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頭條會是下一個風口嗎?

飛哥在擺攤


我覺得微頭條會是一個風口。

所有的風口其實只有一個標準,那就是要有風,互聯網上的風是什麼呢?是流量,流量,還是流量!現在,頭條的流量大部分都鋪在了微頭條上,推薦量遠遠高於圖文和問答。 有了流量,就有了讀者的關注,有了關注就有了接下來的可能,這個可能成為了風口。

如今,只要粉絲破萬就可以開通流量收益。 雖然我離這個目標還很遠,雖然頭條裡的粉絲黏度不大。但是這裡有一個關鍵就是,個人自媒體的核心是分享自己的特有的東西,然後利用頭條的推薦和篩選機制給你找同類,有了同類就有了可能。

不只是對個人而言,還是像今日頭條,以前的微博而言,在互聯網上找到更加好的盈利途徑都是畢生需要去努力的事情。如今可能更多的依靠流量的廣告費,然而隨著時代和技術的發展,有可能會出現我們當下不可能想象的變現路徑,而這有可能就是我們的機會所在。

其實,退一萬步說,哪怕微頭條最終沒有找到更加合適的變現路徑。個人自媒體在這個時代浪潮中努力搏擊也是一個必經之路,更何況還有今日頭條的流量加持,那會更加的酣暢淋漓。

我想任何時候,只要自身足夠優化,哪裡有風哪裡就是風口


Enron醫藥


微頭條現在拿來吸粉,確實效率比其他渠道都強多了,也算是一個小風口。

以上週隨時分享的一篇文章,假如發佈到頭條的問答、文章領域,或者是其他平臺,能有個幾百閱讀量就不錯了。

而微頭條給我的閱讀量585萬的戰績,不到24小時火遍全網,後來幾天又寫了幾篇將近百萬的爆文。

本來頭條沒幾個精準粉,僅僅是這幾天微頭條給我帶來的粉絲,日增長最高近2000個。

話不多說,看鏈接:


上圖:


頭條的成交能力,已經不需要再吸引到微信上面了,它的後端變現模式有:頭條小店賣產品、付費圈子做社群、專欄賣精品課程。

頭條已經從吸粉到變現,完美實現了閉環,而且比微信還強大,微信只能私域流量能看到,頭條不僅私域流量能看到,還會給到你大量的公域流量扶持。

這意味著,即使你只有1000粉絲,也能產生幾百萬閱讀量的可能,假如在閱讀下面放上相關產品鏈接,按照千分之一的轉化率,也有幾千訂單。

假如一個訂單99元,還是虛擬付費圈子或課程,那麼帶來的收入是幾十萬。

以頭條上的“陳雨墨”為例,他在頭條粉不足一萬的時候,開通付費圈子,半個月就掙了上百萬,成本幾乎為零。


做自媒體的朋友,今年建議重點進攻頭條,並且重點將微頭條作為主要的發文平臺。


詹偉平財經


微頭條對很多入駐頭條系的自媒體作者來說的確是一個新的風口,這些年來堅持跟著頭條系走的作者應該說都能收穫頗豐,比如最早的頭條號,後續的悟空問答,以及抖音、西瓜視頻等,現在終於輪到了微頭條。

1、微頭條已開通收益利好內容作者

早前幾月坊間就在流傳微頭條將開通收益,這月終於得到了證實,2月17日頭條放出了公告稱凡是滿了1萬粉絲的用戶發微頭條都能有收益,這一舉動將全面激發平臺作者們的內容創作熱情。

本身頭條系的內容已經很豐富,如今開通收益之後更能提升這塊內容的質量,而內容又能吸引更多用戶閱讀,最終產生的流量能讓頭條變現,實現一個較為完美的閉環,於創作者、平臺以及用戶都有益。

2、頭條系將有大量流量扶持

從之前的過往經歷來看,凡是頭條系某階段重推的內容一定會有大量的流量扶持,當年的頭條號、悟空號,以及西瓜視頻均如此。那麼隨著頭條為微頭條開通收益,那麼這個階段的流量導入將會比之前更多。

而這不僅僅是猜測,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很多發微頭條的朋友,不妨看看自己的微頭條流量,過10萬根本都不是問題,我一朋友很少發微頭條,但近階段發文後閱讀量直接上幾十萬。

3、微頭條的重任是取代微博

微頭條早前階段走的路線其實類似微博,也拉來了大量名人入駐,而隨著時間的發展微頭條的側重點變成了內容創作者,這次開通收益更是如此。同時,微頭條現有的功能已經很完整,該有的都有了,不僅能全面滿足用戶的需求,同時也能滿足一些商業機構營銷上的需求。

