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各地復工復崗時間(每日另行發佈更新)

北京市:近日按照國務院及北京市關於加強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的部署要求,全面有序推進在京企業復工復產。依據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公佈的區域風險級別信息,對企業員工進行風險分級管理,鼓勵低風險地區人員儘快返崗復工。提前瞭解掌握企業員工在京、離(返)京、出(入)境等情況,對符合要求的員工,合理組織分批次返崗。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可採取錯峰上下班等彈性工作制,對返崗員工能集中運送的,鼓勵採取專車或包車等方式運送並做好防護。

上海市:發佈《上海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專項應急預案》自3月24日零時起,將本市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由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響應。近日,上海市"復工復產復市疫情防護綜合保險"發佈會在太保財險上海分公司舉行。太保產險上海分公司與上海市建築施工行業協會、上海市家庭服務業行業協會、上海美容美髮行業協會、上海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分別簽署"復工復產復市疫情防護綜合保險"投保協議,這也標誌著國內首款專門針對靈活就業行業復工復產人員的保險產品在滬推出。

河北省:近日印發《關於應對疫情影響扶持個體工商戶恢復經營持續發展的若干措施》中指出:幫助個體工商戶儘快有序復工復產。對於實體批發零售類、餐飲類、居民服務類、交通運輸類等涉及群眾基本生活保障行業的個體工商戶,要結合本地疫情防控實際,有序解除復工復產禁止性規定。符合各地復工復產規定的個體工商戶,無需批准即可依法依規開展經營活動。對餐飲類個體工商戶,可採取開放窗口經營、即買即走、網絡經營等靈活經營形式,從食品安全管理完善、疫情防控措施到位的品牌餐飲經營者開始逐步開放營業。各地要採取措施,落實國家靈活就業政策,促進快遞等行業儘快復工復產,穩定快遞末端網點,保障物流暢通。協調幫助復工復產的個體工商戶解決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用品需求困難。

黑龍江省:自3月25日18時起黑龍江省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由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二級響應調整為三級響應,併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疫情期間外地來我省人員管理的通知》中指出:加強外來人員管理"綠碼"人員可出行和復工。(一)來自疫情特別嚴重的湖北省和其他高風險地區的人員需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來自疫情中風險地區的人員需居家隔離醫學觀察14天,來自疫情低風險地區的人員不需要隔離醫學觀察;(二)外省進入我省人員須通過微信等網絡平臺主動申領"龍江健康碼",獲得出行、復工等資格。來自湖北省和其他高風險地區的為紅碼,來自疫情中風險地區的為黃碼,來自疫情低風險地區的為綠碼。獲得綠碼的人員體溫檢測正常可出行和復工。

安徽省:3月24日夜,安徽省教育廳發佈發佈系列通知,表示委託安徽醫科大學分類研製了《安徽省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系列標準與指引》中指出:低風險人群可正常復工復學。根據新冠肺炎感染情況,將其分為三類風險人群。(一)高風險人群的學生和教職員工,暫不返校。(二)中風險人群學生和教職員工暫緩返校,到醫療機構進行排除診斷,且治癒後方可返校。(三)低風險人群正常復學復工。

合肥市:為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需求,結合當前合肥市疫情防控形勢,經研究決定,進一步推進服務業復工復業,現通告如下:影劇院、歌舞廳、網吧、酒吧、KTV、遊戲廳、茶樓、棋牌室等娛樂場所,保健推拿、美容美髮美體、洗浴足浴、室內游泳館等各類休閒健身場所即日起恢復經營。線下培訓機構暫緩開放。旅行社和在線旅遊企業即日起恢復省內經營活動,跨省和出入境的團隊旅遊業務及"機票+酒店"旅遊業務暫緩開。

