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风雪战疫魔盛放会有时

他们是抗击疫情的平凡英雄,他们是防控战场的隐形战士,他们是逆行路上的靓丽风景,他们是坚守一线的政法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乌海市委政法委认真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及时向全市政法系统下发《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通知》,对全市政法单位参加抗疫战斗发出动员令。全市各级政法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抓好防风险、护安全、战疫情、保稳定各项工作,全警动员、全员战斗、全力以赴投入到抗击疫情战斗的第一线。

  全市政法干警坚决服从组织安排,闻令而动,分赴抗击疫情各条战线,坚守岗位,依法防控,连续作战,涌现出一批冲锋在前、战斗在先、表现突出的先进典型。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放弃休息时间,不顾自身安危,克服种种困难,日夜奋战在抗疫第一线、最基层,有的夜以继日值守在卡口、小区,有的奔走在巡逻盘查的路上,有的坚守在支援保障的大后方,有的承担起战地宣传的任务。他们用坚强意志和实际行动深刻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展现了政法干警忠诚于党、甘于奉献、能打硬仗的政治本色和使命担当。

  为了进一步激发斗志、鼓舞士气,经乌海市委政法委研究决定,2月28日,对在全市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表现突出的50名政法干警予以通报表扬。今天,本报从中选取6名战“疫”一线的政法干警,读读他们的抗疫赞歌,听听他们的战“疫”故事。

  付嫣红:防控疫情 巾帼有我

榜样的力量:风雪战疫魔盛放会有时

  2月初的一个晚上,乌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工作群发出“征集令”,号召留守本地的干警们赶赴社区参与疫情防控排查工作,平时总喜欢称自己是老付的“60后”员额法官第一时间找出了“防护三件套”:口罩、橡胶手套、消毒酒精。

  按照疫情防控值守安排,一大早,老付戴好“装备”来到值守社区,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对进入社区的车辆和人员进行登记备案、测量体温。

  一天下来,老付发现小区内很多老年人对疫情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相关政策的了解,抱有“侥幸心理”。光是做好登记测量体温工作远远不够,还要对居民进行防疫知识的普及,老付内心暗下决定,得拿出平时调解案件的劲头,但凡有一个居民还有所懈怠,就要想尽办法将其“拿下”。

  几天值守下来,让“老付”印象最深的是一个三十出头的年轻男子。她无意中发现,他只在进出门登记信息、量体温的时候戴口罩,离开工作人员视线后就不戴了。在该男子再次出门的时候,老付直截了当对其进行了 “批评教育”:“年轻人应该有这样的思想认识,防护不是做给我们看的,而是为了你自身的安全着想!”男子辩称自己不能长时间戴口罩是“另有苦衷”,因为佩戴近视眼镜的原因,长时间戴口罩会起雾,遮挡视线,路上行走不安全。老付随即想起前几天在微信工作群中看到的“眼镜起雾等于口罩白戴!5种浪费口罩的错误做法,大家要当心”的信息。老付找到此信息,打开后边给男子看,边解释称,眼镜起雾是因为佩戴方式不正确,这样戴起不到防护作用。男子听后,主动戴好口罩,并加了“老付”微信,想把这篇文章转发给更多的人。男子走后,老付笑称自己把群众当成“当事人”了,一定要做到“案结事了”心里才舒坦。

  老付在社区值守回家后,突击学习了很多防疫知识,第二天值守工作的间隙再给居民进行宣传。社区的工作人员有一天突然发现老付总是“咳嗽”,说话也沙哑无力,这可吓坏了大家。老付道出实情,因为连续几天跟居民们沟通宣讲防疫知识顾不上喝水,引发了咽喉炎,当了这么多年的法官,接待了无数的当事人,也算是老毛病了,没想到这几天旧病复发了,但自己早已经习惯,也没当回事,社区需要人,自己既是法官也是一名老党员,决不能轻易倒下……社区近日发出表扬信,称老付这种精神彰显了共产党员的本色,这种无私奉献的品格、热血为民的情怀值得大家去学习。

  老付是乌海中院行政庭庭长付嫣红,脱下法袍,换了战场,依旧巾帼不让须眉,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法院人的初心与使命。

  (张秀宇)