這種方式之下,微頭條的大趨勢就是全面取代微博,因為它的內容更為豐富,專業度相對也更高,用戶體驗也更好,未來完全可以取代微博。

反觀如今的微博可以說日薄西山,用戶增長早已停滯,整個微博成為了飯圈和娛樂天地。最要命的是微博背後的新浪平臺根本無法給予微博更多的支撐,因此單靠微博自身的體量已經完全無法和頭條抗衡。

Lscssh科技官觀點:

就我的觀點來說,微頭條現如今就是一個新的風口,廣大頭條系的內容創作者們應該抓住這個機會乘勢發展一下自己,不管是從收入角度,還是粉絲營銷都大有可為,未來必定能給你帶來很大的回報。不多說了,我得經營自己的微頭條去了,哈哈!



Lscssh科技官


現在已經成為風口了,而且是頭條用來狙擊微博的專屬戰隊!

抖音已經把微博打得一陣懵了,不但大量用戶吸引到了抖音,而且大明星們也搶著入駐抖音拍視頻了。

以前,還有不少的主播會在抖音首頁留個微博號,強調大家去關注,但現在很少有人留了。

那是是因為抖音還沒確立起在自媒體的權威,雖然很火,但不少人還是覺得微博更可靠。

到如今,大明星大媒體,都入駐抖音了,很多網紅也是從抖音火起來的,抖音真真確立了江湖地位,用戶的歸屬感認同感也更強了。

這已經對微博造成很大的壓力,在小視頻這塊,抖音完全是老大了。

但在短圖文這一塊,微博依然稱霸一方,抖音之前也有嘗試搞短圖文,但搞不起。

短圖文很重要,尤其在新聞熱點、突發事件這一塊,你看,很多事件都是從微博傳快來的。

因為新聞資訊類的,短圖文更容易表達和傳播,再加上微博本身就是靠這個發家的,想要撼動微博的短圖文霸主地位,一時半會還真的難。

微頭條一直在放招,出來了很多扶持微頭條火爆的策劃,這裡就不一一細說了。反正到今天,大家刷得最多的就是微頭條,最熱鬧的也是微頭條,很多名人明星也入駐了微頭條並且很活躍,所以效果還是很好的。

最近微頭條又出了新政策,微頭條也有分成收益了,不過要一萬粉以上,這個條件限制是確保內容質量,只有輸出更優質的內容,才會吸引更多用戶。

那麼要確保好內容,就得有好的激勵政策,所以對自媒體創業者來說,微頭條的確是個很大的風口,以後這一兩年,有不少人就專注做微頭條,都能整個百萬年收入出來。

真的毫不誇張,這在微博很早之前都已經有了的,更別說現在頭條把作者變現做得這麼好,並且與作者關係也更好,不像微博那樣摳門。

所以,微頭條這一塊,大家務必重視,建議去研究一下微博的發展史,以及微博一些大v的賺錢套路。更要時刻關注微頭條官方的動作。

做好這些功課,普通人,只要機靈一點,在微頭條一年賺個百把萬,別說百把萬吧!實現月入過萬,是毫不誇張的。

除了短圖文,小視頻以及直播這一塊也要重視,以後詳細聊聊,這裡先推薦一款穩定器,必備設備你得準備好,有了穩定器,隨手拍都是大片,點擊下方鏈接購買吧。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46837453200864334"} --}

九六郎


恐怕現在說微頭條是風口的話還為時尚早,從微頭條的出發點來看這玩意應該對標的就是微博,但是從收益上來說,目前來看很難說能夠稱得上類似風口的擔當,因為這不符合以往頭條在推出風口時的風口。

在今日頭條發展的過程中,稱得上風口的第一次是2016年時期的頭條文章,那時候門檻低,基本上大家註冊賬號能夠連續輸出內容,收入都不會低,那真的是一個站在風口豬都能飛起來的時代,也是很多自媒體人的掘金時代。

只要當時進入,就是矇眼狂奔,都容易被錢砸著,當時的今日頭條實在捨得花錢,不管是龍是蟲,只要在今日頭條註冊賬號,給捧了場,出場費都不低,一句話,頭條當時一點不摳門。

再說到下一個風口就是問答,悟空問答剛出來的時候,那也是自媒體的風口,今日頭條在給錢方面毫不含糊,單篇文章流量百萬甚至千萬也不在話下了,自然單篇收入那也是相當的高,一些豆腐塊問答堅持做一年,收入都得在十幾萬以上。

再往下就是短視頻,當年頭條號著力強調的一個搞三農的的人弄了個短視頻賬號,一年流量收入就到了五十萬,而且僅僅是靠流量收入,這也讓人們看到了短視頻造富的前景,很多人分分入坑。

接著就是頭條專欄,這個不說別的,就歷史三日談平臺開的幾個專欄,售賣量在整個平臺那都是數一數二的,當然收入也不低,還有一些名家名作,直接搬運過來,更新到專欄殼子裡,一年可能就是上百萬的收入了。

接下來的風口是什麼呢?