四川省:3月25日政府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第十九場)。發佈會透露,自3月25日零時起,四川省將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由二級響應調整為三級響應。應急響應"降級"後,四川省防控工作重點調整為防止境外疫情輸入,尤其是加強入境口岸和從疫情高發國家(地區)入境後轉乘國內交通工具來(返)川人員的疫情防控工作,嚴防輸入;按照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要求,居民出行正常化,公共交通正常化,機場、鐵路、公路運行正常化,企業生產正常化;餐飲、住宿、洗染、美髮、娛樂、醫療康養、家政等服務業企業全面復工營業,旅遊景區、影劇院、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體育場館等公共服務場所全面恢復;進一步加快推動農產品批發市場、商業零售、藥品流通、電商平臺等,與人民群眾基本生活需要密切相關的生活性服務業企業和商貿流通等服務業集聚區復工營業,加快推動現代物流、金融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全面恢復。目前,全省已有341個重點文旅項目順利復工復產,餐飲企業復工率達86.5%。

重慶市:3月24日召開的重慶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獲悉,從3月24日24時起,我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調整為三級。凡外省來渝返渝人員,持有渝康碼(健康碼)或健康證明的,不再進行隔離。對境外和國內其他地區來渝返渝人員,實行分類管理。對疫情嚴重國家和地區入境來渝返渝人員,以及近14天內有疫情嚴重國家和地區旅居史的人員,一律實行集中醫學觀察14天;對非疫情嚴重國家和地區入境來渝返渝人員,一律實行居家或集中醫學觀察14天。

內蒙古自治區:依據《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調整旗縣(市、區)疫情防控風險等級的公告》(內政字〔2020〕14號),全區103個旗縣(市、區)疫情風險等級全部調整為低風險。為適應低風險等級要求規定如下:在嚴格落實"外防輸入"措施,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開放所有地區、所有行業(教育、培訓等行業按規定執行),滿足疫情防控要求的所有市場主體可自行恢復營業,各地區、各行業主管部門不得再設置復工復產前置約束條件,已經設置的應予以取消。放寬務工人員限制。全面推行使用"內蒙古自治區居民電子健康卡(碼)",持有綠色"健康碼"人員體溫檢測正常後可直接上崗,湖北省除外。

遼寧省:目前遼寧省將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調整為三級應急響應,同時印發《關於支持住宿餐飲行業恢復正常營業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全省住宿餐飲經營單位可全面恢復正常營業,不設置復工復產前置約束條件。

吉林省:目前已將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調整為三級應急響應。根據吉林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佈的《關於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通知》部署,全市各影城(院)正在逐步開業,全面復工復產。

甘肅省:近日下發《關於全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健康碼"跨地區互信互認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依託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建立我省與其他省(區、市)"健康碼"互認機制,實現全國範圍內"健康碼"跨地區互信互認。申領人可通過健康甘肅手機APP,甘肅省衛生健康委微信公眾號、"健康新甘肅"微信小程序和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微信小程序共享的城市健康碼,按提示如實填報個人信息進行申領甘肅健康碼,也可通過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微信小程序申領"防疫健康信息碼",申領成功後,申領人手機界面將自動顯示健康出行碼,24小時內有效,即用即申領,24小時前申領或截圖無效,可多次申領。持有甘肅省健康碼或國家防疫信息碼的省內各地區流動人員,核驗其"健康碼"或"國家防疫信息碼",同時檢測體溫,合格時予以放行。持有甘肅省健康碼、外省(市、區)健康碼或國家防疫信息碼的省外來甘返甘人員,核驗其"健康碼"或"國家防疫信息碼",同時檢測體溫,合格時予以放行。

山西省:近日山西8部門聯合下發《關於應對疫情影響支持個體工商戶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支持個體工商戶儘快有序復工復產、穩定擴大就業、持續健康發展。各級政府不得為個體工商戶復工復產設定前提條件,不得為其開展正常經營活動增設附加條件。個體工商戶要切實履行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在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恢復營業。對復工復產人員將山西"健康通行碼"(綠碼)作為重要身份識別依據,為復工復產人員有序流動提供重要保障。