  李嘉琦:刚下一线 又上火线

榜样的力量:风雪战疫魔盛放会有时

  李嘉琦,现任乌海市公安局海勃湾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他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以自已是一名党员又是队长应该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由,主动请战,要求到最艰苦、最危险、疫情最复杂的执勤点、检查点、守护点执行任务,去当一名突击队员,一名急先锋。他要以自已的实际行动,践行入党入警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一切”的铮铮誓言。

  在李嘉琦的身上总能体现这样一种精神,那就是迎难而上、敢于碰硬,特别是在急难险重面前他总说,我是党员、我先上。

  2019年,李嘉琦在外地出差9个月,2020年春节前2天,他才昼夜兼程2000公里,从外地押解嫌疑人回到乌海,在将所有嫌疑人安全送入看守所时,已经是腊月二十九。

  春节期间,看着每日新型肺炎确诊数量的逐渐增多,李嘉琦再也坐不住了。根据乌海市公安局党委下发的文件精神,在异地办案的民警,春节期间可以休息,不参加值班执勤。但是,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1月26日,他毅然放弃休息,穿上警服,戴上口罩和手套,奔赴疫情一线。

  2月1日,乌海市海勃湾区发现两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防控疫情到了关健时期。根据分局部署,需要成立突击队,在医院进行值守。刑警大队会议室内,正在召开确定去隔离区执勤民警的动员大会。会上,李嘉琦立即站了起来,毫不犹豫地主动请战道: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队长,我来突击。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刑警们纷纷请战,主动要求到隔离区执勤。李嘉琦带领海勃湾公安分局突击队员,在乌海市人民医院进行值守,经过14天的值守,所有确诊新冠肺炎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全部排除。

  2月22日18时许,海勃湾公安分局接到报警:在海勃湾辖区发生一起恶性案件。该案发于疫情防控最关键阶段,嫌疑人使用暴力,手段之残暴令人发指。基于该案发生的时间段与手段,乌海市区两级领导多次批示,要求速破此案。李嘉琦带领侦查员,细致地对现场进行勘查。连续两天在受害人清醒的时候耐心详细的询问案件情况。通过得到线索,与相关部门配合,锁定了嫌疑人并抓捕归案。嫌疑人拒不承认犯罪,李嘉琦又主动承担审讯任务,通过艰难的审讯,嫌疑人对自己酒后实施犯罪的行为供认不讳。

  有人说,警察是用自己的胸膛挡住罪犯枪弹和尖刀的人。犯罪分子面前,李嘉琦嫉恶如仇。

  疫情来临,李嘉琦又冲锋在前,这正是作为一名警察的李嘉琦,为了人民不畏生死的真实写照。

  (杨利军)

  李红:坚守“疫”线 逆行而上

榜样的力量:风雪战疫魔盛放会有时

  李红是乌海市司法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海勃湾区蓝天社区金海城二期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书记。作为一名在职党员,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她主动请缨、勇于担当,将全部精力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用自己的抗“疫”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在春节假期伊始,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她克服困难、身先示范,第一时间主动响应党组织号召,带头参与抗“疫”志愿服务,组织司法行政系统全体党员干部按照上级党组织要求深入社区开展“双报到双报告”工作。她说:“我是党员,也是一名党务工作者,无论什么任务,请尽管安排。”承担着乌海市司法局机关党委疫情防控上传下达工作的她,每天要向上级党组织和单位领导报送疫情防控开展情况等大量工作,怕耽误社区值守任务,她时刻关注蓝天社区党员在职群,她把值守时间选择在了中午或晚上,在完成工作职责之余,积极参与抗“疫”志愿服务,做到了工作、值守两不误。

  疫情防控进入攻坚期,蓝天社区成立了京海城二期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李红临危受命,勇担京海城二期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临时党支部的政治引领作用,带领支部22名党员迅速展开行动。她把精力全部用在了疫情防控当中,却无暇顾及80多岁的父母,只能在电话里互相问候。在她的带动下,党员们都尽职尽责、忠于职守,得到了蓝天社区的表扬和认可。

