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手理工科的《中國詩詞大會》冠軍,卓越教育這樣詮釋向未來生長

她,白T藍裙,長髮及腰,她眾所周知的身份,是《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冠軍。而這一次,她是卓越教育"課代表",站在臺上,舉臂開腔,"我是學霸!"的確,陳更身上有太多符合"學霸"特質的標籤:中國詩詞大會冠軍、北京大學在讀博士生、自信而清醒的個性。

2019年5月,廣州香格里拉酒店,陳更款款上臺。臺下,300多名家長和學生側耳傾聽,較之中國詩詞大會冠軍"為什麼是她",家長們更感興趣的是,"她是怎樣成為今天的陳更?"高考選擇理科,從本科讀到博士,一直在研究康復機器人的控制器設計,轉頭,她站上了舞臺,詩詞賦出口成章,中華五千年信手拈來。

卓越教育集團執行董事周貴坦陳,選擇陳更,是因為"她的特質跟卓越教育理念不謀而和":思想獨立、視野廣闊、自律勤奮、文理兼修,符合未來社會對人才定位,而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通過苦讀修得高分的學霸。與時下流量明星擔當的代言人相比,"課代表"陳更身上有更多值得學生們學習借鑑之處。

閱讀奠基-語文向下深植土壤

陳更是不可多得"言必稱唐宋"的理工科生。每次問及詩詞興趣的起源,她必提及陝西咸陽老家土屋牆的那面書架。那裡放著她的上一輩,父親、姑姑和小叔讀過的書,有《文學自由談》、80年代暢銷小說等。因為這個簡樸"圖書館"的閱讀,陳更完成了語文啟蒙,打下了"學霸"的根基。

在向家長們分享語文學習經驗時,陳更表示,閱讀能力培養對於語文學習意義非凡。"閱讀能力分為兩種:一種是你能不能從萬千書海里面,挑選出那本最適合現階段水平,又有營養又好讀的書;另一種是你在讀書時,能不能被心理、哲學、情緒描述的文字所吸引,能不能沉浸其中。"

她認為,閱讀能力需要從小開始培養。"不是說大家等到高考考完,大學讀完,拿到高薪工作、"鐵飯碗"後再重新培養。"

牽手理工科的《中國詩詞大會》冠軍,卓越教育這樣詮釋向未來生長

陳更的這一認知,跟卓越教育的語文發展路徑不謀而合。順應"素質教育、文化育人"的大環境,2018年,卓越大語文、卓越語文相繼升級出爐,借陳更亮相代言人一角,標誌著卓越教育"強語文"的號角吹響。

放眼國內,新課標、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著手佈局語文賽道的教育培訓機構已不鮮見,但層次和深度各有高下,無疑,卓越教育是這一賽道的領銜者。他們擁有齊全的語文產品和清晰的培養目標。

卓越語文以"小學知識線性進階"與"初中知識板塊結構化"構築完整的九年學習體系,通過每年四期課程,打造完整學涯規劃與學習閉環。這四期學習課程,強調對人文經典層層拆解,反覆研習和解讀,使得學生在語文浸潤中能夠厚積薄發、有的放矢。

卓越大語文,採用綜覽式的教法,從文以載道到知人論世,強調拓寬孩子的歷史視野,提升個人修養、培養人文情懷。通過大量閱讀中國經典、世界名著,讓孩子在閱讀中拓展思維的深度,激發孩子對語文的興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收穫人文素養。

對卓越教育而言,他們所理解的"強語文"跟應試語文有著本質區別。周貴是這樣陳述的,"我們強調的是,如果不以應試為目的,而是怎麼學好語文,怎麼提升語文學習的興趣,怎麼能激發他(學生)學習和了解中國文化的動力。"

牽手理工科的《中國詩詞大會》冠軍,卓越教育這樣詮釋向未來生長

(陳更在卓越教育課代表任命儀式上演講)

文理兼修-跨界思維相得益彰

當然,卓越教育著眼"強語文",意不僅在語文,"文理兼修"是他們更大的追求。

文理兼修,既矛盾又統一,這是當下的陳更,也是一名熱愛文學的理工科生角色的極致展現。在《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自我介紹中,她這樣表達,"我愛我的機器人生涯,它是我理性現實的右岸,我也愛我詩情畫意的詩詞世界,它是我柔軟感性的左岸。"

她太清楚,二者有著不同的思維方式。"理科學習的時候,你要用理性的思維去歸納、總結、推理,然後舉一反三,嘗試用一個高屋建瓴的方法解決很多瑣碎的問題;但對詩歌來說,往往一首就是一首,一位詩人就是一位詩人,它不太可能是'總結出一種套路來,讓你分析所有的詩歌;我教你一種鑑賞法,從此所有詩歌都不在話下'。"

