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博与你“宅”一起|梵语清音


大同地区的佛教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北魏至明清的一千五百年间或为佛教中心或为佛传重镇,伴随着发达的佛教文化,历代造像延绵不绝,精品叠出。承继山西古代彩塑的优秀传统,大同的寺观造像表情生动、造型精巧,云冈石雕、华严寺辽塑成为了艺术瑰宝、传世典范。大同市博物馆馆藏造像题材丰富,质地多样,不同时期的造像精品承载着悠远文明走过的漫长历史岁月,成为古都大同厚重文化积淀的又一载体。

首先,我们看到的这十八尊石刻雕像原为大同华严寺海会殿内的塑像。大同华严寺始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年),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取“慈悲之华,结庄严之果”的大乘教义而命名。海会殿原位于下华严寺薄迦教藏殿北偏东,可惜后被拆除。我们所看到的这十八尊造像,雕刻所用石材均为大同当地石料,均结跏趺坐,面相及手印有所区别。从造像石质、衣纹特点、雕刻技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应当为一组造像。

同博与你“宅”一起|梵语清音

大家注意看这尊佛像的手印,他的手印比较特殊,是九品手印中级别最高的上品上生印。所谓九品印,又称为往生九品印。这是根据《观无量寿经》中九品往生的说法,依念佛行者的罪业、修行所分的九阶级印相。“品”是手掌的样式,“上品”为手心向上两手相叠,置于盘腿上;“中品”为两手当胸,掌心向外并列;“下品”则为掌心向外,右手向上,左手向下。“生”是手指的样式,“上生”为拇指、食指的指尖相连;“中生”为拇指、中指的指尖相连;“下生”为拇指与无名指的指尖相连。“品”的三种样式和“生”的三种样式对应组合,就组成了九品手印。

上品上生印即:两手相叠,掌心向上,拇指和食指相连。是阿弥陀佛坐相最常见的手印,又称为妙观察智印、弥陀定印。

同博与你“宅”一起|梵语清音

接下来看到的这些藏品,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他们就是我们常在寺院里看到的十八罗汉。

十八罗汉是梵文中“阿罗汉”的简称,意为“应供”,即跳出轮回,除去烦恼,应当受到众生供养的意思。罗汉是由比丘修行觉悟而得到的正果,他们的形象与我们常见的和尚几乎一样,着僧衣,剃度落发。十八罗汉本来自十六罗汉,也称十六尊者,他们是释迦牟尼的十六个弟子,传说他们受了佛的嘱咐,不入涅槃,常驻世间弘扬佛法。后来,又增加了二位,成为现在的十八罗汉,关于后增的二位罗汉有不同的说法,乾隆皇帝把第十七位定为降龙罗汉(即迦叶尊者),第十八位为伏虎罗汉(即弥勒尊者)。虽在“人选”问题上众说纷纭,但是对于“十八”的数目,却是均无异议的。因此,十八罗汉在我国汉、藏等地区的佛教(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中广为流传、普遍敬奉和供养。由于罗汉的梵文名字很长,后来人们就根据他们的各自特征,给他们附加了言简意赅的称呼,便形成了现在的十八罗汉名号。


文字、配音:宣教部 李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