帶貨,不管你是頭條軟文帶貨還是微頭條帶貨,去年下半年的風口就是帶貨,在歷史領域出現了一個以圖文為媒介,在整個頭條平臺都堪稱大牛的帶貨賬號,當然還有一些直播帶貨做的也不錯,直到現在帶貨都是提高收入的不二法門。


至於說剛剛開通收益的微頭條是不是下一個自媒體風口,通過上面的總結,咱們來看一看所謂的風口特徵,最少也可以總結出三個:1、很低的進入門檻,2、很高的流量支持,3、很高的平臺收入。

這三點微頭條一點不佔,談啥風口啊!


歷史三日談


非著名程序員:換個角度看世界,另闢蹊徑,提供新思路,優質的回答。

這個時機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正好,為什麼?因為微頭條的收益權限已經公測了,只要粉絲超過 1 萬的自媒體賬號都有發微頭條獲取收益的權限了。說白了,就是發個短內容,發點文字還能掙錢。


是不是聽上去挺好的?但是,其實我感覺微頭條並不會是風口,即使頭條號給你錢,我也不認為是風口。我為什麼會這麼認為呢?


因為微頭條的內容,非常短,而大家都喜歡吃這種短內容,因為花費的時間短,不用思考,恰恰就是這樣,所以,我認為短內容的傳播只會是一些熱點評論,價值並不大,大家還是喜歡在段內容中去消費八卦,社會熱點。


其實也有好處,微頭條的短內容,靠頭條的推薦機制,確實很容易火起來,可能幾分鐘就能獲得幾十萬的閱讀,但是,頭條的這種推薦可能讓你快速漲粉,獲得流量。


前面我講到了,微頭條確實有收益,發內容給你錢,但是就目前來看,我感覺微頭條給的錢相比於流量少了點,據觀察,10 萬的微頭條閱讀量也就在幾塊錢左右,你就按 1 萬閱讀量 1塊錢計算的話, 10 萬最多也就 10 塊錢,而閱讀量真的是靠推薦。所以,對於微頭條收益這塊大家還是別報太大希望。現在悟空問答的收益>圖文>微頭條。


我個人認為:微頭條不算是風口,它只不過是一種自媒體的展示形式而已。頭條系產品的閱讀量跟粉絲關聯性不大,全靠推薦,這是讓你有點懵逼的。自媒體大 V 並沒有和粉絲產生強關聯的屬性,閱讀量多少全靠推薦。


非著名程序員


三年自媒體研究者、「自媒體研究院」圈主、科技領域創作者,為您解答。

微頭條是字節跳動打造的一款ugc產品,即用戶創造內容,主要以簡潔、清爽提供信息流。比傳統媒體信息量更大,獲取的信息增量比較廣。類似於微博,但與微博分發信息機制不同。

微頭條一直是“風口”,只是部分人不重視。做好微頭條可以輕鬆漲粉,而且微頭條也是有收益的哦。

寫好微頭條的3個好處:

1.微頭條更有利於漲粉,在頭條信息分發上有一定的扶持。優質微頭條很容易獲得10W+閱讀量。閱讀量越高,自媒體賬號的曝光度就越大。因此,微頭條是自媒體人的漲粉利器。

2.微頭條是自媒體賬號信息增量的一部分,由於分發效果好,不僅可以漲粉,還能用商品卡帶貨增加收益。商品卡類似於「淘寶客」訂單成交後,按比例分成。

3.頭條+西瓜≥10000粉絲,可以開通微頭條收益。雖然我賺得不多,但是每天都有收入。據流傳收益比例為:一萬閱讀一塊錢,但我覺得這個收益並不完全按閱讀量計算,單價應該和微頭條質量有關。

怎麼寫好微頭條,把握住“風口”呢?

  1. 堅持創作,持續更新活躍賬號;
  2. 垂直領域創作,吸引精準粉絲;
  3. 原創有態度,最好是正能量哦;
  4. 200字左右最佳,不要囉裡囉嗦;
  5. 配圖清晰無水印,最好是4張圖片;

描述清晰,避免內容沉長。可讀性強,具有真實性。最好是來點接地氣的內容,別編故事。如果你有較強的邏輯性,習慣編故事也是可以的。不過切忌別抄襲別人的東西哦,原創會獲得更多推薦量。

