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勇善战的李世民,为何亲征高句丽没有将其灭掉?

德约科维奇Novak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其实很多。公元644年,唐太宗李世民率领15万大军,亲征高句丽,大军的所到之处,一路势如破竹,攻下十余座城池,打得高句丽军狼狈不堪。俘虏敌军7万,面对如此局面,最后唐太宗撤兵,并没有消灭高句丽

高句丽盘踞辽东和朝鲜北部,也有几百年的历史,是地头蛇,并不好对付。

高句丽人比较善战,尤其擅长守城。

对于高句丽一定要有正确的军士战略以及持久的攻击。

想要司马懿克日擒孟达这种打法,是不可能的。

第一,粮食问题

之所以干不掉高句丽,主要就是粮食问题。

高句丽盘踞辽东,也就是今天的辽河以东,最远可以到朝鲜大同江以北的平壤。

而汉唐的汉人完全控制地区,在东北主要还是长城之内。

从今天的山海关到辽宁丹东,就有1103公里。

从丹东到平壤又有250公里。

两者相加,就有1300多公里。

这么远的距离,即便有卡车运输物资,想要维持10万以上大军持续作战,也是非常困难的。

更别说古代,一切粮食物资都要通过马车或者马匹运输。

这一线压根就没有什么路,运输大军必须在东北复杂的地理和气候下艰难行军。

同时,这里还有大量强悍的少数民族,会不断袭击运输队。

可以这么说,只要能够维持粮食的稳定持续供应,就可以打败高句丽。

只是,这基本不可能办到。

关于李世民的退兵,《资治通鉴》记载:上以辽左早寒,草枯水冻,士马难久留,且粮食将尽,癸未,敕班师。

第二,地形问题

高句丽盘踞的地区,在那个时代的地形非常复杂,易守难攻。

仅仅以朝鲜北部为例,大部分是山地地形,几十个士兵用石头堡垒拦路,用弓箭可以拦截数千大军。

在这种地形作战,对于进攻一方极为不利,也是远征高句丽失败的原因。

第三,高句丽的战略

除了最后1次,高句丽的战略都是成功的,也是务实的。

面对隋唐的大军,高句丽采用后退决战的方式。

他们首先固守城池,以长久的作战消耗敌人的粮食。同时,高句丽军队会不时反攻,以疲劳敌人。

等到敌人粮食接近耗尽,被迫撤退的时候,高句丽又会大举追击。

原因大体就是如此。

李世民时期,唐军由于皇帝御驾亲征战术相对呆板,采用稳扎稳打的方式,步步推进。

这种情况下,又不能保持稳定的粮食运输供应,最终只能重创高句丽,却难以歼灭。

不过,高句丽连续遭受重创,元气大伤,在唐高宗时代就被彻底消灭。


萨沙


我谈谈我的看法。

李世民贞观十九年(645)亲征高句丽未能灭亡高句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准备不足。

一、兵力不足

(一)唐军兵力

李世民为了征讨高句丽出动了多少军队呢?史书记载不一致。有记载为10万的,有记载为17万的。

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唐军出动了10万人:

以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帅江、淮、岭、硖兵四万,长安、洛阳募士三千,战舰五百艘,自莱州泛海趋平壤;又以太子詹事、左卫率李世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帅步骑六万及兰、河二州降胡趣辽东,两军合势并进。

根据《新唐书》东夷传的记载,唐军出动了17万人:

始行,士十万,马万匹;逮还,物故裁千余,马死十八。船师七万,物故亦数百。

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我认为,可能是统计口径不同,根据《通典》记载,初唐时期,唐军总兵力中,有30%的辎重兵,据此,17万可能是包括辎重兵的数据,而10万是不包括辎重兵的数据。

(二)高句丽兵力

高句丽当时有多少军队呢?

据《旧唐书》北狄传记载:

昔高丽全盛之时,强兵三十余万,抗敌唐家。

即高句丽总兵力达到30多万人。这个数据是否可信呢?

