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即权力,大数据中心将迎来爆炸式增长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含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表现在数字化、智能化上,其内核是为智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底层支撑。

算力即权力,大数据中心将迎来爆炸式增长

随着数字化浪潮的奔涌而至,我们的生产生活及万事万物正在被数字所定义,每个人、每件物、每笔交易、每次活动都能用特定的数字来标签,甚至是我们的思维都能转化成数字信息被表达。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主线,其关键是要促进数字化技术在各个行业渗透,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释放产业经济活力。

新经济发展需要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重构产业生态,催生新模式和内容,背后的力量也是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新技术应用场景的落地。本次疫情发生,催生出一系列包括线上培训、线上防控、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众多新业态、新模式,也体现出“云与数”的结合是支撑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力量。算力即权力,拥有超级算力的企业或国家,将有机会整合产业资源,构建产业生态,培育竞争优势,因此,也就具有支配产业价值分配的至高权力。

大数据中心全球及国内发展情况

数字经济建设进入规模化实施期,数据中心投资稳步增长。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数据呈现爆炸式增长,数据中心建设成为大势所趋。世界主要国家和企业纷纷开启数字化转型之路,在这一热潮推动下,全球数据中心IT投资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全球及中国数据中心IT投资规模增长率均高于全球GDP增长率(2.3%)和中国GDP增长率(6.1%)。

亚太市场仍是全球数据中心市场的亮点,投资增速最快。从全球数据中心建设发展来看,世界前三大数据中心市场——美国、日本和欧洲的数据中心IT投资规模仍占全球数据中心IT投资规模的60%以上,美国保持市场领导者地位,在数据中心产品、技术、标准等方面引领全球数据中心市场发展。亚太市场仍是全球数据中心市场的亮点,与2018年同期相比增长达到12.3%,数据中心IT投资规模达到751.7亿美元,主要动力仍来自中国数据中心市场稳步发展,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应用深化,互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建设加速。

2019年中国数据中心数量大约有7.4万个,大约能占全球数据中心总量的23%,数据中心机架规模达到227万架,在用IDC数据中心数量2213个。数据中心大型化、规模化趋势仍在延续,区域性应用、多层级集团企业均倾向通过规模化建设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投资。2019年,超大型、大型数据中心数量占比达到12.7%,规划在建数据中心320个,超大型、大型数据中心数量占比达到36.1%。这一数据与美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美国超大型数据中心已占有到全球总量的40%,大型数据中心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深掘大数据价值意义重大

目前,我国尚未形成统一的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管理、服务和安全体系,工业互联网大数据资源存在孤立、分散、封闭等问题,数据价值未能得到有效利用,数据主权和数据安全面临重大威胁。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认为,我国正在推进以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数据中心建设,通过这一举措对工业互联网大数据资源进行汇聚整合,可有效提升我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资源的管理、服务和安全水平,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显著提升数据驱动的政府治理能力和数据赋能实体经济的能力。

要加强数据流通规划,构建数据开放共享机制。突出数据开放和共享的顶层设计,推动制定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开放共享的政策性文件。加快推进基于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的数据应用,建立工业互联网赋能效果评价体系、数据应用能力成熟度评估体系。加强数据标准化顶层设计和推广,聚焦数据集成、互联互通等关键瓶颈问题,优先制定参考模型、元数据、数据采集、数据接口、数据交易、数据标识解析体系、数据质量评价等基础共性标准,鼓励部分重点行业和地方开展标准规范试点示范。建立健全数据交易机制和定价机制,引导培育数据交易市场,探索成立国家级的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交易中心。

要加强数据法律制度研究,营造数据交易良好环境。依托《网络安全法》,全面推进《数据安全法》发布,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数据权属确定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为数据交易建立制度性根基。加强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研究,兼顾效率与公平,推动建立以最优化社会为目标的要素分配方式,实现政府、企业、个人三方的激励相容。确立完善的数据交易监管制度,制定有效的监管措施,执行严格的准入条件,保障数据交易合法合规。构建数据安全防护机制,明确相关主体的数据安全保护责任和具体要求,形成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护体系。

要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确保数据价值有效释放。聚焦核心关键技术研究,开发自主可控的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平台软件和重点领域、重点业务环节应用软件,突破工业机理模型建模技术、数据价值挖掘技术、数据标识解析技术等高新工业软件核心技术。加快推进区块链技术在工业互联网数据确权、确责和交易中的应用,推动数据资产的有序流通、可信交易、合法变现。加强工业互联网数据接入安全、平台安全、数据应用安全技术研究,确保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应用等各环节的数据安全,为数据价值的有效释放提供保障。

未来增长潜力及推动因素

数据资源已成为关键生产要素,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能源”。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万物数据化,数据量和计算量呈指数爆发,根据赛迪顾问数据显示,到2030年数据原生产业规模量占整体经济总量的15%,中国数据总量将超过4YB,占全球数据量30%。数据资源已成为关键生产要素,更多的产业通过利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电商等结构或非结构化数据资源来提取有价值信息;而海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要求构建大数据中心。

AI、5G、区块链等场景化应用,为数据中心发展打开新的成长空间。在国家政策和资本的共同推动下,AI生态不断完善, AI场景化应用加速落地,AI基础设施服务服务将迎来快速发展新时期。5G商用在即,大量基于5G的应用在金融、制造、医疗、零售等传统行业中开始示范与推广,VR/AR、自动驾驶、高清视频、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应用需求也将为数据中心市场发展与服务模式创新打开成长空间。2019年底,政府首次将区块链技术发展列为国家战略重点方向,未来,区块链技术在应用场景上将从当前的跨境交易、商品溯源、金融创新、供应链整合等经济领域,延伸到民生需求、城市治理和政务服务等社会政策和公共服务领域,必然带来大量分布式计算、分布式存储、分布式数据库管理需求,这些均离不开大数据中心做支撑。

工业计算需求旺盛,成为未来数据中心发展新动力。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工业互联网日益成为新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我国拥有巨大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市场,传统行业的信息化改造、数字化及智能化升级,未来企业上云、设备上云步伐将加快,工业计算需求将爆炸式增长,并且,国家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的发展,2019年3月工业互联网首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工业互联网的应用部署与发展,工业计算服务需求将成为未来数据中心发展新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