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党员,这份爱心必须尽到

1月31日一大早,邯郸市邯山区渚河路街道办事处农林三社区办公室里,来了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大爷,他用稍显笨拙的动作从身上掏出1000元现金,交给社区党支部书记任潮彬,用温和的声音说:“闺女,你们是党员,大爷也是党员。我现在年纪大了腿脚不好,不能像你们一样爬楼梯入户排查了,也帮不上你们什么忙,这点钱就算是我的党费吧,你们看着买成口罩、消毒药水之类的都可以,用于防控疫情吧。也算我尽一点心意!”

我是党员,这份爱心必须尽到

我是党员,这份爱心必须尽到

老人名叫常聚魁,今年已87岁高龄,是一名1954年入党的老党员,家住农林三社区保险公寓小区。他从邯郸市第三建筑公司退休后,党组织关系转到邯山区渚河路街道农林三党支部。老人身体不大好,患有心脏病、老年退行性关节炎、高血压、腰腿疼等疾病,常年服药,走路离不开拐杖,但他仍然关心国家大事,热心社区服务。疫情发生后,他从密集的宣传中了解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情况,看到社区干部、身边的党员群众都积极行动起来,每天不分白天黑夜地挨家挨户登记、排查,每天在门口检测登记、在小区里喷药防疫等,忙得都顾不上吃饭,他深受感动,自己也想做点事情。他想:自己出不了什么力了,就出点钱吧。于是他拿出1000元钱,一大早就急着出了门来到社区,想尽点儿绵薄之力。

我是党员,这份爱心必须尽到

据社区党支部书记任潮彬介绍,老人的老伴已去世多年,目前独居。疫情发生后,社区干部曾到其家中走访并送去消毒水和体温计时,发现老人家里陈设非常简陋。在一张陈旧的桌子上,堆满了老人常吃的药品。这才知道:原来老人每年光是吃药就得花费1万多。这1000元钱,是他从微薄的退休金中,除去日常生活开销仅有的一点积蓄。

我是党员,这份爱心必须尽到

然而在邯山,还有太多的“常聚魁”…… 3月1日,邯郸市邯山区马庄乡马庄社区八旬老党员李信和他的爱人杨爱春共同上交了两份捐款,合计2000元。据了解,李信今年已经83周岁了,1989年入党的他有着31年的党龄,而他的爱人杨爱春今年也已经82周岁,1982年入党,有着38年党龄,老两口均是河北工程大学的退休干部,党组织关系在马庄乡。疫情发生后,老人虽“宅”在家里,却时刻关心疫情防控情况,总想着为党和国家出点力。

我是党员,这份爱心必须尽到

当问起他们主动捐款的缘由,李信说:“我们老两口年轻时都受过罪,是共产党的领导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现在我们退休了,生活过得很好。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作为党员,这时候不出力,啥时候出力?这是理所应当的。”他反反复复强调着“应当”两个字,我们能深切感受到,受党的好政策恩泽的李信夫妇俩,见证着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一种相素的感恩之情已升华为一种坚不可摧的信念和力量,是这种信念,让他们把“共产党员”的初心写在扎扎实实的行动上。

由于年纪大身体不太好,出门不方便,李信就委托儿子李新平把他们的捐款送到马庄社区党支部。李新平告诉我们:“老人眼看着国家面临这么大的事儿,着急呀,帮不上忙,就想着能多捐些钱出点儿力,一直叮嘱我早点把捐款送到。”千千万万的党员,感动着邯山,感动着邯郸。他们的细微之举,如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如点点星光,照亮银河。一沓沓带着体温的捐款,是火红的初心在跳动。感恩,有你们,我们可敬的老党员!

(供稿:邯山中原融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