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箇中國人,你贊成自己的孩子從小接受西方的文化教育嗎?

滄海一粟24581


從小便讓孩子接受西方的文化教育我是極不贊同的!雖然答案沒有什麼新意,也有可能會被別人說思想頑固保守的中國農民,但從小便要接受西方文化不僅在心裡上接受不了,思想上更無法改變接受!

我們知道中西方的文化差異是很大的,不僅表現在文化本身上的差異,更體現在對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上教育的差異!


在《易中天品三國》系列叢書上有這樣一句話對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概括尤其形象:“中國文化是吃飯吃出來的,西方文化是做愛做出來的。”雖然沒有根據,但細品之下,中國文化是吃出來的,感覺上倒是頗有道理,中國各種傳統節日都和吃有關,《舌尖上的中國》展現了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還有中國東西南北不同地域的飲食差異也是非常大,非常具有典型特色,總之都包含了各種各樣的地域特點,民俗風情。而西方文化是不是和吃有關,是否有什麼文化內涵就不得而知了,唯一比較熟悉的一個聖誕節,我們中國人還要在平安夜吃蘋果,好像西方並沒有這樣一個習俗,所以我們有些喜歡過洋節的人,好像也是學的不中不洋、不倫不類,總得來說,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是很大的!


再者,就是對孩子教育的價值觀念的不同。我國的基礎教育有很濃重的家國情懷,講究忠孝禮儀重視文化傳承,這也是中國幾千年下來長盛不衰的根本原因。而如果從小就讓孩子接受西方教育,恐怕是截然不同的結果。就如同最近吵得沸沸揚揚的留學英國的1.5萬名小學生,其父母希望國家包機將他們接回,在網上引起熱烈討論。在此,暫且不論國內網友是不是“仇富”,也不論這1.5萬名小留學生的父母將孩子送到英國的目的是什麼。且說這1.5萬名小留學生從小接受的教育肯定不會是中國的傳統教育,不會是“忠孝禮儀仁智信”得人生觀,不會是“唐詩宋詞”的家國情懷,更不會是教育這1.5萬名小留學生熱愛自己的祖國,熱愛自己的文化!總之,肯定是純西方式的教育,當然也並非說純西方的教育不好,但對於尚未形成一定價值觀念,人生意識的中國小留學生來說恐怕是不適合的!


當然,想讓孩子接受什麼樣的教育,這完全是個人自己的決定,但作為一名從根上來說就是中國人的小學生,如果對自己國家的文化沒有一個初步認識,從小就接受西方教育恐怕到頭來會和當初讓孩子接受西方教育的父母們的初衷背道而馳,到頭來可能也會落個“不中不洋,不倫不類”。


文子905808


祖祖輩輩都不接受西方文化教育,西方所謂的文化教育,只不過是強盜思維,霸權主義,無賴精神

我宣誓: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不管誘惑多大,貧窮,富有,災難永遠不加入任何其它國籍,忠於我的祖國和人民,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遵守憲法和法律,履行公民的責任和義務,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一名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守法、知禮的中國公民 。當國家和人民有危難之時,本人必將義無反顧地貢獻自己的力量,誓死捍衛國家尊嚴,誓死保衛祖國。


民族有力量


無論如何,我都不贊成,甚至對網上希望把英語踢出主科我都支持,哪怕我孩子英語在班上第一年級前幾都是這樣,這玩意學了只要孩子不出國不接觸英語相關有啥用,我們這裡出國的有幾百個人吧,他們之中大部分沒啥英語基礎的,去幾年後口語溜得一筆,而有大用處的不是沒有,一個縣城除了英語老師外有七八個人英語有用處,其他的人學了白學。


拓荒菠蘿


不贊成。那樣,豈不把孩子變成了一個完完全全的外國人了嗎?可是長了一副亞洲面孔,在國外也是個異類。出國深造可以,但是最起碼要高中畢業,最次上到初中三年級。因為這期間可以把中國歷史,語文,中國傳統文化,最基本的方面能學到,在此基礎上,再接受專業細化的西方先進東西科技,是可以的。所以,那些從很小甚至小學就把孩子送到國外的,只有一個目的:成為外國人,完全脫離中國。


laomaobeibei


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很多道理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雖然近代在自然科學方面落後西方,但總的來看中國的文化底蘊還是要比西方深厚,我們不能高傲自大,但也不要妄自菲薄,中國的倔起就是證明


小酥41890387


不!堅決不!人種不同!基因不同!那樣下去會影響華人![害羞][害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