查《旧唐书》东夷传记载,高句丽灭亡时有69.7万户,当时每户大约3-4人,据此,高句丽人口约有200-300万人,按照10人出1兵的比例推算,高句丽出动30万军队是完全可以办到的,何况,在国家面临重大危险时,还可以极限动员,高句丽能出动的军队很可能还会多于30万。

据此,从兵力对比上看,唐军处于劣势。

二、物资储备不足

从贞观十九年(645)的实际交战情况来看,唐军并没有进行过冬准备,这仗从贞观十九年(645)四月正式开打,打到九月,李世民就下令撤军了,撤军的理由就是:

以辽左早寒,草枯水冻,士马难久留,且粮食将尽。

可见,唐军当时没有准备过冬的衣物,也没有充足的粮食。

后来,十月份,唐军在撤军的路上,还遇到了暴风雪,有士兵因此被冻死,“暴风雪,士卒沾湿多死者”。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贞观十九年(645)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无论军队还是物资储备,都严重不足。李世民作为百战宿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呢?

三、唐军准备不足的原因

我认为,贞观十九年(645)征讨高句丽,是李世民在军事需要与民生现实之间做出的一种折中方案。

从纯军事角度看,李世民不可能不知道高句丽的实力和实际情况,后来,在贞观二十二年(648)李世民筹划来年大举征讨高句丽的时候,提出的出兵总数是30万,这是符合当时军事上的实际情况的,但是,李世民在贞观十九年(645)只出动了10多万人,而且完全没有做过冬准备,究其原因,应该还是受到了隋朝四次征讨高句丽(隋文帝一次,隋炀帝三次)皆以失败告终、且隋朝因此出现大乱的影响,李世民在贞观十九年(645)征讨高句丽的时候,一直是束手束脚,兵不敢多出,一共出动10多万人,还部分采用了自愿应募的方式,粮食也就准备了几个月,里面还驱赶牛羊充当了一部分军粮。也就是说,李世民是想在尽量减轻百姓负担的前提下,打赢高句丽。

而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高句丽与突厥等游牧民族不同,高句丽城池林立,地势险要,不是通过一两次大规模野战就能解决问题的,势必要进行频繁的攻坚战、围困战,而这些,都需要足够的兵力、物资保障和时间,贞观十九年(645)这次,唐军显然不具备上述条件。幸亏是李世民亲自去的,外加上当时唐军李世勣、李道宗等一批优秀将领,否则,别说击败高句丽,唐军全军覆没在辽东都是有可能的。

正是由于李世民亲自指挥,外加将领努力作战,因此,贞观十九年(645)这次,唐军在战役层面极少犯错,打辽东城、盖牟城、白岩城都打的很顺利,打安市城时的野战,也就是驻跸之战,更是以3万之中,击败高句丽15万人,斩首2万,成建制生俘3.68万人,打出了李世民的巅峰水平。但是,由于准备实在是不充分,因此,在安市城下小小的失误(土山之失),就让唐军失去了时间,不得不在冬季来临之前的九月撤军了。

以上是我的一点简单分析,欢迎大家讨论。

如对唐朝历史感兴趣,请关注我,继续深入讨论。


详侃历史


骁勇善战的李世民,亲征高句丽,而没有将其灭掉,未获得成功,其实当中的理由是多方面的,隋炀帝杨广也曾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三次征讨高句丽而未果,有些时候,即便是强弱分明,也不是靠一场战争就能定胜负的,打仗靠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如果说李世民出击的时间再好一点的话,高句丽是可以灭掉的,不要忘了,此时已经攻占了高句丽十余城池了。

一,李世民为什么要亲征高句丽

贞观十七年(643年)九月,新罗派使者到长安请求李世民出兵相救,说百济和高句丽欺负它,于是李世民就派相里玄奖去传达自己的旨意,大意是要求高句丽赶紧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否则就等着明年攻打你们,但是高句丽表现得很强硬。相里玄奖回来和李世民一说,李世民就决定攻打高句丽,而且还要御驾亲征,当时褚遂良劝了几次,李世民都没有打消亲征的决定。

