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州戰“疫” 先鋒在行動】一個戰場,兩場“戰役” 第一書記一個下午走訪全村90戶村民

徐書記,村上的卡口今天就撤了,咱們終於可以鬆口氣了。"

"卡口雖然撤了,但防疫工作還不能鬆懈,村民們還是不能聚集扎堆。而且春耕開始了,今年的產業還得發展起來。"

近日,廣元市利州區三堆鎮大花村防疫檢查點內,大花村第一書記徐堯和駐村工作隊員楊章邊收拾東西,邊閒聊著。

徐堯是廣元市利州區紀委監委駐大花村第一書記。從大年初二起,他結束了短暫的春節假期,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督促群眾做好衛生防疫,設置道路卡點,值班執勤值守……一直奮戰在防疫一線。

"不曉得村上有沒有從武漢務工回家的老鄉,村民們知道這個新冠肺炎不。作為第一書記我必須要到村子上去看一下。"徐堯說,春節時看著電視裡播放的關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報道,讓他在家有些坐不住,進村後就第一時間就聯繫了村支書趙明進。"這幾天回來的人多,下午我們兩個要挨家挨戶去看看,莫出問題。"一下午的時間,他們一起把村子的90戶村民都走了個遍,並排查出一位從武漢返家的老鄉。

【利州戰“疫” 先鋒在行動】一個戰場,兩場“戰役”  第一書記一個下午走訪全村90戶村民

圖為徐堯(右二)到戶瞭解隔離人員身體狀況和生活情況

"你莫怕,這段時間就在家裡面莫要出門,如果發燒咳嗽要第一時間給我打電話。"叮囑好武漢返鄉的老鄉後,徐堯跟趙明進商量,根據區上安排,聯合順江、小河、大高成立疫情聯合檢查點,對過往車輛和人員進行嚴格排查。某執勤點口罩緊缺時,他又積極聯繫三堆鎮商會和區上疫情防控指揮部,想方設法籌集到60只一次性口罩。

2019年5月,徐堯被任命為大花村的第一書記。從小在城裡長大的他,對田間地頭的東西知之甚少。通過挨家挨戶的走訪,他對這個大山深處的小山村有了一個詳盡的瞭解。如何帶著大花村90戶村民脫貧致富,成為他工作乃至生活中最牽掛的一件事。在大花村駐村的時間裡,他跟村民一樣在田間地頭摸爬滾打。

"疫情防控是當前的頭等大事,但鞏固脫貧成果也至關重要,只有把兩樣都做好了,才無愧群眾對我們期望。"徐堯說,今年疫情與"春耕"撞了期,如何在保障群眾安全的條件下,恢復春耕備耕,成了他反覆思考的問題。

"徐書記,我前幾年聽說種魔芋收成好,掙錢多吶,我們村能不能種魔芋?"二組貧困戶周福生的話讓他靈光一現。魔芋作為高產經濟作物,渾身都是寶貝,在市上第一書記的培訓會上,他也聽說過有村子通過種植魔芋帶領大家發展產業的。那麼這塊金疙瘩能不能在大花村生得住根發得了芽呢?如若可以,又該如何讓村民學習到魔芋種植的相關知識?徐堯專門聯繫了廣元市魔芋協會,並邀請專家到村進行實地考察,得到肯定的答覆過後,他就開始著手準備。

【利州戰“疫” 先鋒在行動】一個戰場,兩場“戰役”  第一書記一個下午走訪全村90戶村民

圖為廣元市魔芋協會派員到大花村實地考察

俗話說:人誤地一天,地誤人一年。今年就是脫貧攻堅的決勝年,不能因為疫情把時間耽擱了。為了能推進魔芋種植的進程,他與村上的幹部戴著口罩把魔芋種植技術一門一戶送到了老鄉的手上。同時,他積極籌建專業組織合作社,為村民以後的銷售、資金渠道提供幫助。

"我堅信,只要找對了方法,我有能力有信心帶著大家通過魔芋種植真脫貧、不返貧,把疫情耽擱的時間搶回來。"雨水前後,萬物萌動,大花的田間地頭呈現出一片忙碌的景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