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米高管和华为高管画风完全不一样?

F妇女之友的爹


说别人产品不够好,借此抬高自己,商业中很正常,但是商业不仅仅是商品。华为消费品业务不是最大的部分,所以人家用不着那么死乞白咧的,小米不一样。

两家公司的技术力量,公司规模也不能相提并论。所以我对小米高管还是挺理解的。屁股决定脑袋,屁股也决定了逼格。

所以我还是支持华为,用mate30回复这个答案。

谢谢。


喵喵小丸子的爹


我个人觉得小米华为两家高管在营销上,风格大同小异吧,都是雷厉风行的类型,具体可以给你总结一下“小米华为高管恩怨录”了解一下?


不知道从哪年起,华为和小米,不小心成了同行,虽然华为入行更早,但小米显然比华为更快地找到了市场的感觉。那几年小米的成功让华为手机的的失败更显不堪,2012年底,余承东从任正非手上领到的是“从零起飞奖”。


由此,华为放下身段,向小米看齐,学习小米的渠道建设,学习小米的网络营销。雷军也深知华为的厉害,虽然在市场上不免产生一些磕磕碰碰,但总归对对手心怀敬佩,有几分恩怨,并伴随几分快意。



但自从小米来了一个卢伟冰,几乎天天在向华为开炮,怼得华为,除了胜利,已无路可走。


01故事开始故事是从一台手机开始的:2月13日,小米发布了最新旗舰手机小米10/10Pro。


而在发布会之外,小米高管和华为高管两方则在微博舆论场上对垒,一度让手机数码圈形成了一波站队风波,无论是普通的吃瓜群众还是粉丝,甚至是微博大V都未能免俗。这件事迅速由手机行业开始向全网扩散,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引发了很多争讨。比如卢伟冰最著名的一战是“嗡嗡嗡”,是调侃华为手机震动马达太差,甚至成为网络流行词。



更早之前,卢伟冰科普华为荣耀手机充电器只有十瓦功率,大幅度落后于竞品。被网友冠以卢十瓦的绰号。华为一方也是不甘示弱,小米10系列搭载的更高像素的摄像头、更快的闪存,被华为说是“用户感知不强”、“方向错了”等等。


也成为手机行业的年度热词。最近网传老罗(罗永浩)也要加入小米!面对两个怼王,不知道华为受不受得了。不过,罗永浩是谁都怼,只要是自己看不惯的就怼。相比较,卢伟冰则目标清晰,紧咬不放,就抓住华为荣耀说事。


02华为余承东


03小米卢伟冰


科技资讯台


为什么小米高管和华为高管画风完全不一样?小米高管更喜欢在网上搞事情,而华为高管则是专注产品,很少在网上搞事情。其实我们从俩公司的发展和高管们的履历就能看出原因在哪了。

小米雷军和高管们

我们都知道小米是雷军创立的,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他为啥创立小米。

雷军从小就是个学霸,而且在大学期间花了2年时间修完了大学所有课程。

雷军于1992年加入金山软件,1998出任金山软件首席执行官直到金山上市。

其实中间还有个小插曲,在微软word进入中国时,给金山不小的打击,同时雷军遭受了严重的挫败,在申请离职被求伯君拒绝后,但是得到了6个月的假期,于是在这段时间里,整日里混迹于cfido BBS 这个交流平台,据说一天能回三百多个帖子。当时能上网的都不算一般人啊,在和网友的交流碰撞中,雷军下定决心继续为金山披荆斩棘.