二,此次出征的阵容空前强大

参与此次讨伐高句丽的有:李世绩、张亮、尉迟敬德、长孙无忌、岑文本、杨师道、张俭、李道宗、契苾何力、阿史那思摩、阿史那社尔、程名振、王大度、薛仁贵等。

贞观十八年(644年)七月,李世民开始为亲征高句丽做准备,派人去督造押运粮草的船只,命人督运粮草,然后派张俭带兵先行进攻辽东,以观察形势。然后再到洛阳行宫安排亲征事宜。

十一月底,李世民任命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领四个州的4万人马外加从长安和洛阳招募的3000士兵,并500艘战舰,自莱州经海上逼近平壤;命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领骑兵6万人马并曾降的胡兵逼近辽东,两路同时开进。各路兵马在幽州汇合。李世民派人在幽州督造云梯,招募进攻器械,并传令天下,不可叨扰百姓,安定民心。十二月中旬,李世民下令各路大军以及新罗、百济、契丹等分路进攻高丽。

三,为什么最终未能达到目的将高句丽歼灭呢

其实作战之初,大唐军队进展是非常顺利的,曾先后攻占10座城池:玄菟城、横山城、盖牟城、磨米城、辽东城、白岩城、卑沙城、麦谷城、后黄城、银山城。迁徙辽州、盖州、岩州七万人口进入中原,歼灭高句丽军队四万余。

但是表面的成绩并未能带来最终的胜果,由于种种原因,李世民不得不从高句丽退兵。

原因之一:唐朝在战略上轻敌 ,太宗战前分析形势,他认为高丽的地盘不过是汉朝四个郡的土地面积,以实力雄厚的唐军去攻打不是难事。实际,攻打高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高丽地国土虽然不大,可是他们已经苦心经营了几百年,修建了一百多座城池,国家也一直很看重军队,军力达到三十多万人。

原因之二:但是已经是九月份,北方天气严寒多变,很快就会草木枯萎,水也结冰,将不利于士兵车马前行,后勤补给供应不上,这也是退兵原因之一。

原因之三:对高句丽国内形势分析不当,唐朝本来以为高丽新君刚刚篡权,国内形势不稳,军心会乱。谁知在战争中,高丽认为唐军是外敌来犯,于是放下内部矛盾,全力对抗唐国,并没有出现预想的大量的高丽军投降现象。

总体来说,这是一场战术上大胜,战略上不亏的战争,半年时间唐军拔十城,迁徙高句丽居民七万人,斩首敌军四万人,而唐军死亡不超过两千人,高句丽也在二十年后在徐世绩的重新攻伐下破灭,高宗李治在太宗打下基石之上终于完成了他父亲的遗愿。


唯恋无名


其实打高句丽,经过杨广的前面几次铺垫,李世民也亲自带兵出征,按最后的战果来说应该是可以算胜利的,毕竟攻下了很多城池,斩杀了大量敌军。

只是在中国历史上,皇帝亲征就得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战绩,所以在这种标准下,李世民的战果反而算成了失败。但必须注意的是,高句丽可不是一般的中原地方割据势力,而是盘踞在东北长达数百年的强大政权,杨广倾全国之兵三征未果,李世民就算再神勇,也不可能一次就歼灭高句丽。

首先是地理位置的原因,东北那“旮沓”一年能打仗的时间没多久,大部分时间都是白茫茫的冰天雪地,别说打仗了,走路都费劲;其次,高句丽的地方易守难攻,想短时间迅速攻下可能性太小;再次,高句丽还具有相当强的战斗力,李世民也不是倾全国之力去攻打,自然也就没可能灭掉他们。

