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初三的學生,學習遇到瓶頸,該怎麼調整自己?

西北嘮嗑妹


從您的問題中我看到了你的上進和焦慮。出現瓶頸的方面很多,比如學習動力、學習成績、心理素質、思想觀念、身體成長、知識積累、生活體驗等等,不知道具體是什麼?不過您提的瓶頸可能更多指的是學習方面。在成績提升上出現了無論怎麼努力都難以突破到自己一個想要的高度。我覺得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和調整。

1.首先弄清楚自己在成績提升方面的瓶頸在哪裡。是整體每個學科的知識“平衡”,還是在某些少數學科,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偏科。是積累不夠,還是習慣養成?如果是整體那你就要在你的整個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上去找問題。如果是少數學科,那你就要做好“哪裡缺少補哪裡”的周密詳細準備。

2.聚焦過失性丟分。引用一個調查數據分析,造成過失性丟分的原因依次是:審題不仔細、計算錯誤、思維不嚴謹、知識遺忘、未按題目要求做答、書寫不規範、考試緊張、身體原因。而前四個原因都在50%以上,特別是審題不仔細(71.07%)成了學生考試過失性丟分的最大問題,這為學生和老師的平時教學敲了警鐘。而計算錯誤(54.63%)的問題也正好印證了為什麼數學學科的過失性丟分最為嚴重。思維不嚴謹(52.50%)也說明了為什麼數學、物理、化學等邏輯思維要求較高的學科過失性丟分嚴重。從文理科對比來看,理科在審題、計算兩個方面比文科過失性丟分嚴重,而文科在思維、知識遺忘、考試心理、書寫四個方面都比理科嚴重,這也比較符合文理科的特點。所以克服過失性丟分是成績提升的關鍵。你要考慮學習習慣,正所謂“習慣是人的第二生命!”。這些包括你聽課的習慣、反思的習慣、學習整理的習慣、審題的習慣、思考問題的習慣、閱讀的習慣、思維習慣等等。當前,我覺得你可以考慮從整理習慣開始,把錯題好題進行歸類,從審題習慣開始學會對題目進行關鍵字、詞、數據的圈點勾畫,閱讀習慣上要增加閱讀量,學會積累素材、語句並創新。

3.研究中考,把握方向。把近五年的各科中考題放在跟前進行系統研究或者請教老師,因為很多老師和學校、機構都有閱卷分析、出題分析或者是考試大綱。把自己的知識問題和這些中考方向進行對比,看是不是有知識性問題。如果沒有,那就是針對這些題進行同類練習。所以說所謂的“量變到質變”的大量練題實際並不贊同。“量變到質變”是要明確方向的前提下並且主要針對理科較好,文科不是很適用,低質量的重複練習更沒有效果,很多學生都是在低質量題的大量練習中禁錮了思維、浪費了時間、得到的瓶頸。文科重在體驗、閱讀、理解、分析、答辯等方面下功夫。

4.研究考綱,把握趨勢。國家新高考和中考改革的方向的素質綜合化,知識跨學科,問題實時化,讀死書,做死題,重複訓練低水平題型已經不適應考試改革和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要多讀有益的書,走進社會,洞察實事,體驗生活,凡事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文科“背多分”已經成為過去,理科死練題已經不能重來,現在連物理都有科普文章的閱讀理解題。也許,你所說的瓶頸根源還在這裡。

5.練題綜合化,注重思維鍛鍊。我們很多學生做題一節課的知識懂了,但是一遇檢測就拿題束手無策,主要就是平時知識碎片化,知識的整合和系統性出了問題。這也是瓶頸產生的重要原因。要針對性選擇綜合性強,能起到思維鍛鍊的題目。這些題目涉及知識體系、跨章節、跨年級、跨學科,它們的訓練有助於檢驗你知識掌握是否成體系,提升你知識的整合能力以及用綜合知識解決問題的系統性。同時,這些題目可以幫助你提升思維的廣度、深度,是串聯起你碎片知識的一條“線”。

不管怎樣,學習的提升,瓶頸的突破,需要我們綜合考慮多因素,並結合實際找到最近點,最佳彌補措施。

我覺得什麼這個提問很有代表性!不知道我的回答是否令你滿意,歡迎大家都積極討論、建言,分享教育心得!謝謝!








教育情哥


加油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ff6000297f10dd0615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