨家将故事《十二寡妇征西》和《百岁挂帅》等。是说宋朝时杨家虽然屡遭奸臣排挤,但当西夏入侵国家危难之时,佘老太君依然挺身而出,百岁挂帅,率领家中众女将远征强敌,大获全胜。


在众多的戏曲年画作品中,女性英雄角色作为重要的展现对象,在不同历史时期,以不同的故事题材,展现出不同的形象。这些角色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体现出不同的社会阶段对女性角色的态度与评判。


难得一见的清代戏曲年画,张张精品!

《落绣鞋前》


清代嘉庆时期

桃花坞木版年画

尺寸:32×47.8cm

套版


本图描绘的是包公案中《落绣鞋》的“前本”。故事从主人公石玉携母上京寻父开始,从右上方到左下方,情节步步展开。图中还有文字说明。

难得一见的清代戏曲年画,张张精品!

《鲍金花打擂》


清代

桃花坞木版年画

尺寸:54×31.5cm

套版


此画与《四大杰村》都取材于小说《绿牡丹全传》,极为生动地描绘了鲍、朱两家比武和鲍金花取胜的情景。民间年画艺人在瞬间定格戏曲人物的扮相时亦融入了不同地域的民俗和受众的文化观念,因而戏曲年画也彰显出艺人的艺术想象和创造。正因为这样,才如郑振铎所言:“商贩们叫卖年画,总在岁尾年头,他们大量地流行于广大的人民之间,为他们喜爱喜见。山巅水涯无不到,穷乡僻壤无不入,是流传的最为普遍深入的东西。”


画中有戏,百看不腻。

在信息闭塞的年代,戏曲年画是传播最广、寓教于乐的重要媒介。它用一目了然的图画表现形式,对目不识丁的百姓讲述着不同的文化故事。


参考文献:

《中国木版年画代表作》,青岛出版社,2013

《民间年画》,冯骥才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4

《年画》,王树村、王海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难得一见的清代戏曲年画,张张精品!


难得一见的清代戏曲年画,张张精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