太原市:近日根據太原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辦發佈《進一步加強外地返(抵)並人員管理工作通知》要求如下:(一)各學校和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承擔本單位疫情防控的法人主體責任,對本單位赴湖北、平遙以及其他高風險區探親或出差人員要及時通知到位,疫情期間一律不得返並;對其他外地返(抵)並人員要進行健康狀況摸底調查登記,在向當地社區、村委會報告的同時,督促其向居住地所在社區、村委會報告,進行健康監測或居家醫學觀察14天。(二)湖北、平遙以及其他高風險區擬返(抵)並人員,非經太原市相關縣(市、區)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同意,一律不得返(抵)並。非經批准擅自返(抵)並的將追究其所在單位及相關單位責任,並由居住地或卡口所在地縣(市、區)對其實施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三)對其它地區返(抵)並人員要進行信息登記,按照《太原市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分區分級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實施方案》有關規定,確定為中風險區的,由社區、村及基層醫療機構對其實施居家醫學觀察14天,觀察期滿無異常情況,可正常出行、上班。

江西省:近日發佈《江西省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工作指引》中指出:全面推廣"贛通碼"健康信息管理。各地要迅速推進"贛通碼"登記工作,互認健康證明,確保在3月25日前實現全省、全國範圍內"一碼通行",低風險地區人員憑健康碼有序流動。要積極引導城鄉居民在各類公共場所主動出示"贛通碼",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對來自包括湖北在內的低風險地區人員,只要持有健康碼的綠碼,各地不得再設置障礙,不對人員採取集中隔離和居家隔離措施。

海南省:近日發佈加強復工復產精準管理的通知。要求復工復產企事業單位領導負主責,建立防控機制,嚴格按照海南省疫情防控要求和技術指南落實相關措施。並且指出要嚴防輸出。各市縣應切實發揮健康一碼通管理作用,踐行"健康出行,一碼當先"。同時還應確保黃碼和紅碼人員不流入其他省市。

新疆自治區:近日發佈通告,進一步加強境外來疆返疆人員疫情防控有關工作。要從3月19日零時起,境外來疆返疆的中國公民或外國公民,通過境外直接進入或從國內其他城市中轉進入新疆,必須第一時間主動向車站、機場等檢疫人員和社區工作人員如實報告相關信息,並積極配合有關單位做好核酸檢測、集中隔離14天等疫情防控措施,相關費用由個人承擔。新疆全區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得知有親屬、朋友及相關人員即將由境外來疆返疆的信息後,務必第一時間向本人所在單位報告情況,單位要第一時間將信息報告給當地疫情防控部門。對隱瞞接觸史、旅居史、謊報病情或拒不執行疫情防控措施,引發新冠肺炎疫情傳播或造成傳播危險的境外來疆返疆人員,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蘇州市:3月19日發佈《蘇州市關於加快全市各行業復工復產復業的通告(蘇州市疫情防控第14號通告)》稱:(一)商貿服務可不備案直接全面復工營業;(二)餐飲行業自主復業;(三)文化旅遊娛樂行業分類復業。文藝院團等文藝創作生產單位、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傳輸機構、景區、博物館、圖書館、公共文化中心、美術館,可不備案復工復業。劇場、書場、電影院、棋牌室需經主管部門備案後復工復業。跨省(市、區)和出入境團隊旅遊業務以及"機票+酒店"旅遊業務、線下教育培訓場所、幼托機構,等待上級有關部門通知後再復工復業;(四)體育場館按規復業。面向公眾開放的室內外體育場館、游泳池、健身房等各類體育場所(學校體育場館除外),在嚴格落實好防控措施、做好場館消毒和人流管控的前提下,可復工復業。

廣東省:近日發佈《通知》中明確,將分類有序推動市場主體加快復工復產復市。低風險地區推動市場主體全面復工復產復市;中風險地區推動市場主體基本復工復產復市,滿足人民群眾日常生產生活需要。其中,實體批發零售類、餐飲類、居民服務類、交通運輸類等涉及群眾基本生活保障行業的市場主體,以及研發知識產權服務業等,推動全面復工復產復市;涉及人員聚集的文化娛樂、教育培訓等行業,在採取有效措施減少人員聚集和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推動儘快復工復產復市。符合各地復工復產復市規定的個體工商戶,無需批准即可依法依規開展經營活動。