就算如此,李世民的战果也是相当出色了,歼灭高句丽大量有生力量,为后面的李绩、薛仁贵等灭高句丽奠定了基础。


红黑圣西罗


首先说的是李世民确实勇猛。

一是破薛举,平定陇西薛仁杲,铲除了唐朝来自西方的威胁。

二是击败宋金刚、刘武周,收复并、汾失地,巩固唐朝北方。

三是击败王世充、铲除窦建德,使唐朝取得了华北统治权。

四是重创刘黑闼和徐圆朗。大破梁师都,该战役后唐朝实现了统一全国,不仅仅局限于关中和河东一带。

五是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夺得了皇帝,随后灭亡东突厥,战西域,直到吐谷浑伏允可汗逃入沙漠重创西域,西域成为唐朝属国。

对于高句丽的战争要从645年说起,645年(贞观十九年)唐太宗以高句丽摄政弑主虐民为由,亲率六军,从洛阳北进,率兵攻打高句丽。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攻占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座城,徙辽、盖、岩三州户口七万人到中国,新城、建安、驻跸三大战,消灭大量高句丽军队,斩获高句丽首级达到四万余级,唐军士兵死了不到两千人,唐军从高句丽缴获了大量铠甲、马、牛等等。然而645年李世民却主动班师回朝,停止了对高句丽的征伐。

是什么原因导致李世民停止进攻呢?

正史的解释是: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八:上以辽左早寒,草枯水冻,士马难久留,且粮食将尽,癸未,敕班师。

意思是说:唐军取得多次大胜,最终因为当地变冷早、草枯水冻、士马难以久留、而且粮食将尽,所以班师还朝。

当时天气变冷确实应该是李世民班师回朝的主要原因,但是还有其他另外方面的原因:

一是李世民重病在身,不宜在外面久留,在历史中有记载:

身贞观十九年(六四五)四月,唐太宗亲征高丽,车驾从幽州出发。岑文本奉命管理军用物资、器械、簿书等庶务,夙夜勤力、躬自料配。由于劳累过度,不幸在行军途中遇疾猝卒。

二是高句丽已经被攻占大半,已经很难翻身,对唐朝已经构不成威胁,没有继续讨伐的必要。

三是645年(贞观十九年)玄奘取经回国,是不是李世民受玄奘感化,不得而知,反正不巧的是这一年唐僧取经回国。至此李世民放弃了继续征讨高句丽。


以史为镜可以明智


朝鲜半岛自来就是很多伟大帝王的伤心地,刘秀、曹操、杨广都曾在这里留下过遗恨,英明神武的李世民也没有逃脱这个规律。由此,征高丽也成为了很多帝王的试金石。高丽的战绩如何,归根结底来源于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中原王朝的实力、战机都是很重要的因素,但最重要也是最持久的因素跟这个地方本身有关,也就是人文地理!

应该说,朝鲜半岛历史上总体跟中原王朝一样也是分分合合。大致来看,历史上的朝鲜半岛有三个十分重要的时期。一是“箕子朝鲜”、“卫满朝鲜”。 大致等同于周朝至汉朝的这段,“朝鲜”只是指朝鲜半岛北部的地区,为中国郡县下的地方政权,朝鲜半岛南部则被称为三韩(即辰韩、马韩、弁韩),之后被汉武帝征服,设汉四郡。二是三国时期。公元4世纪以后,发源于吉林的中国少数民族高句丽在鸭绿江流域兴起,兼并北部的各部落国家及汉四郡。在南部,百济消灭了马韩54国。辰韩也由12国合并为新罗。朝鲜半岛形成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鼎立时期,韩半岛学者称其“三国时代”。三是高丽时代。公元7世纪新罗在唐朝的帮助下统一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史称“统一新罗时代”。904年,新罗僧人金弓裔建立“泰封”。918年,泰封大将王建以弓裔行为不轨和滥用权力而推翻其统治,改国号为“高丽”。高丽在朝鲜半岛维持了近500年的历史。 由此可见,当今韩国所在的区域对朝鲜半岛而言一直是分分合合的状态。对于中原王朝来说,由于地理位置,文化差异,山川地形,经济水平等原因,韩国区域更是若即若离的存在。