  李红还利用党组织优势联合社区、居民业委会一起发出“自已看好自已的门”的倡议,努力实现居民自治。

  在妥善做好乌海市司法局机关党委和临时党支部的日常工作之外,李红还坚持每天值守,因为她知道,在值守过程中发现问题是最直接的渠道。每当发现问题,她总是第一时间与社区沟通,商讨解决办法,将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在萌芽状态。当看到社区干部忙碌而疲惫的身体,充满血丝的眼睛时,她又感动又心疼,主动提出安排在职党员值守时间表,替社区干部分忧解难,表现出一名党务工作者高度的担当作为。她还在业主群经常转发预防疫情知识、最新政策等内容,教育引导小区群众科学认识疫情,不信谣、不传谣。

  疫情防控期间,正是像李红这样的普通党员以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夜以继日,任劳任怨,辛勤工作,凝聚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贡献着力量。

  (王耀艇)

  李红梅:直面问题 迎接挑战

榜样的力量:风雪战疫魔盛放会有时

  身为乌海市乌达区新达街道任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员的李红梅,是众多街道基层政法委员之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伊始,她闻令即动,第一时间到岗,为了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她将孩子送到了父母家中,连续40多天加班加点奋战在防控疫情一线。

  街道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异常艰巨复杂,点多面广、任务繁重,如何快速有效落实好各项工作要求,同步完成防控知识宣传、外来人员排查、重点人员管控、社会面治安防控等工作,成为街道社区防控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她立足本职,审时度势,协助主要领导抓重点、破难题,在疫情防控中推进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不断发展完善。

  为了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主导作用,迅速组织卡口值守党员干部成立了16个临时党支部,让党旗在抗击疫情一线高高飘扬,形成了党组织靠前指挥、党员向前站立的良好工作模式。激活14家包联单位、区域化共建单位党组织资源,实现联防联控,拉动在职党员3200余人次、社区党员960余人次,共同加入到街道社区疫情防控中,并形成了强大的合力。对网格化管理再细化再规范,使网格员队伍在抗击疫情工作中起到信息收集、宣传动员、协助管控和服务群众的“多面手”作用,推进群防群控落地落实。

  发挥“五员两长优势”,在辖区4个社区规划设置55个网格,调动社区网格员、“双创”三员、业委会成员、楼栋长、单元长近700余人,引导辖区多个社会组织、1500余名志愿者和热心居民,组建巡查队、志愿服务队,包楼栋、建小组,把防控力量辐射到每栋楼、每户居民。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李红梅还注重挖掘提炼加强社会治理方面的好做法。如,在入户摸底和发放通行证过程中,倡导推行“图册”法;在网格化管理中,推广“一楼一群”楼栋长微信群管理法;在全街道推行“网络+网格”管理模式,使社区网格与单元点位实时联动,形成横向到边、竖向到底的防控格局,推进街道社区疫情防控和社会治理工作落实落细落到位。

  同时,她还承担17个卡口人员配置、信息编报等工作,每天白天奔波在社区和卡口间,晚上还需要在办公室整理资料,经常加班至凌晨。她主动与17个卡口形成横向联系,使卡口的数据信息与街道社区实现互联共享。在具体管控中推行“七步走”工作法,既方便值守人员操作,也向进出人员宣传管控措施,争取群众的认同和配合。在强化外来人员管控方面,紧跟区级指挥部要求,主导拟定了外来人员“4+4”条状管控模式,将重点人员分为ABCD类,分类施策,精准管控,推动社区对重点人群的三方管控机制不断健全完善,指导社区建立重点人员管控“一人一档”,用直观资料为管控程序建档留痕。

  疾风知劲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中,李红梅用坚韧的意志和优良的作风,展示着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基层政法委员的担当和责任。 (铁帅)

  王建军:夜间值守 履职尽责

榜样的力量:风雪战疫魔盛放会有时

  “我回来了,怎么还没睡?不用太担心,我好好防护着呢,早点休息吧!”每晚,王建军的妻子看到值守回来的丈夫,揪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王建军是乌海市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支队支队长,也是一名有着17年党龄的共产党员。疫情爆发以来,他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勇挑重担,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最前线。考虑到夜间值守温度较低且不适合女性,他主动承担夜间值守任务,甘当夜间“守护者”。

  时间回到大年初九,单位工作群里发出“关于号召党员加入先锋队的通知”,他毫不犹豫地发送了三个字“我报名”。放下手机,他对妻子说:“我刚刚报名参加了‘党员先锋队’,疫情这么严重,没有人能置身事外,我是司法警察,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冲在一线”。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他积极响应号召,第一时间到社区报到认领防控任务,主动请缨报名参加“党员先锋队”投身抗疫一线,深入到所在社区和单位包联共建小区努力做好抗疫工作。

