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遊頤和園看玉蘭,阿姨拍照堅持不摘口罩:這樣才有紀念意義

“這角度正好,把口罩摘下來吧!我幫你拍一張”,旁邊的姑娘說

“不用不用,這樣拍才有紀念意義,證明是這時候來的。”阿姨搖了搖頭,戴口罩拍了張照

14天隔離期終於結束,收拾了下東西就跑去頤和園看花。現在頤和園採用的特殊開放時間,買票的時候分為上下午兩場,下午只開放到17點。出發之前特意下了頤和園官方app,可以到景點聽講解。本來想要買聯票,可惜小的景點並未開放。

春遊頤和園看玉蘭,阿姨拍照堅持不摘口罩:這樣才有紀念意義

剛從北宮門踏進頤和園的門兒,就聽見大喇叭播放:不扎堆不聚集!戴口罩遊園。我這一抬頭,發現園區裡也沒幾個人,別說保持1米以上游園,5米都沒關係。蘇州街等景點空蕩蕩,依舊是沒開放的樣子。身邊經過的人,不論老年人還是小孩,都把口罩戴得嚴嚴實實。

春遊頤和園看玉蘭,阿姨拍照堅持不摘口罩:這樣才有紀念意義

頤和園的雙色玉蘭正當時

頤和園走上一天都走不完,記得朋友說,現在西堤一帶花兒正好,一路上也顧不得看別的景色,直奔而去。偶爾見到一大串迎春,開得黃豔豔的,真是豪放。一路上的宮廷建築讓人著迷,皇家真的是好會生活。看到昆明湖的時候開始犯迷糊,是去十七孔橋,還是去佛香閣方向呢?看著瀲灩的湖水發愣,還是去佛香閣那邊吧,沒想到這邊全都是人!

春遊頤和園看玉蘭,阿姨拍照堅持不摘口罩:這樣才有紀念意義

原來玉蘭正開得旺,一大朵一大片,像是開在樹上的雲朵。大家都在圍著玉蘭拍照,穿戴漂亮的阿姨忍不住站在樹下,等一起來的朋友取好攝影角度,她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摘下口罩,做個擁抱天空姿勢,等拍完了阿姨迅速戴上。全程合作密切,動作一氣呵成,快完成時旁邊的小夥兒一個趔趄,破壞了阿姨的收尾。

春遊頤和園看玉蘭,阿姨拍照堅持不摘口罩:這樣才有紀念意義

小夥兒不小心撞上了阿姨落下的手,慌忙道歉:非常不好意思!阿姨回頭說:嘿,我才不好意思呢!(阿姨為自己拍照姿勢張揚,擋了別人不好意思)倆人隨即哈哈大笑。

春遊頤和園看玉蘭,阿姨拍照堅持不摘口罩:這樣才有紀念意義

往後面走,還有一株粉紫色的玉蘭,阿姨們忍不住揮起圍巾,指揮拍照的朋友,凹起造型。趁著要拍照的那一刻,偷偷摘下口罩,拍完再戴回去。這難得的摘口罩的間隙,是人人皆可理解的愛美之心。

春遊頤和園看玉蘭,阿姨拍照堅持不摘口罩:這樣才有紀念意義

等我走到玉帶橋一側,對著佛香閣拍照的時候,卻聽到了不同的聲音。這邊是拍佛香閣的好地方,入框有湖有建築,正是完美無缺的背景板。姑娘一個勁兒的催阿姨:“這角度不錯,我取好景了!你快把口罩摘了,我幫你拍一張”。阿姨卻說:“不摘不摘,就這麼照吧,戴著口罩才有紀念意義,才能證明是這時候來的。”這個阿姨的想法真是獨特,還沒等我轉過頭,看看這阿姨的樣子,倆人就拍好沿著昆明湖一路而去了。

黑天鵝與清宴舫

我一路走到西堤,這邊的山桃花已經敗了,可惜還是晚來了一步。但是卻看到了黑天鵝踏著綠水,悠悠而至,引起路人的一陣驚歎:黑天鵝!黑天鵝來了!我正想跑到石崖邊,給黑天鵝拍兩張照,它卻和鴨子打起來了,原來黑天鵝在悶頭吃東西,結果鴨子湊了過來,黑天鵝這個小心眼,上去就把鴨子趕到了1米開外,自己這才安心吃獨食。沒想到,頤和園的黑天鵝如此霸道!

春遊頤和園看玉蘭,阿姨拍照堅持不摘口罩:這樣才有紀念意義

之前也來過一次頤和園,卻是第一次看到清宴舫。如果不是提前查好資料,又把這個隱蔽的地方錯過了,這條立在湖中的石船很是好看,鏤空的船艙,就像是一個集合傳統之美的瓷器,紋路卻是西洋風的。旁邊的男子走過,低聲和朋友講:“

這是乾隆爺的清宴舫,舫這個字,就是因為頤和園這個船才有的!”

春遊頤和園看玉蘭,阿姨拍照堅持不摘口罩:這樣才有紀念意義

舫又叫做不繫舟,裝飾華麗利於水中,多供欣賞湖景,可在船艙開辦宴席。清宴舫全長30米,從昆明湖上看過去,開過來的一條大船;可惜的是,當年英法聯軍闖入,直接燒燬了此處,後來光緒帝又重修,這才變成了西洋樣式。

春遊頤和園看玉蘭,阿姨拍照堅持不摘口罩:這樣才有紀念意義

​頤和園是乾隆把江南搬到了北京的園林縮影,昆明湖是那西湖的仿造,西堤是蘇堤的複製品,煙花三月本應看江南春色,如果不能前往,不如去頤和園逛一逛,只是別忘了戴口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