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峰區“誠信建設+信訪”破解“項目增、信訪升”難題(一)

  近年來,桂林市秀峰區組織實施了一系列重大項目,包括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的1個,桂林市重點建設項目61個,涉及13個村委(社區)、17個自然村,涉及群眾4000多戶、39000多個村(居)民,徵拆面積達46.12萬平方米。該區委區政府始終秉持“發展為民,項目惠民”理念,以“誠信建設+信訪”為抓手,積極構建大信訪格局,有效破解項目增多極易引發信訪量上升這一難題,取得了項目建設進展順利、民生環境不斷改善、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的顯著成效。2019年4月該區被國家信訪局授予“三無”縣(市、區)殊榮;2019年3月該區被自治區信訪局授牌全區信訪工作“人民滿意窗口”。

  一、強基礎,建設誠信政府,維護群眾切身利益

秀峰區高度重視民生問題,堅持信訪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工作理念,充分發揮信訪保障工作的輔政作用。一是注重領導下訪。該區充分發揮領導幹部定點接訪、重點約訪、帶案下訪、上門走訪、主動回訪的優勢,2019年以來領導幹部主動走訪群眾100多戶,調查信訪案件、研究解決方案、組織工作推進、落實教育疏導、做好跟蹤回訪,化解突出信訪矛盾30多件。二是注重提級接訪。該區年初30多名處級幹部開始實施大循環值班接訪制度,區委書記和區長帶頭執行,在群眾信訪服務中心坐班接訪,批閱來信事項,接待來訪群眾,及時協調化解各類信訪事項。該區委書記蔣育亮認為領導幹部下訪是領導幹部的一項基本功和必修課,要求其他領導結合“五聯五促五提升活動”經常走訪基層,瞭解群眾訴求,解決群眾困難。三是注重領導包案。該區信訪聯席辦定期召開會議,研判信訪形勢,對重難點信訪事項結合領導分管行業、項目職責,確定負責領導包案化解,有效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按照“包調查、包處理、包息訴息訪”的要求,重難點信訪事項均力爭在限期內有效化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