深圳市:深圳市全市已降為低風險地區,此前唯一的中風險地區福田區也被降為低風險地區。官方明確規定:不得擅自擴大隔離人員範圍,加大境外輸入風險防控力度;分區分級措施是對湖北省、北京市以外的地方依據疫情嚴重程度,以縣級為單位劃分為低風險地區、中風險地區和高風險地區三類。低風險地區實施外防輸入的策略,全面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取消道路通行限制,幫助企業解決用工、原材料、資金設備等方面的困擾和問題,不得對企業復工復產設置條件,不得以審批、備案等形式為藉口,拖延企業復工復產的時間。

浙江省:2020年3月23日上午7:00起,有序恢復高架、快速路工作日(星期一至星期五)高峰時段機動車"錯峰限行"交通管理措施。健康碼實施"綠碼、紅碼、黃碼"三色動態管理,並與釘釘企業復工申請平臺打通:顯示綠碼者,亮碼通行;顯示紅碼者和黃碼者,需要自我隔離並健康打卡,滿足條件後將轉為綠碼。大量返崗復工人員在支付寶內申領健康碼,憑碼通行。據浙江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的消息反饋:目前浙江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成效明顯,"五色圖"變成了"單色圖",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等級按規定已由一級調整為二級。雖然等級降低,各地仍要做好重點地區進入浙江省復工復產人員的排查;按照"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分類指導"策略,發揮僑團商會和僑胞家屬的關鍵作用,建立完善聯繫人清單、回國提前告知、受控返鄉、重點人員隔離、密接快速倒查等有效機制,把好返鄉摸排關、入境管控關、通道管控關、社區管控關和隔離管控關,全力抗住第三次衝擊波,切實打好疫情防控戰的下半場。目前將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調整為三級應急響應。

杭州市:近日發佈關於《杭州市校外培訓機構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有序推進復工復課工作方案》中明確規定:繼續實施"封閉式"管理。除本機構的員工和學員以外,其他無關人員一律不得進入校外培訓機構內。對進入機構的員工和學員進行體溫檢測,並做好登記。未取得健康碼"綠碼"的員工和不符合條件的學員,應予以勸返。相關人員須佩戴口罩,並嚴格測量體溫。快遞、外賣實行無接觸配送,一律不得進入機構內。疫情防控期間,對外地來杭學習考察的團組,應婉言拒絕或請其推遲來杭。

天津市:自3月18日零時起,返津不一定要隔離,低風險地區全國互認健康碼,除發熱等可疑症狀者按規定程序處置外,從任何途徑入境來津的所有人員原則上均應轉送至集中觀察點進行14天的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期間,隔離人員費用自理。對於不服從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以及虛報信息,隱瞞病情,造成疫情傳播的人員將依法依規追究責任,並納入信用體系。

河南省:3月24日下發通知:對復工復產安全提出最新要求。通知指出,企業在復產復工前要實行安全承諾,按照"全鏈條、全員、全過程安全管理"要求,切實做到"六必須、六確保"。通知中對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建築施工、交通運輸等重點行業復工復產安全提出明確要求:做到安全技術管理人員配備齊全,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杜絕超能力、超強度組織生產和違法違規建設。交通運輸企業:落實好交通運輸車輛管理措施,嚴禁800公里以上班線客運經營,嚴禁超員超速超載、酒後駕駛、無證駕駛、疲勞駕駛、車輛"帶病"運行等違規違法行為,落實"三不進站、六不出站"、"車輛例檢"、"三品"檢查、實名制售票查驗等安全制度。通知強調,各地要堅決杜絕復工復產過程中的違法違規行為,嚴禁無證照、無資質、長期停產、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等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藉機復工、"搭車"復產。要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對達到復工復產條件和正常生產的企業精準服務、精準施策、精準監管,指導督促企業做好防控安全風險、排查治理隱患。要分級分類開展精準執法,對高危行業企業復工復產要履行相關程序,對無證無照、證照不全等企業的非法違法行為要堅決查處。目前將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調整為二級。

