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他以后的国足队员,再也没有这么强的一对一突破能力

郝海东在01年十强赛和04年亚洲杯进球确实少,但是实事求是的讲,当他体能充沛的时候作用真的不小。当年中国队阵型是442,他和杨晨是左右中锋,郝海东当时的主要踢法是沿左禁区线附近直插或者斜插,利用启动快,带走防守队员,形成传中或者倒三角,最重要的是给后插上的队员拉开了空间,这样祁宏,邵佳一这种中前卫前插才发挥的空间。比较典型的例子是04年亚洲杯,中国对伊朗,郝海东直线突破,带走了一个中卫和一个边后卫,扣球倒三角给后插上的邵佳一。国足队员目前来讲,都几乎不具备像他当年这种,比较强的一对一或者一对二的突破下底能力。

自他以后的国足队员,再也没有这么强的一对一突破能力

居然还有人拿宿茂臻,谢晖,马明宇什么的跟郝海东比的,宿茂臻最会打的是泰国队,日韩他抢到过头球吗?马明宇就不说了,他横向传球是不会的,远射要三步上篮,遇到日韩和伊朗,都是第二步被废。谢晖那在国内也轮不上好么,李金羽典型的内战型,更废。高洪波黎兵就是站桩,黎兵废到站不住,这一点杨晨在德甲之后最大的收获就是站住位置,强行转身,然后高速冲刺20米,唯一的遗憾是他不会拐弯。

自他以后的国足队员,再也没有这么强的一对一突破能力

而且身体对抗中他是跳不起来的。唯一没啥缺点的就是郝海东,除了有时候浪射,身体对抗是差点。高峰就是快,带球快,然后射门准,经常有亚洲波,这点魏异民那种趟球就是小学水平。后来的张玉宁是最有希望接班的,可惜人品不行,自己把自己废了。郝海东也许不是亚洲第一前锋,但绝对的国内第一,黑子别拿不入流的前锋跟郝海东比,郝海东在八一队时候就比所有队友快三拍。

自他以后的国足队员,再也没有这么强的一对一突破能力

说实话都是让中国的足球环境给捧的,这水平放到国外不怎么样,在中国就是爷,惯出来的毛病,但也是被中国足球环境害了,从小确实有天赋,郝海东是中国小孩里面连续颠球的纪录保持者,中国小孩就算特别有天份,但在中国的足球土壤里,只能变成方仲永,这是整个大环境所致,总结如下:悲哀的中国足球环境!郝海东当年就是因为球商不高脑子不行所以后期发展不行。但也不能以偏概全,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外国人少,但教练多场地多踢球的机会更多,在中国就算有好苗子有时候也没长不起来。升学这道大山压着,要说的实在太多了,越说越伤心。

自他以后的国足队员,再也没有这么强的一对一突破能力

足球对智商的要求很高,需要很强的空间概念,需要很强的逻辑拆解能力,而且对于自身肌肉的控制能力也是智商的一部分。中国人饮食均衡,肌肉密度,微调能力各方面都不差的,除了血红细胞携氧量和肺活量确实比不过白人,但是各方面都不亚于他人的。踢得那么烂,真的就是因为对于足球的理解,脑子不行,踢球都靠习惯,而不是应变。而且现在的这些中国球员很难说对足球有多热爱,只是为了赚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