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中國科技文明魅力

□陳邕

感受中国科技文明魅力

正如著名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博士所言,“中國在3世紀到13世紀之間,保持了一個西方望塵莫及的科學知識水平”,中華民族的科技活動有著悠久的歷史,曾經為人類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以1919年五四運動倡導“科學”與“民主”為開端,中外學者從不同學科領域和審視角度,對中國科學技術史作了大量的、精到的闡述。其中李約瑟窮其畢生精力編著的《中國的科學與文明》,和時任中科院院長的盧嘉錫擔任主編的《中國科學技術史》,堪稱中國科學技術史研究領域的“雙峰”。可是這兩套多達數十冊、幾千萬字的書,對於普通讀者來說,顯然是難以企及的。

作為“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項目、2020年度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彩圖青少版中國科技通史”(接力出版社)一套六冊日前推出。本系列由國內中國科學技術史研究領域權威專家、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長江曉原教授領銜主編,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8位博士共同執筆撰寫。創作團隊立足於長期以來紮實的研究成果,融入國內外相關研究領域的全新成果,以全球化視野考察中國傳統科技,為這套書的內容在權威性、前沿性、精確性方面提供了堅實保障。

全書從滿足青少年的好奇心角度出發,從問題導入,通過翔實的史料、深入淺出的語言、全面透徹的分析,勾勒出上起古代、下至當代的五千年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軌跡,梳理中外文化交流對中國科技的影響,系統介紹了中國古代在地理學、醫學、算學、農學、博物學等科學領域所做的獨特探索,在以“四大發明”為代表的技術領域對於人類文明所作的巨大貢獻,以及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重要科學技術成就,從“兩彈一星”到中國高鐵,直至屠呦呦首獲諾獎,皆有重點論述。

作者突破了“成就描述”的範式,注重探討知識的創造和傳播以及科技與各種社會因素的互動關係。同時配以近千幅生動活潑的插圖來增強趣味,將難以理解的概念和實例轉換為圖像。全書還設置了“中外科學技術對照大事年表”,凡未能列入正文的中國科學技術史有關知識及名詞解釋,均可在這部分中得到了解。全書融趣味、知識、故事於一體,為讀者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理解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重大發明與創造,理解世界文明進程提供了獨特的視角。

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成就,不是在於可以羅列的種種發明和創造,而是在於其背後的科技智慧,包括科學思想、科學思維、科學方法、宇宙觀、價值觀、科學管理等,這些智慧成為中國古代科技不斷產生、發明、創造的力量源泉。“彩圖青少版中國科技通史”就是一部將歷史與現代、知識與智慧、科學與藝術密切結合的優秀作品。通過閱讀這套書,廣大讀者特別是青少年讀者不僅可以感受上下五千年輝煌燦爛的中國科技文明的魅力,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還能理解科技與人類社會方方面面的密切關係,以及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作用。走進“彩圖青少版中國科技通史”,讓深埋在故紙堆中的中國科技生動、鮮活起來,滋養和灌溉當代每一個普通中國人的內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