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下昔村成继平靠勤劳养牛过上好日子

清扫牛槽,喂草饮水,整理圈舍……披着暮色,成继平又在自家牛棚前忙碌了起来。再过一个月,棚里有五头小牛犊就要出生了,他每天傍晚都要额外给它们加一顿“营养夜餐”。

成继平是方山县北武当镇下昔村的一名普通村民,全家四口人,之前为了全家人过上好生活,他不辞辛苦,早出晚归,忙于奔波,仅靠种植玉米、山药和小杂粮以及打临时工维持生活。但年复一年的打拼,并没有给这个家庭带来多大变化。特别是两个孩子的读书,一个上大学,一个读高中,给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增加了许多负担。

“当时家里穷得连1000元都拿不出来了,想到两个孩子的学费,今后的生活就觉得眼前一摸黑。”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生性要强的成继平满含泪水。

当成继平夫妇俩为撑起这个家而一筹莫展之时,党的精准扶贫的春风吹进了吕梁山区,也吹暖了武当山下的这个小村庄,更把精准扶贫的阳光温暖洒向了这个贫困家庭。

一切的改变,是从镇村确定2014年精准扶贫对象开始。驻村干部和村干部经过一系列摸底排查,成继平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询问了解具体情况后,帮扶干部分析出他家经济来源单一,没有致富产业,要想脱贫致富,还是要从产业发展上想办法。经过帮扶干部多次入户与他家沟通交流,从思想上激发了他发展的信心和动力,坚定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克服了等、靠、要的思想。2015年成继平与家里人沟通协商,逐项分析,利用骨脊山山大坡广、水草丰盛的地理优势,最终决定发展养牛,自从认准了这个致富路子以后,成继平用东拼西凑借来的钱买了三头牛。

他深知,买牛不难,但要养好并不容易,既要科学饲养,又要有实干精神,为此,他积极联系驻村扶贫工作队邀请兽医站技术员专门为其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每个细节都不放过,期间没有一次因管理不当而死亡现象,也没有发生过一次病害。平日里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暴晒,在山上在牛圈总能看到他们两口子的身影。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成继平从刚开始3头牛到2019年已发展到牛存栏33头。2019年,他根据市场情况,出售小牛4头。实现经济收入四万元,有了收入上的改观,他更加坚定了发展养牛产业的脱贫致富的信心。

方山新闻发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