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展所長 給社區加嚴防控線

各展所長 給社區加嚴防控線

各展所長 給社區加嚴防控線

各展所長 給社區加嚴防控線

“既然下沉到社區,我們就要發揮優勢、積極協調,儘可能為社區多做一些事。”這是記者在競秀區幾個社區走訪時,聽到下沉幹部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作為疫情防控線的“生力軍”,來自市、區下沉幹部自覺轉換著自己的角色定位,並進入戰時狀態——掌握社區情況、承擔值守任務、操心清除隱患……深入參與到了社區疫情防控的大事小情。


“盡全力為社區分擔解憂”


“接下來我們還是不能放鬆,要密切關注各類返保人員……”3月24日,競秀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張舸照例來到建南街道晨巍佳欣社區,和社區書記張潔“碰頭”商議近期重點。


除了要去江東社區市場中心宿舍和人保宿舍卡點夜班執勤外,張舸幾乎每天都要來晨巍佳欣社區。該社區外地和縣域購房者以及租房人員佔比很大,這也導致疫情防控初期,居民進出管理成最大難題。張舸清晰地記得,他到社區的第一天,就遇上了一名30多歲小夥因未帶出入證與物業值班人員發生衝突的事件。


社區實施封閉式管理後,有衝動的年輕人,也有固執的老年人,情況百出。張舸和社區幹部、志願者不斷跟居民解釋政策,嚴格做好人員出入體溫檢測和信息登記,詳細查看外來人員身份信息,“與居民交流講究方式方法,我們一定盡全力為社區工作有所分擔。”大約一週以後,居民進出才變得規範起來。


面對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重艱鉅任務,3月初全市抽調了538名市直機關幹部下沉到競秀區的農村、社區和企業,來自市委辦公室的10名下沉幹部走進了晨巍佳欣社區。張潔告訴記者,社區與市委辦公室、區委組織部下沉幹部共同進行了愛國衛生和疫情捐款兩次重要活動,特別受到居民的好評。


“只要我在這個崗位上,就要和大家並肩作戰”


25日下午,把單位的急事處理完後,今年46歲的競秀區人社局副局長周合金又馬不停蹄地來到自己所包聯的先鋒街道園南社區。


周合金還負責著本單位疫情防控及4個小區監控點值班工作。雖然工作中會有“碰撞”交叉,但他堅持把園南社區作為自己的重要崗位,把單位和社區的防疫工作同等對待,列出時間表、路線圖。


接到下沉社區的通知後,周合金第二天立即趕赴崗位,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時間在社區內進行走訪調研:園南社區是一個典型的老舊小區,管轄6個小區,1208戶,因社區地處競秀區經濟繁榮地段,人員流動性大,防控任務繁重。


走遍小區每個角落、幫助值守人員排除困難、參加社區義務勞動、協助社區組織捐款、指導社區對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信息登記……周合金的時間表排得滿滿當當。


18日晚,一場驟風把小區許多樓頂的太陽能熱水器颳倒,有的甚至還刮到了樓下。為了消除隱患,周合金和社區書記姜靜逐樓排查受損情況,並聯系工人把破損的太陽能拆除。“雖然這是防疫之外的事,但是同樣事關居民生活安全,只要我在這個崗位上,就要和大家並肩作戰。”周合金說。


“哪裡需要我們,我們就去哪裡!”


“他們來得太及時了!”下沉幹部到社區報到後,韓北街道翠園社區書記曹戎的心裡瞬間鬆了好大一塊。


翠園社區共有13個小區,1383戶,其中無物業管理小區9個,人口流動性大。面對突發的疫情和突增的大量工作,除了4名社區幹部全部停休外,必須要發動起轄區群眾和廣大黨員。


疫情防控初期,最早跟翠園社區對接的是競秀區國土局郭銳等6名幹部。後來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嚴峻,社區卡點需要24小時有人值守,副局長李一民帶隊趕來社區報到,下沉到翠園社區的區國土局幹部增加到15人。


針對9個無人管理的老舊小區,為確保每個小區都能監測到,下沉幹部與社區、黨員志願者商討,在辦事處的大力支持下,結合小區地理位置進行了合併管理,設立了燕趙衚衕和七一路區執法局衚衕兩個檢測點。下沉幹部和志願者組成了24小時執勤小隊,確實把好小區進入口這一關,讓防疫檢測工作不留死角。


“知道我們晚上在加班,他們為我們送來水果;消毒液沒有了,他們協調補給。”曹戎告訴記者,如果一天中郭銳或李局長實在趕不到社區,他們之間會用微信交流工作,及時瞭解居民需求,幫助社區解決難題。


“哪裡需要,我們就去哪裡!”在下沉幹部們看來,他們就應該參與到社區最艱難、最有挑戰性的工作中去,與社區工作人員一起築牢疫情防控網,贏得社區居民更多的信任與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