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胎盤”何以流行全球?胎盤是棄,是吃,還是存?

2017年,美國出現了一起可怕的病例報告:一位美國婦女,生完孩子後吃掉自己的胎盤,給寶寶傳染了一種致命的細菌。


這位婦女生完孩子後委託了一家公司,將胎盤製成了一種藥丸。孩子出生三天以後她就開始服用這種藥丸,每天3次,每次2粒,直到悲劇發生。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防禦中心(CDC)的報告,嬰兒在2016年9月出生不久,就被送往了新生兒重症監護室(ICU),被發現感染了一種叫做B族鏈球菌(GBS)的細菌。

“吃胎盤”何以流行全球?胎盤是棄,是吃,還是存?

在接受了為期11天的抗生素治療後,嬰兒出院,但5天后,該嬰兒再次發病,被送進重症監護室,血液檢查再次發現B族鏈球菌!這種病菌是新生兒敗血症、肺炎、腦膜炎等嚴重感染性疾的一個重要病原菌。


研究人員後來發現,這種胎盤丸對感染嬰兒的同種GBS呈現陽性反應。


疾病控制和防禦中心的科學家們認為,這個孩子的感染有很大可能是來自他的媽媽,經檢測發現產婦體內細菌的含量很高,而這很可能是因為服用了胎盤丸的緣故。

其實關於這點,科學家早就指出,對人類而言,很少有證據表明吃胎盤對人類健康有益,胎盤不可以隨便吃。但現實卻正好相反,人們不但沒有放棄吃胎盤,反倒在這事上吃出了花樣。


其實“吃胎盤”事件一直存在,甚至熱度不減。根本原因是,人們對胎盤關係的“痴迷”。認為胎盤具有抗衰老、大補的功效。

“超級食物”——胎盤

根據16世紀中國醫學文本《本草綱目》上面的記載,胎盤是一種中藥,又名紫河車。


關於胎盤的功效,裡面有一段詳細的介紹:“兒孕胎中,臍繫於母,胎系母脊,受母之蔭,父精母血,相合而成。雖後天之形,實得先天之氣,顯然非他金石草木之類所比。其滋補之功極重,久服耳聰目明,鬚髮烏黑,延年益壽”。

“吃胎盤”何以流行全球?胎盤是棄,是吃,還是存?

大家知道這是誰嗎

另一篇中國醫學文獻《大藥典》中,也曾記錄將胎盤與人乳混合有治療貧血、緩解疲憊等功效。可見,胎盤在古代的藥用地位。


除了中國有食用胎盤的習慣外,西方也有。18世紀,歐洲也出現了吃胎盤的零星記載,將胎盤乾燥食用可能能治療疾病。但直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在研究中醫的美國助產士Raven Lang的推廣下,“吃胎盤”在西方世界也大肆流行開來。


不同的是,在其他地方的文化裡,胎盤不是以一種中藥身份出現,而是被做成了各式各樣的飯菜,炒、燉、煮應有盡有。另外,每個地方對於吃胎盤這事能夠帶來的好處的解釋也不盡相同。


比如,在阿根廷,人們會將胎盤曬乾、磨碎然後保存起來,等孩子生病的時候拿出來給他們服用;在牙買加,人們會把胎盤膜放入給孩子喝的茶中,防止抽搐;在非洲東部的坦噶尼喀,人們會將胎盤晾乾,磨成粉末,做成粥,給家裡的老人和小孩喝,延續他們的生命;在越南的一些文化中,胎盤被視為一種賦予生命的力量,所以食用胎盤可以增加一個人的能量和活力。甚至,在歐洲的某些國家,胎盤還被用來治療燒傷和罕見的遺傳病等等。

“吃胎盤”何以流行全球?胎盤是棄,是吃,還是存?

“吃胎盤”何以流行全球?胎盤是棄,是吃,還是存?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

高能提醒:圖片可能引起不適

儘管沒有確切的科學依據表明吃胎盤有明確的好處,但在民間流傳的的“經驗”下來看,胎盤是一道能給人帶來神奇功效的“超級食物”。


甚至在歐洲,人們還在化妝品中發現了“胎盤提取物”的商業用途。例如,面霜。可謂“一物多用”了。

胎盤含病毒,高溫難殺滅

胎盤是母體與胎兒間進行物質交換的器官,含有的多種激素和酶等。

“吃胎盤”何以流行全球?胎盤是棄,是吃,還是存?

此外,也並不是所有產婦的胎盤都可以供藥用或食用。


胎盤可以攜帶的有害微生物包括:

● 李斯特菌

● 肝炎病毒

● 梅毒螺旋體

● 艾滋病毒

● 麻疹病毒

● 皰疹病毒

● 萊姆病病原體等


其胎盤內會含有相應病原體,若不注意,很有可能會導致血源性傳染病。另外,這些病毒在100攝氏度的沸水中並不能滅絕!製成藥丸,更可能給病菌留下活口!

健康人不宜吃胎盤

如果兒童進食了含豐富性激素的胎盤,可導致性早熟。


部分人擅自食用胎盤後,也會出現眩暈、噁心、嘔吐、頭痛、腹瀉、食慾不振、過敏性皮疹,情況嚴重時,可能會出現休克。


無論是裝在膠囊裡、混在奶昔裡,還是和蔬菜一起烤著吃,人們都對食用它會帶來什麼樣的神奇效果充滿了期待。

吃胎盤到底有什麼好處?

很多吃過胎盤的媽媽都表示,吃胎盤可以改善她們的產後健康,甚至許多倡導吃胎盤的人認為,這些個人經歷已經打敗了科學。


其中一個說法是可以提高母乳量。曾有一位媽媽在自己的博客上寫到:“我吃了胎盤藥丸的24小時內,我明顯發現我的母乳量增加了,食用胎盤的確可以增加母乳量,我的情況確實如此”。


另一種說法是吃胎盤可以改善產後心情,增加活力。但其實,女性在產後坐月子時,只要保證足夠睡眠及合理飲食,很快便可恢復健康。

“吃胎盤”何以流行全球?胎盤是棄,是吃,還是存?

以上兩種說法,或許是一種心理作用也不好說,最重要的是都沒有獲得科學證據支持。

經過沖洗、高溫烹飪之後,胎盤營養成分已被破壞得所剩無幾,跟普通的肉類沒有多大區別。


個人的經歷畢竟只是小樣本,能不能確定這些功效還有待科學研究。


女性在產後坐月子時,只要保證足夠睡眠及合理飲食,很快便可恢復健康,不提倡食用鮮胎盤進補,這樣承擔的風險太大了。

值得提醒的是,在2015年,有“藥物憲法”之稱的《中國藥典》,已經把紫河車及相關中成藥如生血丸、補腎固齒丸等,踢出了藥物範疇。“驅逐”的原因,是紫河車作為藥材,缺乏相關病毒檢查,可能“存在安全風險”。

即便是健康孕婦,除剖宮產外,胎盤的娩出必須經過產道,肯定會受到多種細菌汙染,如果處理不恰當會有不同程度的潛在危險。


目前,民間依然有很多關於吃胎盤帶來的各種各樣的好處,但小編認為大家還是應該相信科學。儘管吃與不吃的最後決定取決於自己,但大家還是應該警惕這種做法可能帶來的風險。

今日話題

你是否聽說過“吃胎盤”能補身體的說法?

你是怎麼看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