2007年,金山软件上市后,雷军卸任金山软件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职务,担任副董事长。

卸任后的几年,雷军作为天使投资人,投资了凡客诚品、多玩、优视科技等多家创新型企业。2010年7月14日重返金山执掌网游与毒霸。2011年7月11日正式担任金山软件董事长一职。

雷军之前表示,他四十岁前已经干了不少事:卓越卖了、金山上市了、天使投资也不错,但仍感到迷茫,因为18岁的理想一直没有实现,觉得心里不踏实。于是,在2010年4月6日,他选择重新创业,建立了小米公司。


小米创办初期并没有急着做手机,而是先开始做手机系统,也就是MIUI,因为当时谷歌的原生系统很烂而且不适应中国,于是刮起了一阵刷机热潮。

刷机就是替换当前的手机系统,你可以去网上找免费的和你自己喜欢的系统,刷到你的手机上。而MIUI早期就是要做用户喜欢的系统,如何做用户喜欢的系统呢?

那自然是在刷机论坛与刷友们沟通交流,所以小米初期几乎所有人都匿名在论坛里,有点像马化腾早期在QQ上扮演妹子,吸引用户聊天。

为什么是匿名呢,雷军后来给了解释:因为怕丢人,毕竟已经算是成功人士了,如果小米做不起来失败了,传出去太丢人了。

这也养成了小米通过网络与用户沟通交流的习惯。

在手机市场进入红海时加入小米的高管们,导致画风突变

早期的小米还不是现在的画风,早期的软件还不上特别耗性能,所以在UI风格上,小米一直做加法,就是为了满足更多人的喜号。所以那时的小米论坛异常火爆。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告诉发展,手机APP更新频率越来越快,体积也越来越大,占用内存也越来越多。此时用户对于系统UI要求没那么高,而是在乎系统的流畅性。

我们都知道手机行业是仅次于汽车行业的高密集供货型行业。简而言之,就是全靠供应商供应零部件,然后自己组装。

起初小米依靠高通骁龙新款芯片首发机型,取的很好的影响和市场。但随着后面各大手机厂商的崛起,抢占了小米首发骁龙最新芯片的名号,使得小米手足无措,一度使小米失控,在雷军重新掌管供应链之后,才得以恢复。

其实在卢伟冰加入之前也就林斌搞搞事情,偶尔出现水军事件,然后与友商互喷。

但从卢伟冰加入后,不管是自家发布新机型,还是友商发布新机型,就是一个字:喷。

近年来,麒麟芯片可以说一定程度上可以比肩骁龙了,骁龙不在是能调动用户情绪的噱头,所以你看小米近年的机型发布会,都是拿友商之前的机型作比较。

另外一个,互联网经济,要的就是热点,小米又没有线下销售门店或渠道,一旦热点不在,那就离死亡不远了。

好在今年的小米认识到了问题所在,丢掉了性价比,将价格抬高,赚取高利润,在投入研发,形成良性循环。

华为的发展历程

我们都知道华为最开始并不是做手机的,而是做交换机的。但我们今天讲的是华为手机。

其实华为手机最开始并不是面向消费者的,而是给运营商做手机。

2004年华为终端公司成立,2005年获得生产资质,最开始只是生产定制机,并不面向个人消费者。甚至在2008年差点卖掉手机业务,只是当时经融危机,无人接手。

到了2009年,随着iOS和安卓系统的成熟,华为也跟上步伐在西班牙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首次展示了其首款安卓智能手机。2010年华为手机的销量只有300万台。

真正迎来突破的是2011年。当iPhone和安卓系统都大获成功时,华为终于意识到手机市场可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市场,于是把原来欧洲总裁余承东拉过来负责手机,并坚定的认为一定要面向消费者做手机,而不是面向运营商做手机。

其实并不是公司将他拉过来的,而是余承东主动请缨回来接手华为终端公司,因为在之前两任总裁都没能把华为终端做起来。

余承东上任后毅然决然砍掉了大量运营商贴牌手机和非智能手机的型号,这也意外着华为手机出货量少了3000万台,收入断崖式下滑。

所以在当时华为手机做不起来,那就只能引咎辞职。

后面余承东“大放豪言”,得到了“余大嘴”的称号。

但余承东坚信好的产品会说话,不断的打磨产品。

例如P7 SIM卡槽和SD卡合一的想法,就源于余承东的想法。在搞P7的时候。下属做Demo汇报时,余承东发现,海思芯片底层做了一个低延时环回通路,使得整个过程不超过50毫秒,如此可以令卡拉OK功能复活。还可以做到实时耳返。市场嗅觉灵敏的余承东要求这一功能必须在P7上实现首发。当时P7发布会迫在眉睫,音频团队只好加班加点,最终效果出来在市场上可谓大受好评。

