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詞大會》該改名嗎?

中央電視臺第四季中國詩詞大會在一片熱鬧和讚頌聲中落下帷幕,四朝元老陳更奪得了總冠軍,主持人董卿用八個字讚揚“天道酬勤,水到渠成”。勤是一定的,值得讚揚也應該祝賀!讚揚祝賀之餘,有些問題在腦海中揮之不去,在此懇求大家指點。

《中國詩詞大會》該改名嗎?

首先,作為一個擁有十四億人口的大國,經濟文化發展到了一個相當高水準的中等發達國家,尤其是教育事業有了巨大發展,基本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很快將普子及十二年義務教育,高等教育蓬勃發展,每年有近幹萬大學生畢業,更有大批留學生出國深造,可以說學貫中西,高才無窮,擁有如此之眾如此之高的人才的文化教育強國,卻仍停留在背誦千百年前擁有眾多文盲識字率極低時代的先人留下的詩詞?

《中國詩詞大會》該改名嗎?

這些詩詞的成就不容置疑,千古佳作!那麼為什麼我們寫不出像這樣的詩詞?甚至連遠低於這些詩詞水準的詩詞也寫不出?是古人比我們聰明還是今人頭腦變得愚鈍?是今天的教育水準遠低於古人?更可怕的是,如果沒有古人留下的這些詩詞,我們今天是不是一片文化的荒漠呢?曾經有人說,幸虧祖先中出了羅貫中施耐庵吳承恩曹雪芹,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四大名著,翻拍了又翻拍,捧紅了一代又一代明星。以這些明星動輒上百億幾十億身家來說,這些先輩們創造了多少GDP?中國詩詞大會是不是應該改名為中國背詩詞大會?作為不肖子孫的我們,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我們的思維力創造力為什麼就遠遠低於先人呢?這是一個大問題,也是詩詞大會熱鬧之後的冷思考!

《中國詩詞大會》該改名嗎?

竊以為只靠死記硬背不行,特別是對孩子來說,她們是可以做到運用自如。但固化的思維,也不利於創新,不管你飽讀多少詩書,最終的目的是要出來用,最終的目的,是要讓它發揚光大。讓中國人民都成為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李煜,陸游,辛棄疾,白樸他們。這才是詩詞大會應該做的,是培育,是創造,而不是消費!

《中國詩詞大會》該改名嗎?

《詩詞大會》是個不錯的平臺,要朝著活靈現用的方向發展,把激情培養起來,要多涉及些淺顯易懂的句子。詩歌不是每個人不愛,而是沒有講到心坎上去,有些詩句太深奧了,讓人看不懂,理解不透。不只是詩詞,也包括許多優秀傳統文化,需要我們今人去繼承,再創造,發揚光大!

第二,中國詩詞

《中國詩詞大會》該改名嗎?

大會熱鬧非凡,各色人等紛紛參與,工科博士,航天工程師,等等,那麼理工類為什麼不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專業中去,埋頭鑽研,為國家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貢獻呢?固然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愛好,也有自己的豐富的業餘生活,這無可厚非。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這些年來,在市場化和娛樂化的衝擊下,越來越多的人投身到追逐浮華行列,人人都期待著一夜暴紅,背後是多大的名和利呀!真正靜下心投入到國家和民族振興的偉大事業中,不計名利,埋頭苦幹的人越來越少了,鄧稼先錢學森黃旭華們越來越少了,這正是國家應該反思的!這幾天全國各地都在忙藝考,為什麼那麼多人前尖了腦袋投身其中?因為人人都在期盼著一夜暴紅,名利雙收!這對民族復興真的有益嗎?

《中國詩詞大會》該改名嗎?

張丹楓9700315,專注於歷史,文化,軍事,情感領域,點關注更多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