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珠寺,洋为中用——古寺的文保之变

故宫东北角、景山东沿,北京沙滩北街,古建筑密度极高。海归客的游人们最喜欢来这里。

智珠寺,洋为中用——古寺的文保之变

信佛的人知道,一座曾比雍和宫名气还大的古寺藏在这里。这座古寺距故宫东北角楼仅500米。智珠寺,昔日的智慧之寺。在大明朝它所在的区域是永乐御用印经厂,后来改建成3座寺庙,自东向西并列,分别为智珠寺、法渊寺和嵩祝寺。其中,智珠寺规模宏大,分三路。

古寺里藏着一所著名的高档西餐厅,一大面红墙藏住了青灰色调的正殿,褪色的大殿墙体和裂纹的立柱横梁写满沧桑。天王殿里的餐厅内饰是现代风格,人均消费800元,美味的法式布丁足以秒杀人们的胃。已经被改建成六进的智珠寺,还扩建了酒店,2000元人民币一晚。正殿后面是现代风格的陈列室,各种沙龙都在这里举行,后现代的红色喇嘛雕塑陈列在大殿前,灯光的情调独特微妙,王楠楠上一次参加"中法文化交流之春"活动,是在两年前,地点就是这里。

智珠寺如今的面貌变化,全因一个比利时人。2007年的一天,比利时人温守诺在一片民房里偶然发现了破败已久的智珠寺,在这里听到了关于它的故事,于是他决心复活这座古寺。

智珠寺,洋为中用——古寺的文保之变

古寺命途多舛。1949年后,北京的3000余座寺庙多转为民用,包括智珠寺。1950年代,嵩祝寺及智珠寺、法渊寺被迫停止宗教活动,投入生产。嵩祝寺成了北京市盲人橡胶厂的厂房……1960年代,智珠寺正殿曾发生大火,整个殿宇被熏黑……1984年5月24日,智珠寺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这场费时5年的修复工程始于次年,期间路过智珠寺多次,亲眼看到头发泛白的温守诺头戴安全帽,蹲在一片瓦片和木头中间安安静静地,好像在思考什么问题。后来,和温守诺熟识了,偶尔还会聊聊比利时的啤酒和巧克力。

温守诺带领自己的东景缘集团团队,修复了古寺建筑,还保留了寺庙中部分建筑,在当时算是一个较为正面的"样板"。

智珠寺,洋为中用——古寺的文保之变

然而,获奖后的两年,针对智珠寺改建为高档餐饮会所一事,争议不断,有媒体质疑它无视文物保护的相关规定。争议点还在于它的守护者和经营者都是一位外国人,古建筑活化是否合法?应该如何去做?用以公益还是用以经营?政府出让使用权是否合适?类似的事情,海归在欧洲见得多了,但是在中国,这似乎还是一个探索。

两年多的持续关注,让一些事实得到了沉淀。经过2015年1月的短暂停业整顿,如今智珠寺又重新开业,这里依然集餐饮、住宿、会议、画廊于一身。巩俐、张曼玉、法国前总统德斯坦等名人都曾光顾此地。游客们更把自己的朋友圈都搬到这里来,中午的特惠套餐很受美食爱好者的欢迎。大概,舆论对这座600年老寺的包容,正在慢慢形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