在后来“豪言”都成为了现实。


可以说华为手机继承了华为的意志,做好产品,其他的交给用户选择。而且居安思危的思想也在华为终端公司落地,海思麒麟芯片的发展是余承东强烈要求的,拍照软硬件技术发展以及鸿蒙和HMS,都是伴随着华为手机成长,如今迎来了爆发。

这里可以看出,华为的高管们都不太注重营销,基本都是专注于产品。

所以我们从产品的发展来看,就能体现高管们不同的画风。

从销售角度来看,区别一目了然

我们都知道小米没有线下销售渠道的,曾经搞过线下店,但后面又关的差不多了。

而华为是有线下渠道店的,所以在产品销售来说,更重要的是口碑。

因为线上口碑不好可以通过营销或者其他手段来弥补,这也是互联网的特性-热点。只要制造一个好的热点就大概率能掩盖上一个坏热点。

而线下不一样,线下门店口碑坏了,就不会去你那里买了,还可能是一带十、十带百,甚至可能去砸店...额,有点夸张。

现在互联网经济几乎就是热点经济了,有热点就有流量,有流量就能变现。

画风差其实是公司差异

小米从雷军喊出“为发烧友而生”的口号之后,彼时风光无俩。

此时的华为还是个烂摊子,冲击高端品牌失败,强推海思K3V2芯片失利。

经过了快十年的发展,现在来看,此时此刻亦如彼时彼刻,只不过是反着的。

现在的华为风光无限,核心零件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而小米为冲击高端苦恼,不只是苦恼,我觉得应该是生死存亡,未来的手机市场肯定是全球化的,而全球化的最低标准,就是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或核心产品,如果没有,那一张纸就能将你打回来。

以小米目前的性价比,很难有足够的资金储备去应付未来的风险和对研发的投入,所以提高价格增加利润是唯一的出路。

我想小米未来几年会更加依赖这种画风,尤其是5G手机时代。

而华为现在已经是高端手机的代名词,不需要这种伤害品牌的低效率营销方式。

总结

小米和华为高管们的画风差异是产品的差异,也是公司的差异。

从销售渠道来说,小米只有网络营销这一条路,所以制造热点是营销的基础。

而华为则线上线下其开发,而且热点这种事蹭多了对品牌也是一种伤害。

从产品来说,华为更专注软硬件的研发,让用户去选择。

而小米更注重用户的需求,而每个时期用户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为了手机厂商只会存在三四家,谁能笑到最后,走着瞧!

我是非著名攻城狮,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感谢您的点赞支持!


非著名攻城狮


因为经营理念不一样。华为以技术立本,所以要踏实研发,参考苹果,三星。小米以营销立命,必须要制造足够的热度,参考摆地摊的和推销老年保健品的


福音之风59940645


"画风″会趋向一样的,因为都本就明白重在做自己,终究会走向专注于做自己。

前几天看到一则消息,说卢伟冰的网上发声已经中规中矩了。是不是意味着开始不再比较友商了?即使还会有,也必将归于无,因为在比来较去的同时,其实还是在以主要精力抓自家的产品,营销仅仅是手段,目的是达到产品过硬,目标一定是硬过友商,而在友商的同级别人员不反比、不相较的情况下,尤其是在明确表态只忙乎内部的情形下,也就会随之偃旗息鼓了。

今天又看到一则消息,说华为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小米下决心搞技术,因为前几天小米成立了新公司——深圳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万人民币。同时,还说就建在华为大本营的旁边。

我说,建在旁边,选址正确,一衣带水,便于比学赶超。与高手为邻,幸甚!

