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李蘭娟分別入圍國家科技獎與最高科技獎提名

提及鍾南山與李蘭娟院士的名字如今在網絡和現實當中的認知度很高,2位老人所作出的努力無不感染著很多人,而且在鍾院士和李院士兩人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們必將也終將很快迎來最後的勝利。

鍾南山李蘭娟分別入圍國家科技獎與最高科技獎提名


鍾南山院士和李蘭娟院士兩人雖然一位是年過80歲一位是年過70歲的老人,卻依然活躍在科研第一線,鍾院士從教於廣州醫科大學並且擔任了呼研所主任,而李蘭娟院士則在浙大這所985高校任職,兩人都在領域中有著突出的貢獻,作為呼吸疾病專家鍾南山院士甚至把廣醫這所非211的呼吸疾病學科帶出了全國第1的位置。

而李蘭娟院士則在人工肝等方面與自己的丈夫一起攻堅克難,在國際上的病人救治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同時挽救了不少危重病人的生命。

鍾南山李蘭娟分別入圍國家科技獎與最高科技獎提名


同時李院士和鍾院士一起還為如今的疫苗研發和後續工作繼續努力著,說到在我國面向於科學家和科研人員有1類大獎一直含金量與認可度很高,這就是國家科學技術獎,特別是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還被一些人形象地稱為國版“諾貝爾獎”,畢竟最高科技獎每年至多宣佈2個人可以獲得,甚至這個大獎在一些年份因為沒有找到合適的人員還出現過空缺年份,由此可以看到能夠拿到最高科技獎有多麼難了。

鍾南山李蘭娟分別入圍國家科技獎與最高科技獎提名


國家科學技術獎其實具體包含了5類,此前的時候李蘭娟院士被提名到了最高科學技術獎就是其中一類而且當時入圍的僅有12人,可以講是否最後李院士能夠拿到該項大獎最後還要經過篩選角逐,不過拿到該項大獎的概率還是蠻高的從目前來看,每年2個名額來算也有六分之一的可能性了。

當時李院士的提名讓不少人為之欣喜,但讓人有些倍感失望的則是鍾院士沒有出現在提名榜單之中,不少人認為憑著鍾院士的影響力和各方面來講也是夠最高科技獎資格的,其實這很正常,畢竟提名數量有限,今年沒有鍾院士並非代表明年或者以後沒有鍾院士出現在提名和最終榜單之中。

鍾南山李蘭娟分別入圍國家科技獎與最高科技獎提名


而就這段時間,鍾院士帶領自己的團隊出現在了國家科技獎的入圍名單之中,從公示入圍的名單來看,最終讓鍾院士及自己的團隊或將拿到科技進步獎,雖然不是每年評選2人的最高科技獎,但還是讓很多人感到十分欣慰的。

鍾南山李蘭娟分別入圍國家科技獎與最高科技獎提名


鍾南山和自己的團隊帶領著廣醫呼研所在呼吸疾病技術和領域的突破,無疑讓我國在這方面走在了國際前列。其實淡泊名利的鐘院士,對於很多榮譽並不在乎,但能夠進入到該項大獎的入圍名單也算是國家和社會對他所帶領團隊的肯定與認可。

鍾南山李蘭娟分別入圍國家科技獎與最高科技獎提名


其實除了鍾院士領銜的團隊入圍了之外,我們可以在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入圍名單中看到多個熟悉的名字,比如屠呦呦的中醫藥項目提名,袁隆平院士關於雜交水稻新的科研項目的提名皆列在了科技進步1等獎之列,同時李蘭娟院士甚至陳薇也都有項目入圍科技進步獎。

鍾南山李蘭娟分別入圍國家科技獎與最高科技獎提名


可以看到幾位年齡超過70歲甚至90歲的院士和學術大咖雖然年齡很老,但卻一直在為我國的科學事業發展默默奉獻著,特別是袁隆平和屠呦呦都已經是90歲高齡的老人,卻依然奮戰一線帶領團隊不斷取得新的突破,不得不讓人為之動容,因此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講,有何理由不奮鬥呢?

李蘭娟院士和鍾南山院士入圍了這項國家級獎項,得到了很多人認可,算是實至名歸,但也有人對此提出了另外的新的質疑“發表500餘篇SCI的高福高院士為何沒有科研成果項目入列呢?”雖然對於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但也反映出了很多人的關心之處。

對此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