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晃起来真好听,就像打快板一样


你晃起来真好听,就像打快板一样

手机摄影与防抖

前段时间,手机圈开了一场相声,也许大家在微博等平台都看到过~


事情这样的,某友商突然指出小米新出的小米10系列在晃动时整个摄像头模组会出现松动的声音,被形象的称为“打快板”事件~


你晃起来真好听,就像打快板一样


一时间大家都以为是小米的品控差到了极点,后来的故事你们大概都知道了,其实这就是光学防抖的“锅”。


手机镜头模组内的光学防抖组件在未使用时,会处在一个未通电状态,甩动手机,模组自然晃荡就出现了这样的声音。


你晃起来真好听,就像打快板一样


其实很多手机都有这样的情况,当时在微博上一大群网友都在摇手机,听着哒哒哒的声音,心里打起了节奏 ~


只是小米10系列的主摄摄像模组比一般的都要更大,晃动的声音自然也大了~


你晃起来真好听,就像打快板一样


但,同样是光学防抖,市面上也有完全不出声的手机啊,这又是咋回事?同时,手机的防抖机制又是怎么帮我们拍出清晰的照片和视频的呢?


今儿我们就来聊聊「防抖」的那些事,看完你也可以听一听自己的手机有没有声儿,再看看防抖怎么样 ~


「 本文预计阅读时间:7min 」


你晃起来真好听,就像打快板一样


大家都知道拍照是把一个时刻的画面凝固,按下快门,眼前的光线通过整个镜头模组照射在传感器上,然后通过一些软硬件的图像处理,完成一次拍摄。


你晃起来真好听,就像打快板一样


但就在我们看到画面按下快门的瞬间,也许我们在走动,也许我们在车上,也许一整风吹动了手,也许我们的血液在手部血管中刚好处于脉动的瞬间...


所有的一切,都可能导致一个结果:你的照片会变糊


你晃起来真好听,就像打快板一样

至于拍摄视频,更加如此,过于抖动的画面不仅会让美感尽失,同时还可能让观看者头晕目眩。


你晃起来真好听,就像打快板一样


所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防抖」技术就出现了。


而现在,除了视频画面稳定、拍照清晰不糊,还有一个应用场景就是「夜景模式」。


大家都知道拍夜间模式,需要一个等待的时间,快的1—2秒,慢的甚至需要七八秒(再多的就只能固定了~ )


你晃起来真好听,就像打快板一样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画面出现较大的晃动,也必然会拍出一张湖到崩溃的图...


你晃起来真好听,就像打快板一样


我们经常看到手机影像功能的介绍上会有“OIS光学防抖”这样的字样。


它主要是通过处理器、陀螺仪和相机防抖模组之间的精密配合,在我们手机抖动的一瞬间,

通过驱动防抖组件快速向抖动的相反方向移动镜头模组,以此来抵消发生的抖动,进而实现最终的稳定。


你晃起来真好听,就像打快板一样


它的作用速度很快,而我们连尾灯都看不到 ~


你晃起来真好听,就像打快板一样


虽然是同样的原理,但光学防抖目前其实也有三种不同的设计方式:悬丝式、滚珠式、记忆金属。


其中,小米10系列以及目前很多手机在采用的都是「滚珠式设计」,没错,会出声的主要就是这个类型


其实第一代采用滚珠式防抖的手机也许可以追溯到当年的诺基亚1020。


彼时的诺基亚就像手机行业一个长老,虽然体力不行了,但毕竟深谙市场宣传之道 ~


他知道也许会有人觉得这是品控不行,所以化被动为主动,美其名曰:“晃动的声音,防止拍照模糊的声音”,完全把这个当成是宣传的点...


你晃起来真好听,就像打快板一样


高,实在是高

今天的标题也就是现学现用的~


悬丝式目前用的比较普遍,以iPhone为代表,不会出声音,也很可靠,凭借4根等长的悬丝在电磁场的控制下移动镜组,只是需要注意不能用带磁性的配件去靠近摄像模组,容易造成损坏;


你晃起来真好听,就像打快板一样


而滚珠式相比悬丝式,优势是可以把体积做小,缺点就是会出声;


还有一种记忆金属式,以华为Mate30 Pro为代表,目前应用还没有那么普遍,因为完全没有了机械结构,整体更加耐用~


你晃起来真好听,就像打快板一样


前面聊了那么久的光学防抖,但手机上的防抖主要分为光学防抖、电子防抖,以及两者结合的混合防抖~


光学防抖可以在不损失画面内容的情况下实现增稳,可因为手机内部空间有限,光学防抖的防抖效果是有限,虽说应付拍照足够,但如果要拍视频,那还远远不够...