如果消息属实,当然是好事,研发技术不仅最耗钱,也最劳心、费时,首先、主要是劳老板和高管的心,而之前的比来较去,核心内容就在于研发和技术,如果口头上不比、不较了,集中精力于行动上的实际对标,也许真的会让友商担心,友商会比对口头上的对标在意多多了。

小米担心的应该是技术。

小米在华为面前、在舆论面前,最在意的恰恰是自研技术,从以往的画中透露出的口风便可知,紧紧围绕,凸显紧张、焦虑,更有不甘,原先是在面上比较友商、在底下搞一些研发,现在如果真的是全身心扑在大搞技术上了,就属于用动真格的去硬刚了,何乐而不为呢。

小米担心的应当是做不好自己。

卢伟冰做了那么多年的高管、高管+,肯定是深感必须做自己,雷军就更是了,否则不会那么神速地做成了世界500强的小米。

我们不担心小米和华为技术谁强过谁。

小米和华为的画风已经开始趋同,对于我们消费者当然是好事,也就乐见,太多的人本就一直在呼吁2家画面一致、风貌一般,可以彼此竞争,更希望相互用自己喊出的"科技自立″和"技术立业"来较真、较劲,小米能在技术上与华为并驾齐驱才好呢,那会是多么值得开心的事啊。

为什么2家高管的画风不一样?我的看法已经表明了:就是在集中心智地助力老板做自己,尤其是在做成独立自主上,有差别。


肇俊武


小米是做企业的,就是企业风格,华为是做政治的, 以政治加到企业经营上面,小米所谈论任何问题都是以企业发展为目标的,都是商业和企业的对话,华为是把企业的发展和政治联系到一起,所有活动都要以政治来衡量,所以风格不一样。支持小米!


寒江雪11659501


一个背后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和供应链,属于生产商,一个是表面虚胖,除了系统界面外观设计和内部原件排列,属于整合商


震雷坎水


这个问题不错,实质上是一个管理文化和企业文化问题,下边我简单分析一下:

第一,创始人/创始团队奠定企业文化基调。

如果要追溯小米与华为高管画风不同的根本原因,那么了解一下各家企业创办初期的历程很重要。

小米的诞生其实离不开雷军和黎万强,在我看来他俩就是小米的“马云和蔡崇信”,但不同的是,小米作为手机制造企业,严格来说在企业划分上应该属于科技公司,然而雷军和黎万强却因为对互联网营销的推崇,而让小米转变成为极具互联网公司特色的手机厂商。

如果我们将联想视作中国早期“贸工技”路线的代表,那么在移动互联网兴起的现在,小米就是现阶段“贸工技”路线的代表,对于互联网营销的重视,对于工业资源的整合,让小米逐渐变成“商贸”色彩浓重的公司。

这就像个衣着光鲜妆容精致的都市丽人,如果你能看到她的本色,或许就会大失所望。

雷军自述偶像是乔布斯,但我觉得并不是,乔布斯对产品倾注的精力是国内众多手机大佬都不具备的,也许早期的黄章会像一点。

华为虽然并非做手机起家,但在通信领域,华为是从一开始就学会埋头做事的技术型公司。当然,任正非是华为绝对绕不开的灵魂人物,任正非的高瞻远瞩,他的居安思危,忧患意识,他对于整个市场的洞察力,都是雷军不具备的。

所以华为可以数十年如一日地投入研发,然后在时机成熟的时候跨界进入消费电子领域,一飞冲天。

创始人的性格特点,公司创办初期的教训和经验,这些都是塑造企业性格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第二,企业发展战略决定了外部形象。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中国古代宫廷经常上演的“争太子”,如果一些人不喜欢太子,那么这些人往往就会汇聚到试图“夺嫡”的王子身边,这种现象在商业领域也会出现。

