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青:待花开疫散,我们一起平安回家!

​​前几天的晚上,我收到了一段监控录像:画面中女子朝大门奔跑,看似很急,又突然停住向着门外的人猛烈挥手。显然,门外一定是女子最想念的人,止步,说明女子怕隔离区的自己带给对方“伤害”。

很快,通过采访,我结识了个子不高、丹凤眼的部队文职人员、高级护师杨学青,这段视频的主角就是她。视频被同事李堃剪辑后做成了抖音,收获了百万点赞,这着实让杨学青当了一把网红。​

抗疫故事集 | 杨学青:待花开疫散,我们一起平安回家!

​那天,儿子茂茂带着对妈妈的想念,独自行走5公里来到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看着发热门诊楼灯火通明,茂茂知道,妈妈一定在里面,他来回在大门口踱步,盼望着视线里能出现妈妈的身影……

“茂茂,你怎么来啦?快回去,这么晚了不安全!”

“妈妈,我想你了,我等着你回家……”

杨学青最想见儿子,可还是狠心撵他走,她转身擦掉夺目而出的眼泪。

因为她的专业技能非常娴熟,杨学青在同事间有一个“杨一针”的绰号。听她同批入伍的护士长宋庆说,自从03年穿上白衣,她就像长在了科室一样,赶都赶不走,经常是凌晨4点上班、深夜回到宿舍。

06年外出驻训,那时茂茂由于疾病正要做手术,而她因为演练任务,不能陪在儿子身边。她突然觉得自己不是合格的妈妈、合格的女儿、合格的妻子。

时间来到第一批医护人员进驻发热门诊的1月22日。

“妈,今年过年我一定回家陪您!”早晨上班前,杨学青给远在河北唐山的妈妈打电话,她的妈妈笑得合不拢嘴。都说女儿是妈的小棉袄,两年没回家过年,妈哪能不想女儿?

但上午10点,得知因疫情爆发,医院组织医护人员进驻发热门诊的消息,杨学青义无反顾选择报名,就在即将穿上防护服前一秒,她拿着电话的手举起两次又放下。看着接诊区病人越来越多,她按照防护要求穿戴防护衣,走上战位……​

抗疫故事集 | 杨学青:待花开疫散,我们一起平安回家!

​再次拨通妈妈的电话是晚上八点。

“妈,对不起……”

“没事,保护好自己,妈等着你回家。”

挂断电话的杨妈妈没有哭,她反复看着手机里女儿穿着文职制服的照片,一遍遍翻看,放大、摩挲、换一张、放大……

从大家纷纷写下请战书、按下红手印那一刻,白衣天使成了白衣战士。每天杨学青跟大家一起,为就诊患者抽血、做核酸检测、输液。

最具危险性是咽拭子检查,因为患者需要摘下口罩,正面对着医护人员进行口腔呼气,感染风险可想而知,而这项工作就是杨学青的日常。

“心率110次/分、血压195/90mmhg、指氧饱和80%。”

“立即加大吸氧流量,迅速建立静脉液路,完善相关检查!”2月4日,发热门诊一位79岁的老人在抽血的时候突然出现生命体征异常。​

抗疫故事集 | 杨学青:待花开疫散,我们一起平安回家!

​急救建立病人的静脉液路,就等于给患者生命搭起桥梁,患者年龄较大加上体态偏胖,血管细又脆,给抢救带来巨大困难。

“杨学青,迅速到抢救组负责协助建立液路!”对讲机里突然出现护士长宋庆呼叫。放下对讲机,杨学青飞奔上楼,由于呼吸急促,带了3个小时的护目镜满是雾气,朦胧中“杨一针”出手丝毫不受影响,她调整呼吸,仔细寻找、辨认,在其他护士的密切配合下,分别建立了患者手、脚两条静脉液路。

经过医护人员两个小时全力抢救,老人基本恢复生命体征。醒来后,她第一眼就看到杨学青,拉着她的手显得很激动,“闺女,等我病好了,一定回来看你!”​

抗疫故事集 | 杨学青:待花开疫散,我们一起平安回家!

​持续工作了近一个月,中心决定轮换一线值班,考虑杨学青家中有老人、孩子,大家劝她回家休息。杨学青拨通了丈夫的电话,说起有机会换班时,夫妻俩心心相印,“都挺好的,别惦记,老婆,希望你坚持到最后,我等你回家。”

第二天一早,换班的同事还没到,杨学青已经穿好防护服,走上战位。当我去拍照的时候,她正拿着对讲机跟检验科协调送检。我问她:“疫情结束后,你最想见谁?”她说:“我想看看那位亲手救治的奶奶,想给妈妈打个电话,想早点回家看看孩子和老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