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5工厂歇业,歼20工厂却做起口罩?同样面对疫情,为何表现不同


F35工厂歇业,歼20工厂却做起口罩?同样面对疫情,为何表现不同

F-35工厂

如今,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而中国首当其冲,却已逐步恢复。明明有了中国做带头示范作用,为何国外依旧处于“水深火热”中?通过疫情中的歼-20工厂与F-35工厂的表现,或许我们便能窥知一二。

疫情先开始在中国爆发的时候,口罩等物资一度成为了“硬通货”,像国内的汽车制造厂、电子产品生产商、甚至“两桶油”等纷纷建立了口罩生产线。据统计全国有3000家企业都临时转战生产口罩,口罩产量从日产2000万到一个月后达到1.1亿只,极大改变了我国对抗此次疫情的现状,对于全国控制疫情发展可谓是功不可没。有意思的是,连歼-20战机的“老东家”成都飞机工业集团都建立了口罩生产线,并且将制造歼-20的技术运用到口罩生产中,而且歼-20工厂的口罩日均产量达到300万只。

F35工厂歇业,歼20工厂却做起口罩?同样面对疫情,为何表现不同

口罩设备

在全国人民共同团结与疫情战斗的情况下,我们的情况得到大大缓解。然而疫情近段时间却开始在国外蔓延,肆虐世界各国,欧美则成为重灾区。尽管有中国抗疫经验在先,但这些国家的“画风”与我们却截然不同,同时报道里指出,受到疫情影响,美国的国防军事制造业受到非常大的打击,日本、意大利的F-35战机制造工厂因疫情而纷纷关闭,美国本土制造商亦受到影响,这使得F-35战机能否准时交货成为了问题。

歼-20工厂能瞬间搭建起口罩产业,而F-35工厂却不得不相继歇业,作为全球最受人瞩目的两款战斗机,其制造商面对同样面对疫情,为何表现却完全不同呢?

F35工厂歇业,歼20工厂却做起口罩?同样面对疫情,为何表现不同

歼-20战机

在疫情突发的时候,各国都面临着巨大的口罩缺口,尤其对于我国而言,人口体量就摆在那,因此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搭建口罩生产线。而别看口罩工艺并不复杂,但实际上生产起来工序很繁琐,仅仅靠一家企业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快速建立口罩生产链,像中原石化等企业立刻开始生产口罩必需的聚丙烯,而有了原料,很快口罩生产机器就能全速启动。而愿意这样做的,同时也能做到的,也只有中国了。

中国在承接了大量外企的情况下,一直在专注打造本国的基础制造业。并且在关键时刻,中国企业能被立马动员起来,不求利润地组建起产业链,并且迅速购入运作中,其执行效率恐怕难逢对手。

F35工厂歇业,歼20工厂却做起口罩?同样面对疫情,为何表现不同

口罩

与此同时,欧美国家的制造业则过于分散,缺乏协调性。比如说F-35制造工厂,光是零件可能就需要上万家制造商来承担,并且这些制造商分布在全球各地,一旦有一环出现问题,恐怕就会造成整个项目延迟。而疫情当前,各国自顾不暇,别说腾出手来生产口罩,连保证企业正常运作都会成为大问题。(子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