微頭條一直是風口,站在風口豬都能飛起來。我有幸開通了微頭條收益權限,也看到了別人開通收益後的刷屏式操作。

不過我覺得不能為了這點蠅頭小利,忽略了創新優質內容的本質。


總結:我一直覺得微頭條很風口,能賺錢也能漲粉。紅利期已經來了,請把握住機會,創作出優質的內容,收益會更高哦。


老田自媒體


就我自己的使用經驗來說,個人認為,微頭條不會成為下一個封口的。

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自媒體創作的重點在內容

在我們進行自媒體內容創作的時候,首先要保證的就是我們要不間斷的進行優質內容的輸出,通過我們的優質內容獲得更多認同我們的讀者,也就是所謂的粉絲。

而微頭條,因為受到篇幅以及定位的關係,所以智能作為我們增加優質內容曝光率的一個工具或者是手段而已。

第二,微頭條的定位屬性與作用

目前來說微頭條的定位是今日頭條旗下的一款社交產品,類似於我們使用的微博,通過微頭條我們可以發佈短內容、與人互動、建立信任關係、從而獲得粉絲。

因為其門檻低、易上手的原因,所以他的使用人群是最多的,並且微頭條的創作方式更多的偏向於短內容發佈,對於我們需要進行創作信息增量的內容來說並不是很適合。

第三,微頭條可以收穫什麼

通過微頭條,我們可以發佈一些相關的短內容、或者是個人觀點,從而讓對我們感興趣的用戶參與討論,不僅可以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還可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可以收穫粉絲。

寫在最後

我們在頭條號上進行創作的時候,應該多去嘗試不一樣的創作方式,通過多種創作方式,總結創作經驗,來提升我們的創作能力,為認同我們的粉絲創造出更多有價值的優質內容。最後,希望大家都可以實現自己的初衷!


我是科技領域創作者【子木予】,專注新媒體、科技領域的知識分享。喜歡我,記得關注、點贊、並且評論呦!


子木予


先說一下我在微頭條上的經歷吧。

去年十一月初,我寫悟空問答有些疲倦,想在微頭條上發點隨筆之類放鬆一下,結果,發現閱讀量十分可觀,這引起我極大興趣,過了兩三天,突然收到一個百萬加爆文認證。自此,就一發不可收拾,認真寫起了微頭條。十W+、50W+、100W+的爆文認證如同雪片般飛來。

十一月初,我的粉絲僅三千多,到月底已近七千,也就是說,這一個月漲粉,等於前七個月總和。以後,每月穩定在兩千以上,到目前為止,已至一萬三千多。

元月份開通優質認證,順利加∨加優,前幾天,開通了微頭條收益。

和悟空問答相比較,我覺得,微頭條優點是閱讀量高,更容易出爆文,也更容易漲粉。並且可以帶動問答以至於圖文閱讀量,對於加優加∨都有益處。

要說缺點,就是推薦時間太短,一般情況下,以二十四小時為週期(最近好像延長些),就像放爆竹,一聲響過之後,便悄無聲息,只有連串的爆文,才能得以延續。

而悟空問答則不然,它可以持續發酵,我有一篇去年四月份寫的問答,前天才發爆文認證。它的閱讀量,也不會因為短期內不出爆文而下降。

題主問,微頭條會不會成為下一個風口,我覺得事在人為。大家還記得我國第一本以文摘性質為載體的雜誌《讀者》嗎?它的原名是《讀者文摘》,後來因為和美國的《讀者文摘》重名,而改為《讀者》。在自媒體還沒有興起的那些年代裡,《讀者》曾經獨領風騷多少年,把一本小小的雜誌,辦得風起雲湧。

話又回到微頭條,我覺得,微頭條在這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優質爆文,除了部分蹭熱點的文章,會因時過境遷失去閱讀價值之外,尚有大量的優質原創作品,在短短一兩天之後,被掩埋在歲月塵土之中,如果能挖掘這部分潛力,讓作者重新修改完善,像《青雲計劃》,甚至比《青雲計劃》更重視,然後,打造一個新媒體原創版的《讀者》,如果再能吸收悟空問答經驗,將會打造出一個魅力無窮,經濟效益超過當年《讀者》百倍的新產品,何愁不會成為下一個“風口”呢?

人微言輕,並不抱有太大的期望。

不過,如果頭條採納我的建議,可別忘了給我建議獎啊!





遙山清風明月


微頭條,我覺得會是下一個風口。

我們講幾個方面,第一個是流量端,頭條系自帶3億流量,這是其他產品所沒有的,可以說是打孃胎裡自帶的,先天優勢。所以有頭條導流,微頭條就有成為風口爆款的潛質。

第二個是定位,微頭條以短文,時評等為切入點,很符合當下人們這種眼球經濟效果。

第三個是技術和產品,頭條系出品,產品質量保證,體驗性較好,不會像初創企業,需要很多雕琢,可以有較好的用戶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