  乌海市检察院包联共建的一通厂小区由两个老旧小区合并而成,小区常住居民近800户2000多人。他所值守的海北街道办事处狮城东街北八街坊,是还没有改造的平房区,常住500多户1000多人、外来租住人员300多户600多人。两个小区均无物业且人员流动大,管理防控较难。“请测一下体温、看一下出入证……”一天下来,这些话王建军说了上百次,嗓子哑了也不肯休息。

  初春的夜晚气温很低、风很大,值守的老旧小区扬尘漫天飞扬,但这一点儿也阻挡不了他抗击疫情的决心。严格检查进出小区车辆和人员,仔细排查疫区返乡人员,为居家隔离人员配送生活物资.......这样的工作他从值守第一天一直坚持到现在,中间没有休息过一天,他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一向不善言谈的王建军,在小区值守期间成了“话痨”。疫情期间,有人不了解疫情的严重性,不配合出入登记工作,他就耐心地给对方讲解疫情防控的重要性,直到对方理解、认同并配合登记,最后他总不忘说一句“谢谢配合,请做好自我防护。”

  他并没有因为防疫工作而放慢机关工作的脚步,始终坚定的履行着司法警察的职责和使命,切实做好疫情期间单位的警务保障工作。到各机关单位取送文件、收发机要、配合接待信访人员、升降国旗等等,每天往返单位、值守小区、政府机关大楼数次,值守不落空,工作连轴转。

  在同事的印象中,他是一个为人憨厚、喜欢为别人着想的人,总是把难的、累的活留给自己,以务实的作风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 (王丽娜)

  李侠:心中有爱 眼里有光

榜样的力量:风雪战疫魔盛放会有时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乌海市公安局治安分局民警李侠始终和人民群众紧紧站在一起,他的热情真诚和对疫情防控的高度责任感,在一个5000余人的居民小区上演着感人的春天故事,在寂静压抑的战“疫”之中点燃了群众心灵的期盼。

  小区封闭进入到了第21天,他从社区了解到一些家庭出现了食品供应不足等问题,他立刻联系商户,将10000余斤鸡蛋送进小区,并亲自组织居民做好防护排队购买。

  2月24日,一位白发老人找到了他说:“老伴的药吃完了,水电费也没了”。他立即用车送老人去买药,并续缴了水电费。

  2月28日,一位老人蹒跚地走过小区执勤岗,他从老人的神态、额头、耳部、手腕的血迹看出了问题,便主动询问老人是怎么受的伤,老人没有回答就走了。他主动找到小区物业人员和社区主任了解情况,得到的答案是“被自己的儿子所打伤”。他立即联系另外一名民警一同进行入户调查,发现情况属实。目前,公安机关正在联合街道办事处研究解决此事。

  2月14日,发生了一起居家隔离人员因购物外出的问题,与社区工作人员发生了激烈冲突。李侠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入户劝导,稳定情绪,安抚居民,他一句“以后再有困难就给我打电话”!得到了被隔离人员的理解和认可。

  2月18日以来,一个水果商贩和他捉起了迷藏,在小区内选择管控间隙,摆摊设点售卖水果,造成了大量人员聚集。他了解到,因疫情管控,居住在本小区的这名商贩积压了3000余斤的水果卖不出去,只能在小区内出售。为避免人员聚集和水果霉烂问题,他和商贩研究出了一个“微信售卖,送货上门”的销售方案,并联系物业和社区主任建立了四个共有3000余人的微信群,帮助商贩出售水果。

  乌海市的疫情形势稍微好转,小区刚刚解除封闭,三五成群的老年人就开始在小广场上聚集。

  为了劝说这些老年人回家,他一次又一次的做工作,并用警戒带将小广场进行了封闭,不间断巡视小区角角落落,当群众看到他每次从小广场的椅子上搀扶起聚集的老年人回家时,小区居民也自觉的离开了,人员聚集问题得到了妥善的解决。

  在公安民警、在职党员、自愿者等常态化严控严防疫情的影响下,多名本小区的退休职工也自觉加入到了小区巡逻防控当中,居民防控意识得到了逐步提升。

  同舟共济,党旗飘扬,坚信这场疫情狙击战役很快就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丰卫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