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又见五色饭


清明又见五色饭

清明快到了,广西特有的五色糯米饭又面市了。

五色糯米饭呈黑、灰、黄、紫、白五种颜色,又称乌饭、青精饭或花米饭,不仅色泽鲜艳,晶莹透亮,而且质地柔软,散发出一股特殊的清香,沁人心脾,美味可口,是壮族群众在清明、三月三、四月八、牛王节、端午节等民间传统节日,用来祭祖祭神、赶歌圩、招待客人的传统食品。现清明时节五色饭糯米在城市也十分流行。

五色糯米饭虽然颜色鲜艳,却不添加任何化学制剂,选材取用大自然中的植物药材,在食品安全卫生缺失的今天,这样的环保食品实属可贵。

五色糯米饭的黑染料,取自枫叶及其嫩茎之皮,而且越嫩越黑;黄染料,取自黄饭花(壮语叫“花迈”)的花冠或黄栀子、黄羌等植物的果实、块茎;红染料,取自叶片较圆颜色较浅的红蓝草;紫染料,取自叶片稍长颜色稍深的红蓝草,或用紫番藤;白的就是糯米本色。传统加工方法是将植物放在臼中捣烂,然后浸泡水中,再加热煮沸,叶渣捞出滤净即取得染料液。把糯米浸入其中,等其上色后放入蒸笼中蒸熟便可。有些人喜欢用劈柴刀剁枫叶,然后枫叶连刀一起放进锅里煮,说是颜色更黑。农村一般用锥形生铁锅和柴火灶蒸煮,植物染汁及蒸煮铁锅忌粘油。

清明又见五色饭

五色糯米饭不仅美观美味,而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红兰草”具有生血作用,“黄饭花”或栀子具有清热凉血等作用,而枫叶正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止泄益睡,强筋益气力,久服轻身长年”。壮家还认为枫叶可以“除邪驱鬼”,给人带来吉祥和平安。因此,农历三月三做五色糯米饭的时候,家家户户要在门口插上一枝精心挑选的枫叶,有的还会将制作五色糯米饭的染料渣撒在屋子外围或者墙脚下,以求驱邪保平安。在四月初八,早稻已插完返青,人们用五色糯米饭揉成小团团,粘附在竹枝上,插于祖宗神龛,又从田中取回一蔸生长旺盛的禾苗,以南瓜叶包根,放在碗里,一并祭祀祖宗,祈求祖宗保佑五谷丰登。在一些喜庆日子如新婚、孩子满月、新居落成等,也时兴蒸煮五色糯米饭送左邻右舍,象征幸福生活。

五色糯米饭的起源有多种传说,有考究说五色糯米饭是由乌饭发展而来。乌饭早期是道教修炼时的食品,后随道教一起传入壮族地区。起初壮民也用乌饭祭祈道教尊神,后演变为祭祈祖先、先人的供品,乌饭也逐渐发展为五色糯米饭。

我十分喜欢五色糯米饭,它散发的独特清香沁人心脾,口感滋润爽软,尤其味道带有微甘,吃起来回味无穷。每逢市面有售,我都买回五六斤,或腊味香葱拌炒,或蒸热后拌裹白糖芝麻花生绿豆蓉,哎,好吃极了!

不过,市面上也有假货。因此买时必须抓一点用鼻子闻闻,没有清香的必然是色素染的。

过去母亲在世,每逢清明家里也做五色糯米饭,但是似乎每次母亲都不满意,说不够黑了,不够黄了等等,不过我们都觉得好吃,管它黑不黑、黄不黄的。

如今自己做的人家越来越少了,因此街上卖的越来越贵,前几年每斤4元都嫌贵,今年每斤8元甚至10元都不奇怪。不过,我还是喜欢到安北下(双孖井)市场去,这里汇集很多传统小吃,光五色糯米饭就有10余摊,才6元一斤,比其他地方都便宜(传统的水街糯米饭也贵了),质量绝对顶呱呱。


注:1、本文参考有关资料撰写。转载、复制必须经本人同意并注明出处及作者名称,否则视为抄袭。抄袭者必追究。已与“维权骑士”签协议,提供站外抄袭维权「快速删文」功能。

2、在网络平台,本人的昵称分别为“陈说往事”与“老豆有话”。

3、本人致力于公开出版物没有记载或没有详细介绍的南宁往事与历史的写作与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