首先是地理距离实在遥远。韩国区域地处朝鲜半岛南部,距离中原文明中心直线距离至少在五千公里以外。其间又有渤海湾阻隔,其道路距离就更远。冷兵器时代,这个距离不啻于中亚之于中原的距离。不是超级强大的王朝很难征服它。

其次是文化差异较大。古朝鲜人文化虽与中原同宗同源,但由于山川阻隔,也产生了太多的文化差异。地方统治者为了强化统治,也在有意引导这种差异化发展。文化上认同感趋弱,使半岛很难融入中原。

第三是经济吸引力有限。朝鲜半岛,尤其是南部地区,相较于黄河长江流域,经济水平不在一个量级上,特产也不多。因此任何一个中原王朝,只要其认同蕃属关系既可,没有必要花很大成本实施直接控制。 就半岛整体而言,中原王朝对其的征伐不计其数。其中著名的是汉武帝征朝鲜而设汉四郡,隋炀帝三征高丽,唐太宗两征高丽,唐高宗征服高丽等。其中隋炀帝和唐太宗的征讨均以失败告终。其事之难,可见一斑





周周说古今


没有灭掉高句丽是由于天气转凉,粮草不足而班师回朝。虽然亲征没有灭掉高句丽,但对其国力造成了巨大打击,之后,李世民改变战术,派出小股部队侵扰,慢慢消耗蚕食其国力。



  • 高句丽

高句丽始建于公元前37年,在当时只是个小国,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五胡乱华附,其趁机扩张,占领了汉四郡。到隋朝时其彊域西跨辽水,东濒临日本海,南至汉江,北达辉发河,并且已经完全建立了律法而制国家,并设立了百官与朝廷,此时的高句丽耕地充足与,地域广扩,战备充足,且境内多山地,又建大量堡垒,易守难攻,已有了逐鹿中原的野心与实力,其经常勾结靺鞨、突厥和契丹南下侵犯中原,成了中原的心腹大患。隋两位皇帝都意图将这个眼中钉肉中刺消灭,也曾出兵攻伐,但四次攻打都没有消失掉高句丽这个悬在中原王朝头顶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到了贞观末期,李世民在消灭东突厥之后,腾出手来专心对付高句丽。


  • 李世民亲征,因天气转凉、粮草不足无奈班师



贞观十七年,高句丽伙同百济欺负唐朝属国新罗,李世民得知后派人前往高句丽命其停止对新罗的攻打,高句丽不理。李世民决定对高句丽进行征讨。贞观十九年十-月,李世民任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太子詹事、左卫率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水陆两军分道进击高句丽。他自己则从洛阳出发,加入了陆军队伍。开始之时,进展十分顺利,唐军一路攻城拔寨,高歌猛进。之月,唐军包围安市城。李世民采取“围点打援”战术,大败高句丽大将高延寿与高惠真,杀死俘虏敌军无数。高延寿投降。七月至九月,唐军猛攻安市城不下,李世民大怒,称攻城后要屠尽城中之人,不料安市城军民听到后更加顽强抵抗。眼看天气就要转凉,军中粮草又告急,李世民无奈只得班师回朝。此战虽未达成一举消灭高句丽的战略目标,却使其元气大伤,唐军在此战中连克玄菟、横山、盖牟、磨米、白岩、辽东、卑沙、麦谷、银山、后黄等十座城池,不仅如此,在此战中,李世民还获得了七万余人,将其迁徙至中原,斩高句丽兵四万余人,获战利品无数,唐军仅损失千人,战果颇丰。

  • 转变战术,偏师袭扰,耗其国力
李世民班师后,采取大臣建议,改强攻为袭扰,不让其有喘息之机,使其国力无法恢复。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李世民派牛进达和李绩率军从水陆两路进扰高句丽,功克石城,高句丽王遣其子高任武入唐谢罪。次年,又派薛万彻领3万大军渡海,进入鸭绿水,在泊灼城(今辽宁丹东东北)大败高丽军。

