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论市:A股将进入政策“托底”阶段 静待周末消息面变化

和信投顾:A股将进入政策“托底”阶段 静待周末消息面变化

随着国内疫情控制效果进一步趋好,市场即将进入后疫情行情演绎的时期,A股也将进入政策“托底”阶段。因为稳经济稳增长政策发力离不开宽松的货币环境,市场预期有进一步的降准和降息空间。临近周末,静观其变。

随着美联储的降息降准、资产购买的流动性注入,海外市场的流动性危机或将逐步缓解。二十国集团峰会显示将启动总价值5万亿美元的经济计划,以应对疫情对全球社会、经济和金融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支持各国中央银行采取措施促进金融稳定和增强全球市场的流动性。全球流动性宽松环境更是大势所趋,经过一轮大幅下跌下,政策底意味明显。

长远的角度考虑,现在正是黎明前的徘徊,投资重资产和核心标的价值投资的良机。建议短线资金控制好仓位的情况下,可择机低吸,短期操作方向偏向估值修复的逻辑的消费板块和金融板块。中线继续重点关注5G、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方向机会。

源达:指数震荡筑底阶段 短期操作可围绕这条主线

目前市场仍处于弱势底部构筑阶段,受到G20峰会5万亿的刺激,A股强势高开,但是就今日盘面来看,一是无持续性热点,二是无量,大幅上攻较困难,操作难度依然较大。且下方留有缺口,美股大涨使其延迟回补。具体方向上,内需消费连续受到政策消息刺激,开始扩散加强,从必选消费食品饮料制造向可选消费如汽车、高铁,金融和服装家纺等板块扩散了,此板块中涉及大量权重白马股,短期可关注超跌品种,等待轮动补涨机会。此外新基建由于分支较多,节奏不同,特高压、数据中心、5G等品种依然是轮动局面,并没有出现板块性的爆发吸引资金的目光,但是政策利好频频是其重大上涨的最大逻辑。操作上,今日继续缩量震荡,可围绕以上热点重点关注,仓位仍需谨慎控制,等待市场放量!

天信投顾:技术修复!一个全新概念横空出世!

最近的两个交易日呈现调整状态,周四是低开后冲高震荡下行,周五是高开冲高回踩,这种回踩主要是前面股指连续两次的高开高走市场并没有太多的成交量做支撑,再加上现在遇到一定的压力关口,因此出现连续两个交易日震荡整理格局走势。短期市场来看,稍微休息一下很正常,一是成交量没有放出来反弹的持续型会打折扣;二是暂时是缺乏一些主线性的做多热点,持续性稍微差一些;三是分时的指标上存在一定的修复需求。

中期来看,市场持续下跌的基础很少,股指在4000点恐慌,在3000点恐慌,现在股指在2700点还恐慌,已经没有必要,即使短期内股指不会大涨,大跌也是很难的,有政策的背书,有保险资金的保障。

综合分析认为,短期市场的持续波动其实还是一种震荡夯实筑底的一种状态;市场暂时有一些压力很正常,毕竟很多投资者被最近的连续大跌搞怕了。上上下下的节奏,慢慢来不要急。操作上,中线上继续关注有质量的压舱石券商、新基建、科技龙头等品种;短线上关注涨价的黄金,需求大的呼吸机概念,尤其横空出世的新概念的C2M,可能上演下一个网红经济,特别关注!

巨丰投顾:下周还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我们说当前从全球到国内,直接和间接带给市场的积极因素逐步增多,既有利于市场的企稳,也有利于反弹的延续。不过在反弹过程中,还有两个重要的问题去留意:

首先,注意市场的变化和政策面的变化。这个很重要,因为从方向和策略上,要给市场定性。例如市场的变化方面是,虽然反弹了,但两市成交并未明显的释放,这边是隐患。至少在没释放成交量之前,这里反弹的空间还是需要怀疑的,所以要做好反复的准备;再比如策略角度,政策是值得参考的重要因素。当天盘中金融以及基建都出现了加大的异动,这或许和近期市场传言的降息以及新的振兴计划预期有直接的关系,虽然我们不去揣测政策,但是至少需要有提前的准备;

其次,反弹趋势还在,但需要关注外围市场的变化。短期看,包括美股在内,外围市场出现了一定的企稳反弹,但是这种反攻的势头目前看并不强烈。而连续大幅下跌后的反弹,往往五味杂陈。对后市比较悲观的,会趁反弹减持手中的筹码,而逐步恢复信心的,可能会继续持仓。由此,一般仍有一定的反复。而目前欧美事件的影响还将持续,或加大这里反复的力度。

所以,需要谨防的是外围市场反弹后的再次回撤。如此,对于反弹但成交并未有效释放的A股来说,也需要经受一定的考验,需要有个思想准备。当然,综合来看,巨丰投顾认为市场最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了,伴随着全球联动共同努力,事件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小。而随着全球宽松以及国内逆周期调节力度的加大,市场仍有向好的基础。对于中线投资者,可继续持仓观望,而短线投资者,可在指数盘中调整或者日内级别调整后,进行适当的低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