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部實習 3 個月,我勘破了這些求職真相

  • 點擊右上角【關注】應屆生求職網頭條號,收穫更多求職經驗。
  • 本文共1988字,閱讀約4分鐘。
  • 或許不少人在尋求工作的時候都有過這樣的幻想:如果我是HR,那麼我必定會錄用我自己。

    但是幻想之餘,不如思考現實一點的問題:怎麼樣讓自己在求職的過程中脫穎而出?

    先簡單交代一下背景,我是一個出國黨,大四上學期進入某五百強的人事部實習,與身經百戰的HR一同負責校招。

    PS:第三視角,並不是局外人的視角,而是介於求職者和HR之間的視角,因為並不完全歸屬於一方,所以看待某些問題,會更加清晰。


    人事部實習 3 個月,我勘破了這些求職真相


    在負責校招的過程中,有 3 個問題經常令我費解,但恰恰是這些問題,很有可能會對求職者的最終結果產生重要的影響。

    01

    HR就是洪水猛獸

    所以同學對我退避三舍?

    在接觸過程中,我發現不少同學面對HR的心態都是如此,十分畏懼和HR進行過多交流。

    其實這不是一個好的行為,睿智的求職者應該主動和HR溝通,獲得有用的信息。

    作為HR,我很喜歡主動和我取得聯繫的同學,他們會詢問何時進行面試,但同時也會告訴我,他們有多麼渴望這份工作,而不是機械性的在得到答案之後就秒掛電話。

    對於有限的面試機會,我會優先安排之前與我取得聯繫,並進行溝通的同學,因為我知道,他們想把握住這份機會,而不只是來碰碰運氣。

    我也相信,這些同學的溝通能力是沒有問題的,起碼他們敢於與人交流自己的看法,而不是過分畏懼HR。

    相信他們在入職之後,也會更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在工作上給出積極的反饋。

    02

    崗位職責不清楚,

    你就敢來面試?

    每天我們公司都會收到很多簡歷,定期會安排同學進行面試。

    在溝通中,我發現很明顯的一個現象:

    有些同學很清楚自己投遞崗位的崗位職責,甚至會深究入職後的具體方向;

    而有些同學,連自己投遞的崗位是什麼都不清楚。

    後者在面試中自然不佔優勢,對於面試官和求職者來說,這種“毫無準備”就是一種浪費時間的行為。

    即使是海投,也應當記錄清楚每個公司投遞的崗位是什麼,崗位職責有哪些,只有準備充足,在拿到面試機會時才能更好地發揮。

    而清楚崗位職責的同學,可以對崗位進行深入瞭解。

    一般官網上寫的崗位職責較為籠統,只依靠那些信息很難判斷這是不是自己真正想從事的方向。

    如果想知道入職後的具體工作內容有哪些,可以在各大平臺尋找相關信息,或者和業內人士進行溝通,這樣在面試時也可以將自己的特長與該崗位的需求聯繫起來,更易獲得面試官的青睞。

    03

    簽完三方=萬事大吉?

    秋招結束後,一大波同學到公司籤三方,一個比一個快樂,完全是簽完三方萬事大吉的態度,但是很少有人問我,具體應該怎麼拿基本工資以外的補助(例如語言補助、技術補助)?

    作為同齡人,我總是苦口婆心地勸他們,要儘早瞭解相關考試的報名時間,考試內容,因為我知道,想征服一門語言考試並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況且要在入職前拿到對應的成績,所剩餘的時間其實不是很充裕了。

    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同學對我的勸告毫不關心。

    我覺得在簽完三方之後,其實有很多事情可以做,這些事情對於崗(漲)位(工)晉(資)升都是十分有利的。

    首先,明確HR提到過的某些補助應該如何獲得,如果需要考試,就自己上網瞭解對應考試的報考時間,考試內容,儘早準備,爭取一次過關;

    其次,去公司官網瞭解職位劃分,看看自己所在的基層崗位可以怎麼樣升職到下一個崗位,也可以去網站搜索該崗位相關內容,讀讀前員工/在職員工分享的一些工作感想,初步形成自己的短期職業規劃;

    最後,無論是技術類崗位還是非技術類崗位,都需要運用各類軟件,可以趁著入職前的時間,鞏固或者增強自己對相關軟件的熟練程度,在正式入職時提高工作效率。


    人事部實習 3 個月,我勘破了這些求職真相


    說完這些真相後,讀者可以思考一下自己在求職中是否也存在過以上想法,同時我也想分享一個優秀求職者的經歷,以便大家參考。

    A是公司技術部的正式員工,入職三年左右,聽我的領導說,A是我同校學長,從暑期實習生做起,到最後順利轉正,升職加薪的速度卻要比同批入職的員工都快。

    他很早就開始找實習,在大三的校招時就和HR取得聯繫,詢問暑期實習的相關事情,所以順利作為當年第一批應屆實習生進入公司工作。

    他實習期的表現很好,積極學習技術知識,也逐漸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有了規劃,在正式籤三方時,他沒有猶豫,很快就和公司簽約了。

    但他也沒有就此放鬆,而是和我的領導取得聯繫,詢問如何才能拿到額外的補貼,好早做準備,雖然我並不清楚他最後究竟拿到多少額外補貼,但我可以確定,他一定把能拿的都拿了。

    即使他現在在技術部工作,在校招時偶爾也會過來給求職者分享經驗。

    我對他的印象很好,因為很少有人可以收穫兩個部門的一致好評,我也相信,他未來的職業道路會越走越好,因為善於表達和溝通,且有明確發展規劃的人,無論在什麼公司,都會成為受人歡迎的員工。

    2020年春招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希望看見這篇推文的同學不要再讓HR思考以上三個曾經令我苦惱的問題,

    而是讓HR開始思考:

    Ta想不想來我們公司?

    Ta和不和我們籤三方?

    Ta什麼時候來和我們籤三方?

    最後,祝大家都拿到心儀崗位的offer!

    往期推薦:

    想了解更多求職信息,在這裡你能學到各種專業知識、各類乾貨、結識同行、瞭解行業動態。點擊下方免費加入圈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