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初中生在《中國詩詞大會》上一戰成名,得益於父母這樣的教育

文|西紅柿媽媽

若說中國傳統文化是祖國的根,那麼歷史就是脈絡,牽引著我們古往今來,閱盡上下五千年,而古詩詞就是血液,為傳統文化提供新鮮的精神與活力。所以作為一個炎黃子孫,這些都是我們必不可少的。而文化的傳承與弘揚這個重則,自然落在新一代祖國的花朵們身上。

13歲初中生在《中國詩詞大會》上一戰成名,得益於父母這樣的教育

2017年以來,國家教育局網站就發出要重視語文的相關規定,可以說,未來幾年國家都會重視培養學生語文素養,也許會成為學科中最重要的一門。

近年來,《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等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節目層出不窮,足以見得國家對文化的重視。而《中國詩詞大會》上有一位最小年齡就進入總決賽的小才女,受到了大家的喜歡,那就是侯尤雯。

侯尤雯才13歲,還只是一個初一學生,卻已在如此重要的節目上大放異彩,這背後離不開她從小對古詩文的熱愛。


13歲初中生在《中國詩詞大會》上一戰成名,得益於父母這樣的教育

她認為:讀一首詩,先理解一遍,領會大意,然後思考如果換做自己創作這樣的作品,會使用哪些句子,再進行對比,不僅加強快速記憶,對提高寫作也有一定幫助。

侯尤雯的父母並不是文學專業出身,但是他們非常注重對女兒進行傳統文化的薰陶,從小時候就堅持誦讀,養成了喜愛閱讀的良好習慣,為她的文化底蘊韻打下堅實的基礎。之前侯尤雯就曾獲得上海市中學生古詩文閱讀大賽閔行區的一等獎,寫作水平也很高超。所以說,侯尤雯之所以這麼優秀,肯定跟她爸爸媽媽的耐心的培養是分不開的。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為一個知識淵博的人,所以他們往往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報各種培訓班、興趣班,逼迫孩子去學習。卻不知這樣只會適得其反,俗話說“一口吃不成大胖子”,拔苗助長永遠是不可取的。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首先要培養孩子的興趣,孩子學得輕鬆、快樂,自然就願意自主去學。


13歲初中生在《中國詩詞大會》上一戰成名,得益於父母這樣的教育

我們做家長的應該在孩子小時候就注重培養他們愛閱讀的習慣,大概在孩子3歲左右就可以開始親子閱讀了,剛開始需要家長陪著孩子一起閱讀,由最簡單的續本再過渡到有中國古典歷史知識的繪本,這樣孩子的文化素養能提高不少。

家長在替孩子選擇書籍時,既要兼顧孩子的興趣,又要能融入中國傳統文化,比如選擇一些有趣的詩詞閱讀繪本。這樣孩子閱讀起來也比較輕鬆,不至於太枯燥、磨掉興趣。


13歲初中生在《中國詩詞大會》上一戰成名,得益於父母這樣的教育

針對這種情況,《這才是大語文:跟著古詩詞學歷史》這本書就非常適合提升孩子學習興趣從而自主學習,並且在輕鬆的氛圍中吸取磅礴的知識。由國內在國學和傳統文化方面及其優質的華夏國學書院編著數個頂尖專家聯合審定,本書出版後,得到許多優秀文學者、教師的肯定,大量應用於5歲以上兒童的文學引導。

13歲初中生在《中國詩詞大會》上一戰成名,得益於父母這樣的教育

孩子通過這本書,不僅僅可以學會這些詩,更能在讀詩的同時瞭解到這首詩背後歷史與故事。它是在什麼背景、什麼情況下所作,結合實事,明白詩人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可謂是“詩中有史,史中有詩”,完美結合,更易於理解。所以“大語文”不僅僅是學語文,歷史也一起學了,不必再背枯燥的歷史書。


13歲初中生在《中國詩詞大會》上一戰成名,得益於父母這樣的教育

#母嬰好物推薦#《這才是大語文:跟著古詩詞學歷史》全套共四冊,內容豐富,適合反覆閱讀,現在全套書僅僅59元,相當於四本史記的內容僅售一本的價錢,價格實惠,家長想讓自己的孩子也可以出口成章,就快替孩子帶回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