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閃耀在深度貧困村的一顆明珠——記六枝特區牛場鄉平寨村第一書記李德忠

百姓,不再為脫貧難而頓足嘆息,勞作的身影,揮灑著喜悅的汗水。村莊,漸漸退去灰暗的容裝,道路平坦曲徑通幽,綠蔭環繞,鳥語花香。日子,像秋天的果實,粒粒飽滿。這是省級深度貧困村平寨村發生的喜悅變化。而這一切的一切都和李德忠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真情,在百姓中傾注

2016年11月,他離開了耕耘十七年的三尺講臺,背上行囊,踏上駐村之路,走進了牛場鄉平寨村,成為平寨村駐村第一書記。也就是從那一刻起,他的心總是繫著百姓,日夜奔波在脫貧攻堅的路上。

平寨村,大山深處的深度貧困村。走進活動室,全村的地形圖全貌、貧困戶數、貧困人口等在牆壁上一覽無餘。直到2017年,全村2379人中還有596人處於貧困線下,貧困發生率高達25.1%,加上該村土地貧瘠、環境惡劣,脫貧攻堅的任務異常艱鉅。

全省脫貧攻堅“秋季攻勢”行動令的打響,他深知這對平寨村來說是一次千載難逢的大好機遇,同時又是一次極為嚴峻的挑戰。作為深度貧困村第一書記的他,必須搶抓機遇,借勢而上,才能讓百姓看到脫貧的曙光。

俗話說:“要致富先修路”,但平寨村彎腰巖組,直到今年3月份,依然未通公路,連最基本的泥土路,都成了村民的奢望。為此,他帶領村委成員對接相關部門,並得到上級領導及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走村串戶,風餐露宿半年多,克服了徵地難、部分群眾工作難做的重重困難。10月17日,一條連接主公路,長1.8公里、寬4.5米的水泥路已全線貫通,結束了該組千百年來沒有公路進組的歷史。

真招,在攻堅中施展

深度貧困村,脫貧任務艱鉅、工作壓力之大,可想而知,但他沒有畏縮不前。全村9月份鋪開的人居環境整治,奏響了該村舊貌換新顏的交響曲。水落洞組精品型人居環境打造正在實施:漂亮的廚房、先進的衛生間、科學的圈舍正在改建。而村民,在自建家園的歡聲笑語中,門前務工、收入滿滿,一個個豎起了大拇指“黨的政策好,但我們也要爭口氣”,而這,才是村民們美好生活的開始。

水是生命之源。改善全村居民安全生活用水的序幕已全面拉開。水源探測、水池修繕、管路開挖、管道鋪設,八個組齊頭並進。計劃年底全部完工並投入使用。

通訊不暢,是制約平寨村發展的瓶頸。為此,他見到領導就彙報,多次和上級部門對接。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如今,4G網絡全覆蓋,寬帶已投入使用,徹底改變平寨村無網絡的歷史。“這位李書記本事大著勒,現在娃兒們上網買東西可方便了”,老百姓對李德忠豎起了大拇指。

水有了,路通了,產業如何佈置?又成了他不得不思考的問題。他積極調研走訪、四處瞭解,通過規劃在全村種植2100畝刺梨,覆蓋貧困戶115戶,茶葉400畝,馬鈴薯1200畝,覆蓋貧困戶120戶,分散養鵝8500羽,覆蓋貧困戶140戶,622人。“這些產業產生效益後,我們就有錢數了!”老百姓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真心,在脫貧中付出

貧困戶楊進珍、楊朝芬兩戶一直未能用上照明電,黑暗伴隨她們度過千餘個日日夜夜。他與駐村幹部陳國學幾經輾轉,到巖腳鎮購買電錶,請人安裝。當電燈閃亮的那一秒,楊進珍眼角流下了淚水,哽咽著說:“我自己養的孩子都沒你們對我好。”

危房改造,關乎安全和冷暖,同樣是楊朝芬,只希望他能夠協調點資金,幫她把屋頂的瓦整理一下,不漏雨就行。簡單的要求,催人淚下。但看著那破舊的房屋,理理瓦能住嗎? 一不做二不休,乾脆請特區移民辦核實申報成二級危房,用危房改造的資金,把瓦房“變成”平房,並且開窗通風,分隔食宿,在完工入住的那一天。楊朝芬再一次流下了感動的淚水。也正是這一次次感動的淚水匯聚起了脫貧攻堅的強大力量。

“如果說牛場是閃耀在貴州極貧鄉上的一顆明珠,那我一定要讓平寨村成為這顆明珠上的笑臉”,李德忠信心滿滿的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他將帶領平寨村的廣大村民一起,抓住機遇、借勢而上、奮力趕超,為平寨村早日擺脫貧困而努力奮鬥!(朱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