鄭州市:發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通告(第23號)要求如下:(一)境外入鄭人員實施集中隔離。自2020年3月20日起,對境外入鄭居住人員,實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措施,費用自理。70週歲以上老人、未成年人、孕產婦和患有嚴重基礎性疾病等特殊情況的入境人員,可申請居家隔離,經屬地縣(市、區)嚴格評估後,由村(居)落實14天居家隔離措施;(二)穩妥有序解除相關管控措施。管住重點人、放開健康人。市民通過掃二維碼或亮"河南健康碼"顯示綠色者,可進入市域任何村(居)、乘坐市內公共交通工具。強化掃碼紅色人員管理,居家隔離管控精準到戶到人。市民就醫、乘坐長途客運班車,繼續落實掃二維碼、測體溫措施;(三)加快全面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撤除全市38個高速公路、國省幹道交通防疫服務站,市內地鐵、公交、出租車(含網約車)及省內長途客車恢復正常運營。有序開放餐飲企業堂食服務。除電影院、KTV、酒吧、網吧、洗浴中心、棋牌室、遊戲廳、校外培訓機構外的所有行業恢復正常經營。

廣西壯族自治區:近日廣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發佈"四早"(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實施方案的通知中要求,對有發熱、咳嗽等症狀的人員,按要求及時處置。對來自湖北等疫情嚴重地區的區外人員及區內中風險地區無健康碼或健康證明(經核實)的人員,實行集中或居家隔離醫學觀察14天。目前將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調整為三級應急響應。

青海省:1.外省來青務工人員,由戶籍地、居住地、所在企業、用人單位等任何一方提供證明:到青之前14天無病史、與病患人員無接觸史、無湖北旅居史、經檢測無症狀的,不再進行隔離,由用工單位自行進行符合要求的健康管理,企業所在地疫情防控處置工作指揮部負責監管到位;2.省內返崗務工人員,用工單位實行符合規定的崗位健康管理,由企業所在地疫情防控處置工作指揮部負責監管到位。戶籍在外地,有證明上崗前14天在青海且沒有外省活動史、沒有與新冠肺炎患者接觸史的視同省內返崗務工人員。目前為四級應急響應省區市。

湖北省:3月18日16時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湖北全省以縣域為單位,實施分區分級差異化的防控,不是一刀切。根據最新評估的情況,目前湖北省除武漢以外,其他縣市疫情風險等級均為中低風險區,只有武漢市屬於高風險區。復工復產的企業將劃分為四類有序推進。第一類:跟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企業以及春節以來一直沒有停工的企業。第二類:主要指金融保險、港口和貨運站場,重點產業鏈配套企業,這些企業涉及到物流、資金、產業鏈等重要環節,是復工復產必須的配套企業。第三類:主要是用工和產業鏈配套,以本地為主的工業、農業、產業化企業,以室外作業為主的建築業企業,法律、會計、軟件信息服務等相關服務業企業。第四類:主要是除限制清單以外的其他市場主體,限制清單的對象也就是一個負面清單,主要是影劇院、棋牌室、遊戲廳、書店、網吧、舞廳、酒吧、美容店、健身房、培訓機構、堂食類餐飲等,這些場合主要因為人員聚集度高,場所相對封閉,容易造成聚集類感染,這是屬於負面清單或限制類。限制清單內的市場主體原則上疫情解除前不得復工復產。中風險地區,第一二三類企業可繼續生產和復工復產;低風險地區,四類企業可繼續生產和復工復產;中低風險地區復工復產要分階段有序實施。

武漢市:企業涉及保障疫情防控必需、公共事業運行必需、群眾生活必需、農業生產必需以及其他涉及重要國計民生的企業可以復工復產;對全國、全球產業鏈配套有重大影響的企業,在防控措施到位、防控責任落實的前提下,按程序批准後可以復工復產;春節以來未停工停業的企業可以繼續生產;其他企業先按不早於3月20日24時前復工復產。規定自3月17日起,所有境外來漢人員統一接送至集中隔離點;集中隔離觀察期間,隔離人員費用自理。目前武漢的集中醫學觀察以區為單位開展,每個區具體隔離點位、收費標準等尚未對外明確。

