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播放鍵”重拾“煙火氣”灣裡區各企業陸續復工

公園、旅遊景點相繼開放

各企業陸續復工,公園、旅遊景點相繼開放,上班路上的人和車也逐漸多了起來……抗疫情,勇於擔當;迎復工,奮發齊上。春雷聲中,萬物復甦,灣裡區根據上級公佈的縣域疫情風險等級,相應調整了區域內的各項防控措施,精準抓好疫情管控,有序做好人員安全流動,謹慎地按下了“播放鍵”。

做好外防輸入

鞏固疫情防控成果

圍繞“突出重點、統籌兼顧,分類指導、分區施策”的要求,灣裡區在堅定實施“預防為主、外防輸入”策略下,重點圍繞高速服務站、電子卡口、社區網格等“三道防線”,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嚴防疫情輸入。

灣裡區做到全天候關注疫情防控政策,實時跟進上級部門和行業的安排部署,通過微信公眾號、掌上灣裡APP,多渠道及時向市民轉發權威機構發佈的疫情報告,宣傳疫情防控知識,提升群眾防範“免疫力”。

自2月28日起,灣裡區抽調24名幹部組建成三個專班,在西外環高速路口綜合服務站,實行24小時綜合服務,優化服務流程,構建高速服務站防線;加強電子卡口防線,對每天23點至次日凌晨5點進入灣裡的車輛進行信息比對、排查,對有重疫區軌跡史的車輛進行嚴密跟蹤甄別。同時,為進一步鞏固社區網格防線,灣裡區成立三大戰區指揮部,按照社區網格設立戰鬥小組,以樓棟為單位,實行分片管理。

灣裡區將群眾安全健康放在第一位,統籌安排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工作。全面做好公共場所的清潔消毒,最大限度減少存在交叉感染風險的聚集活動;所有企業防護措施不到位不開展工作,安全措施不到位不進行生產經營;幫助復工復產企業、個體戶協調爭取口罩、酒精、紅外線體溫計等防疫保障物資,確保防護物資到位。

打出“組合拳”

為復工復產保駕護航

開通24小時服務電話、24小時內快速辦結、出臺《灣裡區關於有效應對疫情穩定增長若干政策措施》……灣裡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2月20日,陳歡收到了銀行發放的5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原來,他經營的南昌市歡燕芳食品有限公司受疫情的影響出現了資金短缺,瞭解到相關扶持政策後,陳歡在線上遞交了創業擔保貸款資料。區別於平時的實地調查、來回奔波,這次灣裡區就業局簡化了資料審核、實地調查等環節,讓貸款儘快地發放到經營者的手中。“這筆創業擔保貸款對我來說就是雪中送炭,給我們創業帶來了更多的信心。”陳歡說。

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企業復工復產,都離不開高效的政府服務。灣裡區行政服務中心副主任熊承強介紹,2月3日,中心及時啟動了“零聚集”的政務服務,推行“零見面為主、現場辦為輔”的線上線下雙服務模式,截至目前,中心已辦理各類事項7000餘件,其中網上辦理佔80%。

記者還了解到,為了把耽擱的時間搶回來,把疫情的影響降到最低,灣裡區還為203家已復工企業購買了總價值500萬元的復工復產疫情防控保險,讓復工人員吃下“定心丸”。此外,灣裡區稅務、商務、金融等各級部門聞令而動、精準發力,一項項惠企政策相繼出臺、一個個重大項目相繼復工、一家家企業投入生產……

街道恢復“煙火氣”

景區開放踏青遊

都說餐飲店的廚房是“煙火氣”最濃的地方,這兩天灣裡區恢復開業的餐飲店一家接著一家。位於中心花園小區門口的“玉都乃比”羊肉店裡,烤爐裡的炭火燒得通紅,烤肉師傅手裡翻動的羊肉串泛著油光,冒著陣陣香氣,格外誘人,吸引著排隊就餐的食客。

除了部分餐飲店,理髮店、社區小超市、便利店、水果店等都逐漸開門營業,景區也在有序開放當中。歷經了一個寒冬之後的竹海明珠景區,這兩天迎來了一批批踏青的遊客,但與以往不同的是,所有遊客都必須經過工作人員統一掃碼、測量體溫等程序,確認無異常後才可以進入景區。

連日來,灣裡區按照分區分級精準防控策略,根據疫情防控形勢科學研判,有序安排旅遊景區開放。目前,竹海明珠、獅子峰等景區和公共綠地、公園已陸續開放,共接待遊客3000餘人次,各景區景點實行預約、實名購票等方式,推行每日限流,並實行分散式遊覽。同時,灣裡區還在各個路口設置健康監測點,工作人員與志願者分工協作,對遊客進行友善勸導,規範出遊。“我們在做足防疫措施、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科學恢復和保障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灣裡區委書記於立山說道。如今,隨著疫情形勢的持續向好,灣裡區百姓們的生活按下了“恢復鍵”,街頭正冒著“煙火氣”,人們熟悉的生活又回來了。

(陳璞 南昌日報記者 江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