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病变“不知不觉”,排便时若出现4种表现,最好去查一下肠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疾病找上门,甚至有些病“专门”找那些“有钱的人”,所以,又被称为“富贵病”,比如肠癌、痛风等。

肠道是人体内最重要的消化器官,其长度大约在7-9米,包括小肠和大肠。近几年,肠道发生病变的几率逐渐攀升,甚至找上了部分年轻人。

肠道病变“不知不觉”,排便时若出现4种表现,最好去查一下肠镜

肠道病变“悄无声息”,主要是早期信号没有特异性,常与肠道的其他疾病相混淆,如肠炎、痔疮等。

提醒:排便时若出现4种表现,最好去查一下肠镜

表现一:大便形状发生变化

提到大便的形状,可能很多人上完厕所就会将其冲走,不会去在意。而“香蕉状”的大便是最理想的,但受饮食结构、不良生活习惯等影响,会使大便的颜色、形状发生变化。

当排便后,发现大便的形状明显变细,或呈扁条状、槽沟状、细条状等,或是肠道内发生了癌变,长出了肿瘤挤压大便变形。

表现二:腹痛

肠道病变“不知不觉”,排便时若出现4种表现,最好去查一下肠镜

很多种疾病都会引起腹痛,如胃病、肠梗阻,有时心梗也会引起上腹部疼痛,但排便时,出现很不适的腹痛、腹胀,尤其是在中下腹部处,呈隐痛、胀痛,或伴有间歇性腹泻、便秘,就要小心了,可能是肠道发生癌变。

表现三:出现便血

排便时,若发现出现了便血,要看一下是什么颜色的,并观察一下是否还有其他东西。

当便血呈暗红色,或呈绛紫色、黑色,有时会出现血块,或伴有大量粘液或脓血,就要小心了,可能是肠道发生了癌变,这种症状多数是粪便与肿瘤摩擦引起的。

便血颜色要区别于痔疮,痔疮的便血多为鲜红色,只要及时进行治疗即可。

表现四:排便习惯发生明显改变

肠道病变“不知不觉”,排便时若出现4种表现,最好去查一下肠镜

一般来说,每个人排便都有自己的规律,比如每天早起后排便、或早饭后排便,也有些人肠胃不好,偶尔出现腹泻。

但近期发现排便习惯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突然出现便秘、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甚至排便次数也会明显减少或增加,这种情况,或是肠道发生了癌变,尽快去查一下。

保护好肠道,预防癌变,做好以下几件事:

1,多吃富含粗纤维食物

肠道病变“不知不觉”,排便时若出现4种表现,最好去查一下肠镜

粗纤维又被称为膳食纤维,是人体唯一不被吸收的营养素,但其作用对肠道健康有密切联系。

现代人饮食结构是“多肉少菜”,这样会使蛋白质、脂肪摄入增多,而使营养摄入失衡,长期如此,会增加肠胃消化负担,还容易引起肥胖。

最好能改变饮食结构,多吃些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菌类,燕麦、玉米等杂粮,补充人体营养所需。

要知道,粗纤维进入肠道内可刺激肠壁,提高肠道的蠕动功能,促进粪便排出,还有助于改善肠道内微环境平衡,利于肠道菌群健康。

2,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

肠道病变“不知不觉”,排便时若出现4种表现,最好去查一下肠镜

水,是生命之源。

生活中,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这样能及时补充体液,促进体内毒素排出,还可稀释血液,改善血液黏稠度。

尤其是早上起床后,刷完牙,要养成喝一杯温水,能起到冲刷肠道的作用,从而促进粪便排出,预防和改善便秘。

3,适量运动,少久坐

肠道病变“不知不觉”,排便时若出现4种表现,最好去查一下肠镜

不管生活压力多大,最好能抽出时间来运动,这样能促进身体内血液循环,还可促进肠道的蠕动,利于体内毒素排出,减少疾病的发生。

切记,运动一定要坚持,才有更好的养生功效。

还有知道一件事,久坐不动会使肠道蠕动功能下降,长期如此,会促使肠道内废物不能及时排出,而滞留在体内,增加肠道病变的概率。

4,作息规律,少熬夜

肠道病变“不知不觉”,排便时若出现4种表现,最好去查一下肠镜

要知道,人在熬夜时,身体热量消耗大,容易饿,就会吃些食物来填饱胃,选择一些易消化的食物还好,但有些人会吃些肉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这样就会增加肠道的消化负担,久而久之,就会影响肠道功能。

所以,作息上,尽量保证规律,少熬夜,这样也可保证体内各个器官得到休整,包括肠道。

5,及时排便,不要忍

肠道病变“不知不觉”,排便时若出现4种表现,最好去查一下肠镜

当你有便意了,最好及时去厕所,尽量不要忍着,否则忍便时间太长会导致“便意消失”,也就是没有排便的感觉。

这时不是肠道内没有粪便了,而是传递到大脑的“便意”消失了,这样很容易导致粪便不能及时排出,使毒素重吸收,损伤身体;还容易引起便秘。

所以,尽量少忍便,有了便意后,尽快找地方去解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