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方這麼小,為什麼巔峰時期經濟可以達到美國的90%?

用戶6095336475557


各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晚上好!以下是我個人的見解。

從主觀上看,戰後日本經濟發展的誘因與日本政府制定的經濟發展戰略和採取的一系列成功的經濟政策是分不開的。

一、強化凱恩斯理論,發展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戰後日本政府推行凱恩斯理論,利用國家政權的力量,加強對經濟生活的干預、引導和控制,發展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1、加強資本主義經濟的計劃性。戰後初期日本政府制定許多經濟計劃,如“1948-1949年兩次制定了‘經濟復興五年計劃試行方案’;1951年又編制‘自立經濟的三年計劃。’”進一步推動經濟的發展。戰後中期又在“1955年底鳩山內閣制定《經濟自立五年計劃》(1956-1960);1957年12月,岸信介內閣制定《新長期經濟計劃》(1958-1962年);1960年池田內閣時期制定的《國民收入倍增計劃》”等等。通過這些計劃,避免了資本競爭中的一些盲目因素,使日本經濟有了連續性發展的基礎。

2、發展國有企業,到1965年,國營企業佔日本全國固定資產總額的15.5%。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彌補了私人壟斷資本主義的某些缺陷,促使了日本經濟的高度繁榮。

二、採取多種措施促進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增加資本總量。

1、大力發展教育,重視培養人才。日本在1947年進行教育改革,改行九年義務教育。“1950年九年義務教育完全普及,就學率達99%;1965年初中畢業升入高中的比率達69.6%;1970年高中畢業升入大學的比率達23.6%。”政府又加大對教育的投資“1950年教育經費為1599億日元,1972年增至40244億日元,在當年預算中佔20%。”高度重視教育的結果,為經濟的現代化提供了充分數量的優秀工人及科技人才,成為日本經濟高速發展的人才資源。

2、引進大量國外先進技術。50年代日本從國外引進先進技術的數量:“1950-1954年度為446件,1955-1959年度為577件,1960-1964年度為2039件。”可見日本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之快。到1979年,日本系統的、大規模的引進3.1萬項世界先進技術,其中一半來自美國。引進主要以購買技術專利和圖紙的方式進行,再結合本國特點改造提高,結果使日本工業在短時期內集中了其他國家長期以來開發的成就,而且節省了鉅額資金。“據統計1945-1970年,日本只付出60億美元就得到了國外耗費1800億美元才研製出來的技術。”當時日本人有個口號:“一號機引進,二號機國產,三號機出口。”

3、充分利用傳統文化的積極因素和獨特的企業經營管理體制。日本傳統文化中的集體主義、重教育、重和諧、守紀律和節儉、勤勞的優秀傳統,有利於職工增強對企業的榮譽感,有利職工形成與企業同舟共濟的忠誠心理,對日本經濟的高度發展有積極意義。企業管理體制實現人員專家化、方法科學化、技術自動化、機構高效化,這些獨特的管理體制對於提高勞動效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積極推行高投資政策,擴大投資規模。戰後日本迅速掀起投資熱潮,“按照經濟企劃廳的估計,1956年日本企業設備投資額,將比上一年增長7.8%,然而實際上卻增長了57.6%。”1955-1970年的15年中,日本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了115倍以上。“日本政府投資額佔政府支出的比率,1960年為35%,1965年為47%,1970年又上升為52%。據1977年統計,日本政府投資佔國民生產總值的5.6%,相當美國的1.4倍,高於英、法、聯邦德國、意四國同年投資的總和。”固定資本的投資的重點是對電力、鋼鐵、機械等基礎工業和電子、化學、汽車等新興工業。進行大規模投資,不僅使日本迅速建立起了以鋼鐵為中心的工業體系和一系列新興工業部門,而且大大加快了各部門固定資本的更新,提高了企業技術設備和現代化水準。

四、大力發展對外貿易。日本利用所處太平洋上優良港口的優勢,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對外貿易迅速增長,給日本帶來了鉅額利潤,日本“60年代後半期,輸出的增長率超過生產的增長率。貿易黑字1968年為25億美元,1970年達到40億美元。”日本將這些鉅額利潤一部分再投資到生產領域,繼續促進日本經濟增長。同時外匯儲備迅速增多,據統計“1970年末為20.05億美元(居世界第十位),1972年末增長至183.65億美元(居世界第二位)。” 這些鉅額的外匯儲備,增強了日本的經濟實力。

五、自民黨長期的執政,使社會經濟發展相對穩定。1955年11月15日,日本自由黨和民主黨合併組成自由民主黨(簡稱自民黨)。由於自民黨在議會中佔據決大多數席位,所以“1955年體制的實質就在於,他實際是保守的自由民主黨一黨執政的體制。從此,日本開始了由自由民主黨長期執掌政權的歷史。”從50-60年代的執政實踐看,歷屆政府對內對外政策是一脈相承的。在經濟方面,自由民主黨政府廣泛的干預經濟生活,制定計劃,致力於新產業的培育與開發,加大資金投入,採取了促進資金積累的特別措施。在政治和社會方面,政府制定了和頒發了一系列以實現穩定為目標的法令,加強對人民的控制;自由民主黨的對外政策,各屆政府都竭力追隨美國。 綜上所述,日本政府和人民在二戰的廢墟上,僅僅用了二三十年,就將一個千瘡百孔、滿目瘡痍、籠罩在核恐懼的國家建設成了一個現代化工業強國。就其發展的誘因,既有二戰後國際環境的客觀原因,也有日本本國的主觀原因,而且這兩種原因是共同起作用的。日本經濟的高速發展,對亞洲乃至整個世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