湖南省:依據《全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通知》要求:為做好復工復產期間的疫情防控工作,各企業要加強檢疫查驗和健康防護,及時報告相關信息。對來自或去過疫情重點地區的人員,一律嚴格落實醫學觀察、隔離等措施,做到全覆蓋。目前將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調整為二級。

福建省:印發《關於做好農民工返崗復工"點對點"服務保障工作的通知》,對在福建就業的農民工,組織開展用工集中地區和集中企業"點對點"一站式直達企業的專門包車(專列、飛機)運輸服務,保障成規模、成批次外出的農民工從家門口直達廠門口的安全有序返崗復工。通知明確,人社部門要及時對接有關企業組織接收人員入廠。企業要為返崗復工農民工建立個人健康檔案,確保達到防疫要求、體溫測量正常後方可上崗;對於行前14天內和在途沒有相關症狀的,儘快復工上崗;對於出現發熱、乏力、咳嗽等不適症狀的,應立即進行隔離觀察,及時送診排查。目前將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調整為三級應急響應。

雲南省:1.對湖北省內已實施交通管控州市的擬入滇人員,一律勸返;2.對湖北省內未實施交通管控州市的擬入滇人員,在滇有工作單位或有固定居所的,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在滇無工作單位或無固定居所的一律勸返;3.來自其他疫情高風險地區的擬入滇人員,須填寫《個人健康申報表》,集中或居家隔離觀察14天。居家隔離的要自覺接受社區管理;4.來自非疫情高風險地區的擬入滇人員,須填寫《個人健康申報表》。在3月17日發佈的通告中提出,將對所有14天內有境外旅居史、目的地為雲南的入境入滇人員集中隔離觀察14天,集中隔離期間食宿費用自理。同時,將在集中隔離點配備專業醫務人員和工作人員,提供溫馨服務。對境外輸入病例(包括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的所有醫療費用支付進行了明確規定,分為三種情況:第一,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人員,醫療費用按醫保有關規定辦理。第二,未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醫療費用由患者個人負擔。確實有困難的,經認定符合相關條件的可按照法律法規給予醫療救助。第三,參加商業健康保險的人員由商業保險公司按合同支付。目前將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調整為三級應急響應。

貴州省:近日,貴州省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社會防控組發佈通知,根據《貴州省健康碼推廣使用暫行辦法》的要求,進入貴州省內人員需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主動申領"貴州健康碼"。"紫色碼""紅色碼""橙色碼"人員按照屬地有關部門要求依法服從管理。"黃色碼""綠色碼"人員經測量體溫正常可進出社區(小區)、村寨和公共場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其中"黃色碼"人員可在小程序內進行來源地、每日健康狀況申報,配合現場工作人員進行登記,14天內無症狀將自動轉為"綠色碼"。將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調整為三級應急響應。

陝西省:對省內轉移就業的持綠色健康碼的全省通行,按照分區分級、科學精準防控的要求,低風險人員體溫檢測正常可直接復工。對省外用工單位來陝或省內用工單位跨市縣接回務工人員的,輸出地縣區人社部門牽頭協調相關部門在健康互認、優化運輸路線、疫情防護和生活便利等方面給予保障。輸入地人社部門牽頭協調當地疫情防控指揮機構,妥善解決返崗農民工入廠入小區難、住宿就餐不便等問題。目前將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調整為三級應急響應。

西藏自治區:近日發佈《西藏自治區關於做好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復工復產的通知》中要求,根據疫情防控具體情況,積極推進企業和建設項目復工復產。對近14日居住在湖北省的人員請勿進藏,近14日內本人所在村(居)小區有確診病例的請勿進藏,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發熱症狀患者、與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四類人員不要進藏。對外來複工人員進藏前,務必在居住地所在鄉鎮(街道)或村居(社區)開具健康證明,證明非以上區域居住人員、非四類重點人員,因此健康證明作為進藏必要條件之一。目前將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調整為二級。

江蘇省:3月20日,江蘇省委常委會暨省委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釋放明確信號,復工!復產!復課!商業體開業!景區開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