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對“互聯網經濟”影響有多大?智庫觀點來了

3月26日,由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主辦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互聯網經濟的影響”視頻研討會成功舉辦,與會嘉賓分析了疫情對互聯網經濟的影響,並提出對策建議。研討會還啟動了中網聯智庫協作機制。傳播君整理部分嘉賓觀點,為你呈現。

任賢良

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會長

中網聯要與重點互聯網企業智庫和高校研究機構加強合作,通過共建智庫協作機制做業界動態的研究者,通過提供專業諮詢服務做政府決策的參謀者,通過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做網信事業的推動者。希望互聯網企業加強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研究和應對,注重發揮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在抗擊疫情中的應用,努力在保障民眾需求和社會運營穩定中彰顯擔當與作為,為戰“疫”勝利做出更大貢獻。

新冠肺炎疫情雖然給互聯網經濟帶來較大沖擊,但綜合看影響是短期的、外在的,也是可控的。互聯網企業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加快佈局 5G 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密切關注在線教育、電子政務、遠程醫療、無人配送等疫情期間挖掘出來的新消費需求,把握後疫情時代互聯網經濟的主動權。

李欲曉

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副院長

疫情之下,全球互聯網經濟“危”“機”並存,疫情對宏觀經濟帶來衝擊,同時也要看到,智能製造、在線醫療 、在線辦公等新興產業展現出強大成長潛力。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優勢開始顯現:線上線下結合,優勢突出;協同辦公軟件等應用經受市場考驗 ,呈現裂變式成長;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的新消費紅利尚待挖掘;“新基建”政策刺激互聯網及相關產業發展,再次站上風口。未來全球協作抗疫中數字經濟將發揮重要作用,中國企業大有可為。

張輔評

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總編輯

為助力各行業抗擊疫情,我們開啟了全新的內容生產和傳播,新的視頻營銷和推廣模式對疫情期間的經濟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 一是開啟“雲”經營;

  • 二是拓展“雲”助農;

  • 三是推動“雲”旅遊;

  • 四是打通“雲”信息;

  • 五是傳播“雲”公益。

可以預期,“互聯網+”的模式將在後疫情期間對促進經濟復甦取得更大突破,進而發揮越來越明顯的作用。

我建議中網聯智庫協作機制能夠推動相關部門給予政策支持,鼓勵餐飲、旅遊、零售業與直播短視頻行業的融合,通過線上向更多用戶進行分享和商品銷售,以促進消費擴張和生產恢復。

杜躍進

360集團首席安全官

我們看到我國過去在數字經濟領域裡的積累,在這次的疫情裡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我認為未來它還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疫情促進了互聯網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比如大數據的應用在深度和速度上都會有所提升,而疫情引發的新業態也給遠程辦公、在線教育、視頻會議等帶來很多新機遇。

鄭光魁

人民數據管理有限公司(國家大數據災備中心總經理

疫情對互聯網行業帶來的影響,我認為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 一是對互聯網企業的人力資源有一定影響。

部分小型互聯網企業會面臨一定的經營壓力,同時疫情對於互聯網企業的人員流動和就業也會產生一定影響,一些員工返崗會比較困難。

  • 二是對線下支付場景的影響。

對於線下掃碼支付而言,一季度掃碼支付市場環比增速會出現明顯下降。但對於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而言,除線下消費外,各支付場景受疫情影響較小,行業已經進入平穩發展階段,預計市場規模將保持穩定但增速放緩。

  • 三是對電商物流的影響。

一方面大量的生活消費品和醫護用品需求激增,另一方面快遞物流又面臨疫情管控和春運的雙重壓力,倉儲和配送運作難度倍增。

整體而言,疫情之下,互聯網經濟成為發展新亮點,互聯網經濟不僅代表一種新的生產力,同時也代表一種新的生產關係。

黃林莉

我認為“新基建”這一政策會為疫情後的經濟增長帶來很大的動力。當前數字經濟正在進入到以人工智能為核心驅動力的智能經濟的新階段,我覺得未來的10年、20年,智能經濟一定是經濟向上發展的新引擎,而“新基建”會讓智能經濟加速發展。當前我有幾點建議:

  • 第一,抓住疫情下消費習慣改變的契機,可以發展一些像無人車相關的新的服務的消費,助推無人車的大規模應用。

  • 第二,疫情當下,工廠員工會延遲返崗,這會倒逼製造業加速優化,可以在質量優化、工藝檢測等領域進行人工智能相關技術的探索。

  • 第三,我建議加大對人工智能的政策支持,希望能讓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國家治理體系的建設中具有更廣泛應用。

徐輝

美團政府事務部資深總監

我們發現疫情之下生活服務的新需求也在加快地釋放。

  • 一是無接觸、無人零售等模式悄然崛起;

  • 二是疫情刺激線上工作、生活和娛樂習慣的培養;

  • 三是大數據應用的價值凸顯,生活交通的出行、消費、酒店、旅遊、孕育等平臺數據可用於消費偏好和人流量的分析。

對於新業態的發展,我們呼籲多角度的政策支持:

  • 一是我們呼籲包容審慎的監管環境;

  • 二是以“新基建”為著力點,加快推動線上線下的融合發展;

  • 三是將生活服務業電商新生力量納入民生應急保障體系;

  • 四是建議各地政府積極與電商平臺合作,出臺在線消費的政策舉措。

韓偉

貝殼找房政策研究總監

當前,疫情對居住服務平臺造成了衝擊,主要表現在市場受到較大影響,中小品牌面臨困難,人員流失風險增加。疫情同時也在倒逼行業變革加速,主要表現在加速線上對線下場景的替代,助推新科技應用升級,比如AI講房、VR看房等不斷創造全新的銷售場景。

此外,我認為互聯網企業若要避免疫情期間的強勁增長成為“曇花一現”,關鍵是要持續提升服務品質,並把數字化供應鏈等核心能力進一步對外開放,讓這個春天成為產業互聯網高速成長的新起點。

湯學黎

好未來教育研究院助理院長

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培訓教育專業委員會一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培訓機構影響”的在線問卷調研發現,當前培訓機構所面臨的困難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營收減少、場地租金壓力和人力成本過高,不同類型的機構略有差異。

針對在線教育未來的發展,我有如下建議:

  • 一是落實在線教育產業稅收優惠政策;

  • 二是落實在線教育行業人才發展政策;

  • 三是加強在線教育知識產權保護;

  • 四是加強校內外合作;

  • 五是專項支持在線教育產業及企業創新發展;

  • 六是鼓勵“互聯網+教育”的體制創新。

任中偉

多點合夥人

我對疫情結束後的行業發展有一些簡要思考:

  • 第一,要做好全面數字化和線上線下一體化,尋求效率與體驗命題的最優解 ;

  • 第二,加速發展到店、到家、到勞動社區的全場景 ,滿足用戶隨時隨地的消費需求;

  • 第三,供應鏈、用戶運營和數字化是生鮮快消行業的基石,企業要想發展好、運行好,這幾個方面都非常重要。

  • 第四,市場經濟與道德經濟要平衡發展,這是行業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在疫情期間的表現,消費者都會記在心裡,所以我建議未來企業要平衡好這兩者的關係。

王俊傑

蘇寧零售技術研究院院長

疫情之下中國零售“危”中有“機”,蘇寧零售技術研究院結合蘇寧線上線下全生態大數據,對疫情影響下零售的變化趨勢進行了預測:

  • 一是即時消費模式更成熟,提升“到家力”;

  • 二是科技驅動終端服務方式升級,“無接觸服務”興起;

  • 三是遠程辦公需求被激發,居家辦公漸成業態模式,這段時間,仍是遠程辦公應用的適應期和養成期,未來會激發更多遠程辦公技術和軟件的創新與開發;

  • 四是“在線化”常態滿足用戶所需,服務更注重專業、便利和可觸達;

  • 五是“全民營銷”時代經營私域流量,精細化運營管理為共同目標,建立商品溯源體系迫在眉睫;

  • 六是零售企業迭代創新,將只關注增量運營轉為關注增量和存量並重運營。

(以上內容按發言順序整理)

據悉,會上啟動的中網聯智庫協作機制由中網聯、新華網、光明網、人民數據、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360、今日頭條、美團、蘇寧、滴滴、多點生活、貝殼找房、好未來以及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協同創新中心等19家企業或機構發起,將圍繞業界關心的熱點、重點、難點問題開展協作研究並定期組織研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