你晃起来真好听,就像打快板一样


所以,当我们在拍视频时,手机必然会借助「算法防抖」,通过混合防抖来实现更好的增稳。


「电子防抖」主要是基于算法的方式实现增稳,通过裁切一部分画面,将其作为“冗余区”给画面提供防抖的基础。


其实从最根本的原理来说,光学防抖和电子防抖是一致的~


实现方式就像车辆避震系统,车辆经过崎岖的路面,避震系统上的大悬挂可以通过上下的弹性冗余抵掉路面的抖动。


你晃起来真好听,就像打快板一样

EIS电子防抖原理图


而这个“冗余空间”,对于光学防抖来说是模组内容的物理空间,对于电子防抖而言就是裁切掉的画幅。


所以我们一般在打开「视频防抖模式」后,画面内容就会瞬间少很多。


你晃起来真好听,就像打快板一样


涉及到电子防抖,那就要各家的调教能力或者合作能力了 ~


还记得我在2019年9月出的iPhone11 Pro Max影像体验视频吗?


你晃起来真好听,就像打快板一样


上面的画面都是我手持拍摄,没有借助外部配件以及稳定器。


iPhone11 Pro Max的影院级防抖真的已经很强大了,只要拍摄时掌握一定的小技巧,让自己的动作相对幅度不要太大,手持一样可以完全够用 ~


你晃起来真好听,就像打快板一样


在相机方面,防抖机制既更加简单,也更复杂。


简单在它可以更多依靠物理方式来实现,镜头防抖、机身防抖!(当然也有算法防抖,只是为了保证绝对的画质,相机并不会做特别激进的算法防抖)


你晃起来真好听,就像打快板一样


而更复杂,主要是指相机因为体积更大,无论是镜头防抖还是机身防抖,其内部结构都可以做到更加精密高效,还需要彼此的配合。


目前,已经有越来越的相机开始鲜明的定位为“视频机”,它们也都在不断提升自己的机身防抖水平,包括新推出的富士XT-4,防抖都有不错的表现!


你晃起来真好听,就像打快板一样


防抖既然那么重要,那么我们就来就简单盘点一下目前有哪些防抖较好的手机。


注意,这里主要是指视频防抖,根据我们的使用体验,目前手机拍照方面的防抖体验几乎不用担心了,除非你在拍摄时甩手机玩,或者你在玩极限运动,速度激情...


从目前的体验来看,前面提到的iPhone11 Pro Max,以及OPPO Reno3 Pro、三星S20系列都属于防抖第一梯队 ~


但现有的手机防抖依然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第一,目前除了近几代iPhone以及其他少量手机外,依然还有大部分手机在4K分辨率下拍摄几乎都是裸奔状态,没有任何防抖效果加持...


你晃起来真好听,就像打快板一样

小米CC9 Pro打开防抖后 视频录制规格只能停留在1080P 30帧

第二,是想要最极限的防抖效果,目前主流的做法就是利用超广角镜头更大的取景范围来做裁切算法防抖,而在手机上,超广角这样的副摄镜头往往传感器素质较差,在画质表现上自然比不上主摄。


这一点直到刚刚推出Find X2 Pro上终于有了进一步优化,因为它的超广角镜头采用了以往用来做主摄的IMX586传感器 ~


你晃起来真好听,就像打快板一样


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所以,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今年会有更多的手机采用类似的方案:通过加强超广角镜头素质,结合优秀算法实现更完美的视频防抖效果。


你晃起来真好听,就像打快板一样


防抖是一个对于拍摄体验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对于拍摄者而言,


好的防抖,是一种安全。它可以大大降低视频拍摄的门槛,不需要多么专业的技巧,拿着拍,画面也依然能够清晰稳定;


好的防抖,是一种解放。它可以让我们在日常拍摄中减少稳定器的负重,更加自由轻松。


你晃起来真好听,就像打快板一样


想拍的时候拿起手机就拍,这才是手机影像,不是吗 ~


所以,一起期待吧,期待今年会出现更多手机产品通过优秀的软硬件结合实现更棒的防抖效果,让每一个都能轻松拍出稳定而清晰的画面。


今天就到这里咯,感谢深夜还在看文章的你 ~ 如果喜欢我们的分享,还记得帮我们点个在看或分享,这会对社里有很大的帮助!


晚安 ~


爱否科技:

https://www.sohu.com/a/377947448_473286


学习摄影的你是否也曾花费大量时间去搜集各类摄影资源,而且因为来源不同还需要去逐一筛选,这往往会消磨学习摄影的热情,为此攻摄查阅了近万篇教程,为你精选了500篇干货摄影教程,及6期摄影大咖精品课


你晃起来真好听,就像打快板一样

评论告诉我

你的手机响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