然而,二者也有共通之處。她覺得,理工科背景,讓她看到了科學的侷限性,知道學無止境。文科生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又成為了科研工作裡不斷前進的驅動力,"它們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牽手理工科的《中國詩詞大會》冠軍,卓越教育這樣詮釋向未來生長

在周貴看來,語文學習為她的理科學習提供了輔助作用。"我在理科學習、在科研中焦慮不安、自我懷疑,然後困頓消沉的時候,能從中國詩詞裡汲取到積極向上,樂觀放達。中國詩詞有很多營養,比如道家的放任無為、自然清靜,可以幫助我放下焦慮不安。當每天為一件自己認為特別重要的事情徘徊憂慮的時候,你可以在詩詞裡看到,其實所有事情都不是那麼重要,心裡的負擔可能會輕一點。"

"語文是百科之母",周貴用這句話表達對陳更的認同。在周貴看來,學好語文是學好一切專業的基礎,無論哪一學科的學習,都需要去理解和表達,"如果對語文掌握得不好,就不具備這樣的理解能力。如果你只懂做化學實驗,但是不懂表達,也是行不通的。"

牽手理工科的《中國詩詞大會》冠軍,卓越教育這樣詮釋向未來生長

陳更成為卓越教育課代表

"學霸"代言-意在樹立榜樣力量

為何選擇陳更作為代言人?在線下公共場合和網絡社交空間,不時能看到流量明星擔當代言的教育機構廣告,卓越教育選擇反其道而行之。他們把視線投向了陳更,並且給她"課代表"的身份。

為什麼叫做"課代表"呢?這是卓越教育的意圖所在。"我們希望,不只是利用陳更的名氣來做表面宣傳,更希望挖掘她的學習經歷和經驗,為什麼她的理科學習這麼好,又有文學修養,她是通過什麼方式習得的。"周貴說,希望有更多學生從陳更身上得到借鑑,受到影響。

牽手理工科的《中國詩詞大會》冠軍,卓越教育這樣詮釋向未來生長

對陳更本人而言,從《中國詩詞大會》冠軍的舞臺走下來。她也在尋找自身價值和創造價值的方向,於是欣然應允了卓越教育"課代表"一職。

"我覺得,人內心的安全感和踏實,不僅來自於對自己的肯定,它還來自於能傳達給別人什麼東西,能給周圍人帶來什麼。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去做公益慈善,因為他們在那裡找到了自己的意義。"

她覺得,互動和傳達,能夠讓自己更有動力,通過互動和交流,走出來面對他人,然後再回來內化自己的修為和內涵,"是特別好的過程"。

這是一名"學霸"的價值權衡方式。周貴說,"學霸"是卓越教育在挑選代言人時的關鍵詞。"我們希望,她是學霸,而且思想獨立、視野開闊、自律勤奮、文理兼修。"

陳更恰恰符合這一理念,相比傳統意義上通過苦讀獲得高分的學霸,她更符合未來社會對人才培養的定位。

向未來生長-詮釋創新人才培養

在人才培養方向和理念上,卓越教育正在向未來生長。

剛剛過去的2018,對許多學科培訓機構來說,是一個門檻期,接連多個規範治理政策出臺,不少機構都感受到了壓力,但卓越教育依然從容淡定。

"作為規範行列當中的一員,我們當然希望,整個行業越規範越好。"因為政策的規範,清理了許多不合規的障礙,對卓越教育而言,整個市場空間越來越大。

牽手理工科的《中國詩詞大會》冠軍,卓越教育這樣詮釋向未來生長

(周貴(右)與陳更接受媒體採訪)

這是機會,也是挑戰,卓越教育早已未雨綢繆。2017年,卓越教育提出"向未來生長"的理念,可謂順勢而為。他們從學科培訓機構,更多參與到素質教育領域,主張教育從應試迴歸到教育的本質。

從企業發展理念,到戰略規劃;從課程設計,到教學要求。卓越教育的迴歸是全方位的。周貴以一些課堂小細節為例:對學生的閃光點,老師需要加以鼓勵,而不是用標準答案去打壓;在道出答案時,需要先認可學生的想法,然後再提出不同意見。例如,針對共享單車給城市帶來的便利和問題,卓越教育的課堂上會出現"學生對共享單車的看法"這一類探究性問題。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肯定努力和個性。當然,當下做得還不夠,未來,也會不斷去優化。"周貴說,在詮釋卓越教育踐行創新型人才培養理念的目標指向時,陳更就是一個榜樣和標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