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痛!皖南医学院两名校友医生抗疫一线去世


我校2003届校友、东至县总医院中医院院区重症医学科主任兼急诊科主任张凯因劳累过度,于2020年3月19日不幸离世,献出了年仅41岁的宝贵生命。


对抗疫的舍生忘死


自1月26日,张凯与同事组成疫情防控专家组奔赴乡镇防疫一线,对返乡人员展开逐户筛查,对疑似病人进行隔离救治,对乡村医护人员遇到的疑难病例诊治给予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从那时起,他就一直为抗疫而奔波忙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悲痛!皖南医学院两名校友医生抗疫一线去世

▲抗疫前线的张凯


“医生,职责、使命所在,凡大医治病,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这是张凯1月28日发布的一条微信朋友圈。“恰逢小儿三岁生日,请原谅父亲”,原来那一天也刚好是小儿子的生日。医者仁心与父爱如山此刻交融于张凯心中,不禁让人潸然泪下。


悲痛!皖南医学院两名校友医生抗疫一线去世

▲张凯的朋友圈


对医学的执着追求


“世上无不治之症,唯有不精之艺”。张凯自皖医毕业后,曾两次参加省立医院呼吸内科和北京呼吸内科及危重症提高班进修学习,对医术的钻研可谓孜孜不倦。据同事介绍,张凯去世时,床上铺满了病例和他的分析草稿。他用生命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践行医者的初心和使命。


悲痛!皖南医学院两名校友医生抗疫一线去世

▲张凯的笔记


对病患的感同身受


他曾说,“要做一个好医生,就要处处为患者着想,能10块钱解决的问题,决不让病人掏11块钱!”为了给患者营造安静的就诊环境,他曾竭力阻止一群医闹在医院大厅、走廊上燃放炮竹和烧纸,进而遭到围攻,导致鼓膜以及全身多处受伤,但却无怨无悔。


悲痛!皖南医学院两名校友医生抗疫一线去世

▲工作中的张凯(右二)


得知噩耗后,皖医校友工作办公室给医院和家属发去慰问信。

悲痛!皖南医学院两名校友医生抗疫一线去世

▲讣告


悲痛!皖南医学院两名校友医生抗疫一线去世

▲学校慰问信


而就在2天后,皖南医学院又失去一位年轻的校友:

3月21日,一个让人深感悲痛的日子,我校2014届校友、枝江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医生董天,因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前线突发脑血管意外,经抢救无效,于9时16分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不幸逝世,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9岁。


悲痛!皖南医学院两名校友医生抗疫一线去世


董天去世前,

一直在抗击新冠肺炎前线,

参与抗疫35天,

本周五是他30周岁生日。


悲痛!皖南医学院两名校友医生抗疫一线去世

▲抗疫前线的董天


放弃休假,主动参与一线防疫


据枝江市人民医院委员会3月21日发布的讣告,董天1990年3月出生于湖北省当阳市,2014年7月毕业于皖南医学院,9月进入枝江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工作。


据枝江市人民医院统计,自1月26日起,董天在发热门诊接诊,不论白天、黑夜,都要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连续接诊几十个待查病人成为常态。


悲痛!皖南医学院两名校友医生抗疫一线去世

▲抗疫前线的董天


高强度的工作让董天体力有些透支。2月29日上午,董天因头痛头晕向发热门诊报告,接到电话后,同事立即赶往他的房间查看,这时他已出现口齿不清、左侧肢体肌力下降等症状。随后,他被送往枝江市人民医院急诊科,CT检测显示其“脑基底动脉夹层”。


3月3日,董天病情加重被紧急送往宜昌中心医院进入ICU救治。3月21日,虽然经过上级医院专家团队的全力救治,29岁的董天还是倒在了抗疫一线。


学校的悼文写道,董天是“90后”皖医人的杰出代表,“疫情面前他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用生命诠释了仁心仁德和大爱无疆,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矢志不渝的医学事业。轻轻地他走了,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再过几天,就是他30岁生日


皖南医学院校友会官网消息称,1月25日,农历大年初一。作为家中独子,董天原本打算在湖北当阳老家多陪陪母亲和病退在家的父亲。然而,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骤然来袭,董天第一时间改变了计划,主动请缨投身抗疫一线。


悲痛!皖南医学院两名校友医生抗疫一线去世


“心里太难受了,他太年轻了。”3月23日,安徽皖南医学院校友办主任赵梅告诉记者,“他(董天)可能太累了,脑血管疾病突发多数是因为这种情况。”


在知道董天去世的消息后,赵梅主动调取了董天的校友档案资料,她发现本周五(3月27日)就是董天30周岁的生日。


悲痛!皖南医学院两名校友医生抗疫一线去世

▲皖南医学院致董天家属及其所在医院的《慰问信》


赵梅介绍,董天有一个结婚3年的妻子,“感情非常好”,现在还没有孩子。


得知董天不幸逝世的噩耗后,武汉协和医院原副院长、现任麻醉与危重症研究所所长的1982届校友姚尚龙教授深切悼念,“我们为年轻校友董天的不幸离去而悲伤,我们也为有这样一位可爱英勇的校友而倍感自豪和骄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