高宗即位后,继续采取消耗高句丽国力的策略,于668年彻底消灭高句丽。


探寻历史奧秘


时机未到之时,即使神仙来了也是无可奈何的!以李世民的指挥作战能力和统御能力,再加上己经稳定且有所发展的初唐治世,都没法消除高句丽这一横亘于东北方的心腹大患,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因此唐太宗在他的时代里,也就没能实现这个梦想。而在他之前,隋炀帝杨广也曾几次攻打高句丽。但却都无功而返!不仅如此,还因为频佂兵役、傜役,而搞得兵疲民困、国乱四起!大隋也因此而亡了。

而在唐高宗时期,各项主观与客观条件具备了。唐朝的国力也较唐初更为强大了,高句丽相对来说也是己经有所衰落了。且唐朝又采取了正确的策略,也因此才能成功!

由此可见"形势比人强啊″——即使你有天纵之才,是五百年才有所出的雄主!若想实现梦想,恐怕也得有合适的时机啊!



北疆同心侃历史


唐太宗李世民,少年从军箭术无双。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智勇双全的政治家,军事家。纵观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从反隋起义到建立唐朝,再到平定诸侯,一统宇内。几乎没有败绩。然而,在李世民的军事生涯中有一次堪比拿破仑滑铁卢战役的遗憾,那便是远征辽东。



唐太宗贞观18年公元644年,唐太宗任用大将军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率江、淮、岭、硖兵四万,长安、洛阳募士三千,从莱州走海路向平壤进军。又以李世勣(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军六万,以及兰、河二州归降的胡人,共计11万大军向辽东进军。



贞观十九年(645)。李世勣率军攻辽东城,唐太宗率精兵与其汇合。唐军攻占辽东城,杀敌一万多人,俘获敌军一万多人,还俘获男女四万人。以其城为辽州。但九月,唐军开始围攻安市城。由于守军殊死抵抗,使唐军未能攻克。时近深秋,唐太宗因为当地变冷早、草枯水冻、士马难以久留、而且粮食将尽,所以班师还朝。虽然之后两次派遣将领去攻打高句丽,但是始终没有彻底攻克。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唐军之所以没有彻底攻克辽东有以下三个原因。

1,辽东气候恶劣,李世民的士兵多来自于关中平原和中原以及江淮地区,一时水土不服,战斗力急剧下降。

2.实际上,无论是隋炀帝征伐辽东还是唐太宗征伐辽东其战争性质都是为了开疆拓土而发动的非正义的侵略战争。遭到了当地居民的殊死抵抗。因此,就算隋唐军队十分英勇,面临视死如归的辽东本土士兵也是力不从心的。这是他们失败的根本原因。

3,由于辽东距离,关中和中原地区,以及江淮地区距离遥远,地形复杂,粮食运输极为困难,导致粮草和补给中断,所以往往不得不在将要胜利的时候罢兵归国。


兵法上讲:天时地利人和,可是,隋唐军队,既占不到天时,也占不到地利,更输一筹人和,所以失败了。


旧事旧人历史说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帝王,文治武功,威名赫赫。他自从登基以来,带领唐军横扫边疆,其中东突厥、薛延陀等外族陆续被扫平。太宗皇帝天纵神武,所到之处可以说挡者披靡,但是即便强如太宗李世民,也有遭遇挫折的时候,最大的遗憾就是直到他去世前,都没有平定高句丽。

先来说一下高句丽这个国家,高句(gōu)丽(lí)是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七世纪在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存在的一个政权。其人民主要是濊貊(huì mò)人和扶余人,后又吸收一部分靺鞨(mò hé)人,古朝鲜遗民及三韩人。高句丽极盛时疆域,东部濒临日本海;南部控制了汉江流域;西北跨过辽水;北部到辉发河、松花江流域。

隋朝时期,隋文帝杨坚和隋炀帝都打过高句丽,尤其是隋炀帝曾经三次远征高句丽,然而都以失败告终,也成为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那么太宗皇帝为什么要去打这个高句丽呢?

