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脱贫记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吃低保,不是一件光荣的事,老马常对自己说:“脱贫靠政策,更要靠自己。”

老马名叫马文忠,今年60岁,是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白庄镇下拉边村村民。年轻时的老马,到四川修过公路,到新疆挖过金子,日子还算过得去。没成想,早些年妻子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看病花了不少钱。2013年,老马的妻子被诊断为腰椎结核病,自此卧床不起,看病花了近二十万元。

为了给妻子看病和还亲戚朋友的钱,老马带着两个儿子四处打工,窟窿却一直没能补上。2015年,老马一家被确定为贫困户。乡邻们忧心忡忡地说:“老马脱贫——猴年马月的事。”

妻子卧病在床,让老马这个坚强的撒拉族汉子,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老马把积蓄全部花在妻子身上,一家生活陷入困境。老马却不甘心,他时常给自己打气:“不能倒下,不能让这个家彻底垮了!”

“妻子卧病在床的日子,老马话少了,整天待在家里。”下拉边村党支部书记马玉德说,老马是个能吃苦、从不向生活低头的人。早些年,他凭着一身力气,让妻子和孩子在村里过上了体面的日子。自从妻子病重后,对老马的打击确实不小。

老马一家的遭遇,下拉边村党支部书记马玉德和驻村干部看在眼里。老马说,村上、镇上的领导多次找他谈心,他觉得不能消沉下去,要对得起大家的关心。在下拉边村两委、驻村干部和白庄镇领导的扶持下,2015年,老马一家享受了产业到户资金。

“一家6口共分到32400元的产业到户资金,这笔钱通过入股分红的形式入股到一家公司里,年底共分到两万多元的分红资金。”老马说,这笔资金让他有了新的想法。

“两个儿子都是面匠,长年在别人的拉面馆里打工,何不自家开个拉面馆呢?”老马的想法,得到下拉边村和扶贫工作队干部的支持。2017年,老马通过扶贫工作队协调,从银行贷了15万元,向亲朋好友借了5万元,加上分红的两万多元,老马的第一家拉面馆在上海开张营业了。

2018年,老马一家又享受到“530”贴息贷款,他在杭州又开了一家拉面馆。“现在儿子、儿媳妇都在外地经营拉面馆,我在家照顾妻子和孙子、孙女,生活渐渐好起来了。”老马说,他一家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多亏了党的好政策。

以前家里困难时,老马没有抛弃卧病在床的妻子。即便生活再苦再累,他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信心。妻子生病后,老马一人担起家里的重任,他一边照顾妻子,一边料理家庭生活,为两个儿子树立了榜样。

“父亲默默地把一家子担在肩上,从未在我们面前表现出消沉的样子。”老马的小儿子说,从父亲身上,他们看到了一个男人应有的担当。现在,他和哥哥在外地能艰苦创业,跟父亲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党的好政策,自己加油干,老马一家喜事连连。

2018年,老马一家脱贫,被评为村里的“脱贫光荣户”。在老马家的堂屋里,脱贫光荣户的荣誉证书摆在显眼的位置上。这份证书记载了老马一家从对生活失去信心到重新振作起来,从贫困户到“脱贫光荣户”的里程。

从2015年成为贫困户,到2018年成为“脱贫光荣户”,4年时间里,老马起早贪黑,将卧病在床的妻子和年幼的孙子、孙女的生活照顾得很周全,让在外开拉面馆的儿子儿媳妇们安心工作。

知党恩,感党恩。老马脱贫后,没有忘记村里的其他贫困户。现在老马家开的拉面馆里,跑堂的下拉边村村民共有6人,老马吩咐当面匠的两个儿子免费给他们教拉面技术。

“能过上现在的日子,离不开政府和亲戚朋友的帮助。我也想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老马说,作为一名老党员,他更要以身作则,帮助乡亲们树立奋斗志向,靠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下拉边村众多脱贫户中,老马靠着不服输的拼搏精神,成了当地脱贫户学习的榜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