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有勁頭 貧困羣衆有盼頭

“過去的一年裡,在‘第一書記’曹福壽和村民的努力下,都蘭縣香日德鎮永盛村集體產業建立起來了。”“作為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昂拉鄉尖巴昂村‘第一書記’,仁青把自己融入到尖巴昂村,帶著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走遍了全村125戶家庭,瞭解他們的生產生活情況,讓村民心裡暖洋洋的……”

這是兩位奮鬥在扶貧一線的“第一書記”的工作剪影,他們面對的貧困情況或有不同,時間各有長短,但都以實績給群眾帶來了看得見的變化、摸得著的實惠,都以實幹給所在村落“孕育”出人心思富的氛圍和有聲有色的希望。當然,他們吃的苦一定“八九不離十”,是我們可以想象的;操的心肯定“十有八九”,是我們可以想見的。這正所謂“‘第一書記’有勁頭、貧困群眾有盼頭”。

當前,我省農牧業發展的基礎仍然薄弱,農牧民收入仍然比較低,“第一書記”發揮著帶領農牧區脫貧的艱鉅任務。從“外來戶”到“主心骨”,從“摸調門”到“定調子”,從“有點隔”到“被認可”,從“有點難”到“一片天”……貧困面前,“第一書記”的悉心工作讓貧困群眾有盼頭,也正是他們,用一天天的辛勤努力和一件件大事小情,“講述”著鄉村發展變化、貧困群眾脫困、幹群關係改善和個人收穫感悟的動人故事。

隨著我省脫貧攻堅的深入推進,可以預見的是,扶貧一線脫貧摘帽的地方會越來越多,但難點、硬仗也會更加突出。因此,開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更需注重科學與方法,絕不能簡單地送錢送物,片面地將“精準扶貧”理解為“精準給錢” “授人以魚”,兜底扶貧、上項目等固然十分重要,但這不是扶貧工作的全部。精準扶貧貴在精準施策,既要“幫”更要“扶”,為此,“第一書記”要用更多精力抓好強農富農惠農政策的落實,加強村級組織建設,選好致富路子,做好群眾工作,使村“第一書記”真正成為聯通上下的政策落點和引領一方的扶貧支點,以精神脫貧引領和保障物質脫貧,在統籌、協調、綜合、完整中綿綿發力、久久為功,走向深處、邁向高處。

消除貧困,是人類夢寐以求的理想,更是我們當下玉汝以成的重任。讓我們為“第一書記”喝彩,像他們一樣,同他們一起,以真抓的實勁、敢抓的狠勁、善抓的巧勁、常抓的韌勁,不放鬆、不停頓、不懈怠,紮紮實實把脫貧攻堅推向前進,從根本上促進貧困戶持續增收、穩定脫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