太宗皇帝一代枭雄,野心勃勃,欲建立一个四海威服的大一统王朝,唯有辽东的高句丽一直都不肯臣服大唐,这成为李世民的一块心病,必欲除之而后快。且唐朝初年经过贞观之治。李唐国力大大增强,而此时唐朝也已经把老挑事的东突厥给灭掉了,因此就从客观上创造了整讨高句丽的条件。

因此太宗皇帝在安排好国内的事情后,决心亲自带军前去征讨,想要彻底解决高句丽问题。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唐朝的属国新罗遣使入朝,投诉高句丽图谋断绝其到唐朝的通路。唐太宗李世民派人出使高句丽,命其停止争战,遭高句丽拒绝,唐太宗遂决定发兵东征高句丽,其实这就是为征讨找了个借口。

太宗于贞观十八年,准备亲自出征讨代高句丽。临行前昭告天下,称辽东本来属于中国的领土,隋炀帝四次出兵都没有收复,现在我要亲自率军,为中国报仇。太宗分析当时的形势,认为高丽处于新旧政权交替的时候,国内时局不稳定,又与新罗打仗,现在是出兵的最佳时机。


诏告书一出,各地唐朝大军都响应号召,前来聚集。太宗任命一支队伍由李勣为总管,道宗为先锋,共六万人马,从陆路绕过辽河,前往攻打高丽;另一支队伍以刑部尚书张亮为总管,兵力四万,战船五百,由水路进攻高丽;两路大军水陆并进,唐王亲率大部队随后从洛阳出发,远征辽东。

唐军出兵以后,连战连捷。李勣一路人马攻克了好几座城池,他们包围了辽宁的重镇,张亮从水上登陆后就攻下了卑沙城,太宗的大军与李勣军队汇合后,一起攻下了辽东的两座城池,还包围了安市城。这些都是当初隋炀帝三次远征都没有攻下的。

安庆被包围后,高句丽王坐不住了,他派了两员大将分别带领两支队伍北上来增援,想和唐军决一死战。太宗率唐军精锐部队前来迎战,大败高句丽军,好几个部落酋长投降,唐军光杀死靺鞨兵就有三千多人,此次惨败震惊高句丽全国。

安市城边的高句丽军队吓破了胆,惊慌逃走。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唐军包围安市很久了,由于城池地势险要,不好攻打。而辽东天气转冷,唐军远行,不习惯当地的严寒,只有无奈退兵。唐朝此次出兵打下高句丽十多个城池,歼灭高句丽军队十几万人,可是却没有达成彻底扫平高句丽的战略目标。从这个角度说,此次出征没有成功。

分析一下唐军失败的原因:

1、唐朝在战略上轻敌。太宗战前分析形势,他认为高句丽的地盘不过是汉朝四个郡的土地面积,以实力雄厚的唐军去攻打不是难事。实际上,攻打高句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高句丽的国土面积虽然不大,可是他们已经苦心经营了几百年,修建了一百多座城池,国家也一直很看重军队,军力达到三十多万人。

2、高句丽人占据了地理优势,高句丽国内大多是山城,地势大多险要,宜守不宜攻。唐军在平原地带战无不胜,但是想仰攻山城却是相当不容易。高句丽军不用出战,只要利用地势守好城池,以逸待劳,拖延唐军攻势即可。等到冬季到来后,唐军不适应北方严寒的天气,并且由于路途遥远,后勤补给线拉得太长,因此最后只能选择退军。

3、唐朝本以为高句丽新君刚刚篡权,国内形势不稳,军心会乱。谁知在战争中,高句丽国内认为唐军是外敌来犯,于是放下内部矛盾,一致对外,对抗唐朝,并没有出现预想的大量的高句丽军投降现象,这是战略预判有误。

4、战术失误。以高句丽险峻的地势和恶劣的环境,只应该采取速战速决的方式,直接攻进高句丽腹地。但是唐军求稳,没有出奇兵,因而贻误战机。

东征以失败告终,高句丽又延续了二十年。到唐高宗时,唐朝就采取正确的思路,从海路进攻,直取高句丽首都平壤,一举灭亡高句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