严格来说,小米是一家纯粹的消费电子销售公司,它基本上没有自研技术,那它靠什么盈利、扩张以及实现增长?靠资源整合,靠产业链支撑,靠营销引流——它的发展战略其实就是扩张商业影响力。

这种战略就决定了小米在舆论场上的活跃,它需要不断制造话题,保持品牌在消费者面前的曝光度和曝光频率。

它的另外一个策略就是将自己放在华为的对立面,这种对立的形成不仅是产品上的对比,也包含企业文化的针锋相对,宣传风格的截然不同。

实际上这种对立对于小米来说是有很多好处的,第一跟争太子类似,小米可以获取很多华为竞争对手的善意或支持,比如高通等;第二增强公众认知,其实在技术上小米跟华为真的很难相提并论,但经过小米的操作,如今公众潜意识里,已经有了“只有小米能跟华为正面叫板”的认知,这种认知对小米来说非常重要。

而华为从来没将小米视作真正的竞争对手,华为如果有对立面的话,那么只有一种可能——自己,华为是一家很重视技术进步和自我审视的企业,所以华为不需要在舆论场上制造话题,它只需要展示自己,就会形成对其他竞争对手的冲击。


其实小米和华为都是优秀的企业,它们的差异除了以上两点,还有外部资本推动和市场竞争的因素存在,这都是影响企业宣传策略的很重要的因素。

现在的华为也正在从这些舆论战中学习,但对小米不利的是,小米会的这些华为想学也能学到,但华为会的这些小米却很难学到手,如果小米继续无视技术差距,做自己的“组装业务”,那么能走多远就会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注好人长安君,掌握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看更多科技热评哦!


好人长安君


为什么小米高管和华为高管画风完全不一样?

个人认为小米高管在社交媒体上展现的画风并不是真实画风,目前之所以如此极端,是因为小米手机销量受到了非常大的挑战,小米高管的画风也仅仅是为了营销。

若不语出惊人,小米将被大众遗忘

2019年小米在国内的销量仅仅是华为的零头,和OPPO、VIVO也有很大的差距,俗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小米产品好不好,国内用户已经用实际行动做了反馈。


说到这里那就不得不提魅族,魅族便是销量下滑后慢慢被遗忘的。

显然小米不想做下一个魅族,其中很重要的便是不能淡出大众的视线。

小米高管各种碰瓷友商产品,一来能带来热度,让大众知道小米出了新品,二来和优秀的友商产品对比,最能证明自家产品优秀。


事实上哪个产品好小米高管心里不清楚吗?显然是清楚的,但也很显然是不能夸友商的,于是就有了现在的画风,扬长避短、偷换概念,只要能保持小米的热度,什么手段都可以使上。

华为高管为何画风完全不一样

其实不仅仅是华为高管,OPPO高管、VIVO高管社交媒体账号展现出来的画风也是和小米不一样的,不过华为余承东的不少言论,确实得到了许多网友的赞扬。

个人认为主要是以下原因:

1、华为的目标早已定好,那便是三星、苹果。

2、华为目前国内销量非常突出,需要做的是进一步得到消费者认可,而非和友商吵架。

3、软件方面目前国外不能使用GMS;硬件方面有高通竞争,台积电还有可能减产。和这些危机相比,被小米嘲讽几句实在算不上什么大事。


总的来说,两家高管展现出来的画风为何完全不一样,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两家公司已经不在一个层面。


如果赞同我的观点,欢迎评论关注,我是神奇码农,专注科技趣事、解答。

神奇码农


小米靠营销,华为靠技术研发。

小米需要互联网营销来拉动小米的销量,来给自己建产业链争取时间,高管们本身就是粉丝众多,制造话题更容易取的效果。

红米碰瓷荣耀,小米下一步就是要碰瓷华为了,这样长期以来能拉高小米的品牌价值,让人们觉得小米和华为一档,荣耀和红米一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